微風小說

第11章 成都“冷淡杯”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自古巴蜀多閒人,每年初夏到晚秋,成都人都有乘涼的習慣。不像北方城市的人們晚上睡得早,老婆、孩子、熱炕頭嘛。

於是便有了數不勝數的飲食店鋪和攤點,把生意做到了夜幕之下的“街沿邊邊”和“大街小巷”。

這個就是老成都特色的“冷淡杯“。如果從字面上來解釋,又有資深老饕說應該是叫做”冷啖杯“,和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顆“的名句出處一樣。但是成都的老百姓卻不會去咬文嚼字,管得它是”淡“還是”啖“總之就是“筷子”和“舌頭兒”的一場親密接觸!

老成都人雖然生得“奸“,認字經常認半邊。但對美食的要求卻一點兒都不會”將就“,而”講究“的就是食材新鮮,味道正宗,色、香、味、麻、辣、燙一樣都不能少……

上回去北京,也專門按照“矮大緊“的指點,去體驗了”前門樓子“、”大石辣兒“(大柵欄)、”芝麻胡同“、”菸袋斜巷“還有清蒸特色的”牛街“和東直門內著名的冷淡杯”簋街“……

因為在書上以及“喜馬拉雅“、”蜻蜓聽書“中經常聽謙哥(于謙)和高曉松介紹,說京城的小吃如何如何”講究“、老北京的下酒菜如何如何的上檔次。於是乎見到餐飲店有排隊的就湊上去,看見裝修古樸的茶館也朝裡面擠……

結果裝了一肚子的豆麵糕、艾窩窩、糖卷果、薑絲排叉、糖耳朵、麵茶、饊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燒、豌豆黃、炒肝、還有奶油炸糕……

據本地人說,這些就是老北京的小吃十三絕。呵呵,確實和我想象的“滿漢全席“不太一樣,大部分是內臟、麵粉,或煎炸或是亂燉來的。吃不慣喝也喝不慣,喝不慣的原因是自己太窮覺得貴!

“老舍茶鋪”去看一場表演還是大廳消費,一碗”雙窨梅蕊“就幾款小點心就幾大百,確實有點肉痛。相對我們天府之國的消費就要相因得多了,款式和特色也豐富,而且不會搞那些豪華得形式。有時候一個蹄花店裡,你會看到有旁邊收二手車的穿穿兒,也會有一些“公眾號”人物……

經常會有人結完賬後,一拍隔桌正在細嚼慢嚥的客人:”笛哥、平叔,慢慢吃哈,單子已經幫你結了哈!“

成都“冷淡杯“的菜品主要分冷盤、燒菜、炒菜、燉菜、燒烤。主食一般是掛麵、醪糟蛋和蛋炒飯。至於一些餈粑、冰粉、涼糕等甜品小吃花樣就更多了。

八十年代的“冷淡杯“相對菜品要簡單些,差不多是煮花生、激胡豆、毛豆角、素火腿(豆腐乾)為主。有些餐館會用油炸一些“蝦片”、蛋酥花仁,和一些滷雞翅、兔腦殼……

這就算是比較有檔次的小菜了,一般是那些搞“投機倒把”的小商販才點得起。

吃冷淡杯一般喝“啤酒”或“泡酒”,那時候還沒有瓶裝的“壯陽酒“和”歪嘴“系列。幾乎都是老闆用高粱酒泡的”拐棗“、”大棗“或是”枸杞“。枸杞由於有壯陽得功能,酒客一般會作為首選!

九十年代初期“青石橋“周邊是”冷淡杯“和”錄影廳“得聚集地。暑襪中街有一家叫“東方城”的娛樂城,1994年7月8日那天被一把火燒出了名!

這家娛樂城三樓是桑拿、二樓是KTV歌廳,一樓是中餐館。這家並不算大的餐飲娛樂”綜合體“在當時是很有名氣的,股東之一的“蔡老闆”引進的”炒田螺“把成都的冷淡杯提升了很長一節檔次!

說到“炒田螺”,在成都七八十年代只聽說過《田螺姑娘》的文藝版本。第一回和幾個同學一起,用牙籤挑田螺屁股上的一丁點兒肉時還鬧過笑話。起先是有人直接用牙齒啃咬,差點崩掉幾顆門牙。再就是用牙籤挑出一大坨,連沙帶內臟的田螺“下水”,得意洋洋的一口全部吞下……

2000年以後成都“冷淡杯”的變化就更大了,首先酒吧行業逐漸興起,緊接著娛樂行業也完善了配置。各種“冷淡杯”的菜品也更加豐富,除了傳統的煮花生、毛豆角、滷雞翅、滷鴨腳、泡鳳爪等傳統的菜品,還加上了“炸餈粑”、“手抓餅”等小吃。

就在“炒田螺”、“炒龍蝦”、“烤魚”等創新或舶來的菜品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的同時,一些傳統的“名小吃”和菜品卻在慢慢被大家遺忘……

那天和一位餐飲界朋友喝茶時,她還在感嘆:她說她在文殊院的那家【鍾水餃】門市部,找到了當年“三義園”牛肉焦餅的味道!

她說“找到”這兩個字,讓我非常的感觸!因為家父當年正是在“三義園”工作過的“小會計”。時過境遷老爹已駕鶴西去,當年的“啞巴”牛肉焦餅已經被大家淡忘了。而“三義苑”這家餐飲名店,多半在6、70年代的朋友中也很少有人再提起,更不要說一份普通的小吃“牛肉焦餅”……

在日本有很多家族企業,傳承上百年甚至好幾百年。其原因就是他們有父傳子,子傳孫的匠人觀念。而我們這一代有太多的把“兔丁”做成了房地產,把“小面”開成了加盟店!

記得還有一位業內的領導痛惜地說過,這樣下去餐飲以後必將被“工業化”!

我想我們留給後代的不能只有幾本《菜譜》或是一箱“泡麵”吧......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星際帝國緣起 誰不喜歡姐姐呢 穿到寶可夢世界 婚後有喜,傅先生日日溫柔吻她唇 10次穿越 暗夜花開 使用者名稱12023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