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一章 西漢帝國 (三)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匈奴又稱胡人,是支慣於馬背上生活的遊牧民族。

相傳胡人是大禹後裔,原居黃河中游,因黃河氾濫,整個部族北遷大漠,遠離中原,逐漸形成了一支獨特的遊牧民族。

這支原始牧民在奴主的驅使下,在戰國期間就發動過南侵。

燕國、趙國為了防禦胡人入侵,分別在國境上修築城牆,成為最早的長城。

秦始皇統一六國,把各段長城,連成一線,西至黃河上游臨洮,東至臨海的遼東,東西長萬里,後人稱之為“萬里長城”。

但即使長城,也沒能攔住匈奴南侵的馬蹄,他們一有機會就闖入長城,邊境被搶劫一空,百姓被擄為胡人奴隸。

劉邦建西漢帝國,正是殺父自立的冒頓單于當政,這位奴主,強悍善戰,寇邊不已。

劉邦的大臣劉敬,獻了一條對付匈奴的“妙策”——“和親”,把皇帝或宗室的女兒,送到匈奴王廷,充當單于嬪妃,再陪嫁上豐盛的“嫁妝”,讓單于礙著翁婿的面子,不好意思再犯中原。

可屈辱的“和親”,並不能維持和平,反而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

此時胡國奴主,東侵遼河、西征大月氏,成了不可一世的北霸天,且以天之驕子自命。

奪得河南地(今之河套)後,步步迸逼中原。

漢廷忍無可忍,只好派遣大軍,戍衛邊疆,抗禦匈奴。

元朔二年,衛青率領四萬漢軍,從長安出發,旗指河南,征討匈奴。

這天便是漢廷出兵的日子,太陽剛剛升起,長安百姓從四面八方趕到灞橋,歡送開赴河南的遠征將士。

灞橋在長安東郊,如今正是秋天,灞橋道上陣陣爽颯的秋風,掃過桂樹帶來濃厚的香味,給人振奮的感覺,同這幾天來響動的三河戰鼓一起,鼓舞著關隴壯士保衛邦國的豪情。

天高水闊,橋下的潺潺流水偶爾激起閃閃的浪花。

城裡趕來送行的人越來越多,長亭兩側擠滿了峨冠博帶計程車人,大道外站了許多身穿葛衣的農家子弟。

長亭內坐了位年約七十的老丈,正同鄉親議論,大家稱他“黎翁”,是二十年前的灞橋亭長。

大家推舉他勞軍,所以一大早就趕來了。

有些年輕人伸著脖子望向西邊大道,顯得焦急,都在問:“黎翁,大軍怎麼還沒到?”

“快樂,大軍點卯啟程,衛青將軍還要向皇上辭行,從未央宮出東正門,算來太陽當頂前準會開到這裡.”

黎翁說得穩當,可自己也眼巴巴地望著大道。

長亭內紛紛議論,擔心城裡攔路相送的人太多,一時來不到灞橋。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忽然大道上有人喊:“快看,大軍開過來啦!”

頓時人群一片歡騰,遠處塵土揚起的地方,浩浩蕩蕩、黑壓壓的人馬,像一條遊動的長龍,直奔橋頭。

雄壯的號角聲中,一支西漢帝國的遠征軍齊齊整整。

馬鞍上的關隴壯士,挎著腰刀,肩掛長弓。

中華將士豪情壯志,戰馬的長嘯和送行者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匈奴犯境,修我戈矛黎翁來到橋頭,整了整衣冠,衝著隊伍拱拱手,攔住一位都尉的馬頭:“灞橋百姓要老拙向將士們致意.”

然後回頭望了一眼,一群人挑的挑、抬的抬,一擁而上。

十幾壇黃酒、滿筐關中大棗、煮熟了的羊羔肉,被抬到行列前。

都尉翻身下馬,欠身說道:“老人家,多謝父老們的盛情,軍中輜重不少,還請帶回,心意我們受了.”

“區區之意,請務必笑納.”

都尉還要推辭,人群中走出一位少年。

頭上繫著一根新絲帶,意味著束髮成年。

少年舉止文雅,不帶官宦人家的驕態,細長身材,濃黑的眉毛,一雙灼灼有神、充滿感情的眼睛,看來就知道是位頗有教養計程車大夫子弟。

少年向都尉拱手道:“這是長安百姓的心意,請收下!但願你們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驅除胡虜,保衛鄉邦,不負父老之所望.”

都尉望著彬彬有禮的少年,正想問,黎翁指著少年對都尉說:“他叫司馬遷,是太史公司馬談的公子,特地從城裡趕來為將士送行的.”

“哦,少君就是太史公的公子司馬遷吧!聽說過,年少博學.”

“不敢當。

待到明年楊柳新綠的時候,望大軍高唱凱歌,全甲而還,在灞橋之上接受皇上的大酺恩賞.”

“那,唯有多謝父老們的厚贈了.”

“千里遠征,前途珍重!”

都尉吩咐士卒收下禮品,對人群拱拱手:“此次出征,定要收復失地!不負父老所託.”

說罷,翻身上馬。

“趕走匈奴!”

人群中發出呼聲。

司馬遷站在橋頭,手扶石欄,望著戰士們的背影。

“子長(司馬遷字子長),人都走遠了,哈哈.”

黎翁笑望著司馬遷。

“黎翁,我生平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送行,只覺得熱血沸騰呢!”

“你年輕,灞橋的送行我不知參加過多少回。

文景兩朝匈奴連年犯境,搞得國無寧日,而朝廷總是忍氣退讓,隔些年就要遣一位公主送往漠北王廷,嫁給單于作嬪妃,還要賠上幾千擔酒、上萬匹錦緞,都是我親眼看見的.”

老人捻了捻鬍鬚,仰著頭,很有感慨地接著說:“記得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親自送過一次出塞和親的公主。

當年我是灞橋亭長,我折了一枝楊柳,雙手敬獻給公主,我說:‘此去漠北三千餘里,見了柳枝,如見長安,望公主一路珍重!’你不知,公主親手接過柳條,已經泣不成聲了,我看著都難過.”

“把女子、玉帛送給匈奴,不是成了漢向匈奴納貢!哪裡還算和親!”

司馬遷忿忿地說。

“可不就是納貢!說和親,不過是給朝廷留點面子。

哼!和親,越和越不親。

奴主的胃口是越吃越大,後來年年入寇,弄得邊境廬舍荒蕪、炊煙斷絕.”

“邦國恥辱啊!黎翁,我們堂堂昌明之邦的中原,丁口比胡人多幾十倍,竟對付不了他們!”

“你可別小看了人家,他們打起仗來,時聚時散,飄忽不定,漢軍防不勝防,累得疲於奔命.”

“為何朝廷不斷絕和親,加派人馬討伐匈奴呢?”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書第一劍,先斬豬隊友 二八年華喜當爹 兩界穿梭:女帝身邊的假太監 隋唐:開局融合呂布,拜楊廣義父 肝出個千古一帝 三國之我是劉基 我在諸天萬朝直播打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