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四十五章 雜談二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亞歷山大東征的評價:

1、積極作用:①亞歷山大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②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絡和貿易往來。③亞歷山大在帝國境內建造了幾十座新城,這些城市後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

2、消極作用: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u 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

1、內因:①奴隸制經濟導致了帝國經濟的崩潰。帝國後期,奴隸制生產關係日益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桎梏,3世紀的危機使羅馬農業萎縮,工商業蕭條,城市衰落,財政枯竭。而封建制因素的增長和大地產經濟的發展又日益瓦解著日益腐朽的奴隸制度。②政治混亂,行省離心傾向嚴重。帝國後期,皇位變更頻仍,中央集權的帝國政府陷於癱瘓,導致政局動盪。③各地人民起義嚴重削弱了羅馬統治的基礎。帝國後期。受到沉重削弱、處境不斷惡化的奴隸和貧民紛紛起來反抗。

2、外因:日耳曼人的入侵。

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

【知識點一:西歐封建社會】

1、封建莊園的政治特徵

(1)內涵:授予土地者為封君,領取土地者為封臣。

(2)義務: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服兵役。

(3)影響:國王或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封建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

2、莊園與農奴制度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

(1)莊園:①歷史地位: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②土地型別:由領主自營地(領主直接經營,由農奴耕種)和農民份地(農民從領主處領有的土地,分為農份地和自由農份地)兩部分組成。

(2)農奴制度:①農奴和自由農民:農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著於土地上,需要自備工具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自由農民也要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還要向領主繳納租稅。②領主:領主或其管家主持的莊園法庭審理莊園內的各種案件,維護莊園的秩序。

【知識點二:中古西歐的王權、城市與教會】

1、王權集中

(1)西歐王權的衰落:①封建制初期,權力分散,王權軟弱。②國王作為國家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被視為最高的領主,擁有高於一般封臣的權力。

(2)西歐主要王權國家

①英國:到15世紀晚期都鐸王朝建立後,英格蘭逐漸形成了較為強大的王權。

②法國:法國國王擊敗各地封建主,逐步擴大王室領地,到15世紀晚期,基本完成了法蘭西的統一,王權得到強化。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末,在伊比利亞半島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國家。

(3)影響:為西歐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城市自治

(1)城市的興起(背景):①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②工商業逐漸復興和繁榮。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以工商業為基本謀生手段。③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

(2)方式:透過與封建主談判,或以金錢贖買,或武裝暴動,贏得自治權。

(3)意義:有利於城市經濟的發展,一些城市興辦大學。城市還以金錢和人力支援王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3、教會專權(教權高於王權)

(1)經濟:擁有大量莊園和廣袤土地,並向信徒徵收什一稅。

(2)政治: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

(3)精神:教會控制著西歐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嚴重束縛了人性的發展。

【知識點三:拜占庭與俄羅斯】

1、拜占庭帝國的興衰

(1)擴張:①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繼續發展,因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古希臘殖民城邦拜占庭舊址,又稱拜占庭帝國。②6世紀查士丁尼在位時,拜占庭一度擴張,先後佔領北非和義大利等地。③《查士丁尼法典》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

(2)衰亡:①帝國陷入混亂:拜占庭的連年戰爭嚴重消耗了自身的資源。6世紀中期之後,由於遊牧部族衝擊和內部矛盾,帝國陷入混亂。

②帝國的滅亡:奧斯曼土耳其興起後,逐步蠶食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地區。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國滅亡。

2、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帝國

(1)基輔羅斯一度是東歐強國:俄羅斯發端於9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深受拜占庭帝國的影響。基輔羅斯一度是東歐最強大的國家。

(2)莫斯科公國興起:①13世紀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臣屬。②在反抗蒙古統治過程中,莫斯科公國逐漸興起。

(3)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鞏固和強化了中央集權。

(4)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的大帝國:到17世紀末,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龐大帝國。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第4課 中古時期的亞洲

【知識點一:阿拉伯帝國】

1、阿拉伯國家

(1)背景:①7世紀前的阿拉伯半島,多部落並存,長期混戰,生產停滯。②人民渴望統一,伊斯蘭教應運而生。

(2)伊斯蘭教的形成

①時間:7世紀初②創始人:穆罕默德③經典:《古蘭經》④主張:宣揚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宣揚自已是安拉的使者和最後的先知。

(3)阿拉伯半島的統一:①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②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政權,到其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元年)

2、阿拉伯帝國

(1)建立過程:7世紀中期起,阿拉伯開始大規模對外擴張,穆斯林軍隊北進敘利亞,東滅波斯,佔領兩河流域,進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直抵唐朝邊境,並擊敗了唐朝的軍隊,控制了中亞大部分地區。同時戰勝埃及,橫掃北非,到8世紀中期建立了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2)政治制度:①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治體制。②最高統治者阿里發(意為先知的繼承者)掌握國家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大權;③下設官僚機構輔助:宰相協助阿里發統管政務;樞密院掌管令狀與文告(與中國古代歷史中的樞密院職能不同,中國主管軍事);財政部負責收支(類似中國古代的戶部)。

(3)經濟繁榮:阿拉伯帝國經濟繁榮,手工業、商業得到較快發展,阿拉伯商人成為連線歐亞非三洲貿易的橋樑,阿拉伯商人的活動範圍東到中國,西到西歐,南到非洲的廣大地區。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4)文化繁榮

①表現:繼承被征服地區的文化:廣泛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經典著作,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領域取得重大成就。

②原因:統治者重視知識,並採取招攬各民族優秀人才的政策;開放寬容的態度;地處歐、亞、非洲交界處,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阿拉伯人不斷吸收其他民族中的精華,並加以創造改進。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③特點:多元性;開放性;包容性。

④影響: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歐洲的文化發展等。

【知識點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

1、奧斯曼帝國

①建立過程:1453年,攻佔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

②政治制度:最高統治者蘇丹,;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工商業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

③經濟狀況:15—16世紀,都城伊斯坦布林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了連線亞歐的商路(即陸路絲綢之路),對過往的商品徵收重稅,東西方的貿易受到一定的影響。

總結:中古時期的西亞地區,先後形成了兩大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即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這兩個帝國的對外征服擴張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但不可否定的是,這兩大帝國對於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知識點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

(一)笈多帝國(中世紀統一印度的第一個封建王朝)

1、建立過程:4世紀初期,北印度地區陷入分裂,戰亂頻繁。恆河中游的笈多帝國經過多年征戰,幾乎征服了北印度地區;笈多帝國直接控制地區主要為恆河中下游,其他地區仍處於分裂狀態。

2、印度教的產生:笈多帝國時期,由婆羅門教轉化而來的印度教逐漸成為印度主要的宗教。

(二)德里蘇丹國家

1、建立過程:7世紀後,北印度地區陷入分裂狀態,11世紀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紀,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家。

2、政治體制:德里蘇丹國家實行政教合一,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最高統治者稱蘇丹,掌握國家最高的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權力;地方劃分行省,行省總督有蘇丹任命,重要職務由穆斯林擔任。

(三)日本

1、日本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形成:

(1)形成過程:秦漢移民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6—7世紀,日本出現嚴重社會危機;大化改新的推動;模仿隋唐律令,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

(2)大化改新:

①開始:646年孝德天皇頒佈《改新之詔》進行改革,因年號為“大化”,故史稱大化改新。

②內容:

政治:建立中央集權國家

經濟: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

外交:向中國唐朝政治經濟體制學習,成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

③影響: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誌,推動了日本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給日本歷史上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但也存有一點的侷限。

2、幕府統治的形成

(1)背景:①10世紀,日本中央集權體制逐漸瓦解;②莊園制經濟的形成與發展:隨著新土地的開墾,貴族、寺院和神社廣佔土地,形成莊園;③武士集團的形成:莊園領主為保護財產豢養武士;

(2)形成:12世紀末(1192年),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在鎌倉建立幕府。

(3)特點:①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實權由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②武士與將軍結成主從關係,成為將軍的家臣;③將軍賜予武士官職和俸祿,武士對將軍宣誓效忠,並承擔納貢、兵役等義務。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4)侷限:17世紀的德川幕府是日本最後一屆幕府統治,為了維護統治,德川幕府曾效仿中國實行鎖國體制,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日本的國家安全,但最終嚴重影響了日本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四)朝鮮

1、4世紀,朝鮮半島,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政權並立;7世紀末,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效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10世紀初,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效仿唐制,政治上,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劃分為十道,實行科舉考試;經濟上推行土地國有;文化上,傳播中國儒家經典和詞章之學。14世紀末,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遷都漢城,改國號朝鮮。

2、歷史上,中朝兩國關係密切,曾於16世紀末聯合抗擊日本侵略,維護了朝鮮的獨立和統一。

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

【知識點一: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的古代農業

(1)主要農作物: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

(2)畜牧業和冶鐵技術:馴養了牛,引進了綿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鐵技術。

(3)生產技術的擴充套件:①班圖人的活動區域逐漸擴充套件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②到11世紀,班圖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農業、畜牧業和冶鐵技術也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

2、北非古代文明——阿克蘇姆王國

①公元前後,在今衣索比亞地區興起了阿克蘇姆王國。②4世紀,阿克蘇姆王國進入鼎盛時期,一度成為地區強國。

3、東非古代文明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1)東非沿海地區國家:由於農業的進步、環印度洋貿易的發展和伊斯蘭教的傳入,10—15世紀,在東非沿海地區產生了一系列國家。

(2)東非沿海地區國家的經濟發展

①東非沿海地區國家廣泛使用奴隸,經濟上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為主,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②阿拉伯商人從印度、波斯和中國等地把瓷器、紡織品等各種手工業品輸入非洲。作為交換,當地出口黃金、象牙和奴隸等。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三國之東風吟 九州列國紀 從斗羅大陸開始無限變強 天地靈之上 我只是來封神的,真不是謀士 蜀漢當興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聽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