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5章 人東理髮店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前幾天東華門的老鄰居茹兒嬢嬢,在微信上發給我一張老照片。還問我認得到這個地方不?我看到照片上是一條老成都的大馬路,馬路旁邊是一排兩層樓的破舊鋪面,一位中年嬢嬢正在趕路或是散步......

馬路街面上沒有汽車,只有一位騎腳踏車的中年男人,他正穿過一間理髮店的門口。這理髮店很是熟悉,招牌上隸書體【人東理髮店】 也異常清晰!

這店鋪彷彿是“東野圭吾”筆下的《解憂雜貨鋪》,透過這道時光隧道般的木格窗戶,幾十年前成都東華門順城街的舊貌又還原了出來……

我馬上把照片發到鄰居群,群裡立刻一片唏聲。老輩子些當然比我更清楚這段歷史,於是微信群就像炸鍋一樣紛紛傳來線索……

遠在“斯里蘭卡”大巴車上的“範先純”大叔,也在顛簸中發來了幾條雜亂的資訊。好心的鄰居們馬上提醒他,車上莫耍手機!如果坐過了站,也千萬不要去鼓到司機停車哦!!

慣用“半文半白”寫作手法的學者王叔,對順城街一帶的歷史一向關注,曾發表過多篇關於《成都老街》的文章(“平叔閒譚”和“行腳成都”上可以找到)。我想這張難得的照片定會觸碰到他青年時代,埋藏至深又刻骨銘心的回憶吧?

這照片是改革開放後或80年代初照的,就位於東華門與順城街交界處。因70年代順城街擴街,壓縮了人行道的面積。所以從照片上看樓上的瓦面窄,街沿也窄。

不過這人行道的欄杆是文革前就有的,以前是乳白色,時間長了呈乳黃色。對於這間國營理髮店帶給大家的回憶,鄰居們都記憶猶新,不斷藉助微信鍵盤娓娓道來……

這理髮店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期,甚至還要久遠。先說這招牌;幾個蒼勁有力的隸書,很有氣勢!有鄰居說是當年的周遊所書。周遊?何許人也?

相信60後的老成都人好多都曉得!善於寫匾牌的都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周半城”,“周半城”的真名叫周遊,也叫周鐵成,他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幾乎“壟斷”了成都一半以上的招牌書寫。

上了年紀的人回憶說,當年,只要周遊架起梯子,圍觀的群眾多得很。據說周遊並不是什麼書法家,他是當時成都油漆匾對廠的一名普通工人,他的工作就是寫招牌。

一般書法家寫招牌是在書桌上鋪好宣紙,毛筆蘸滿了墨在紙上揮灑,但周遊寫招牌,不打草稿,也不畫格子,在店門口搭個梯子,一手提油漆桶,一手拿油漆刷,不用描就在招牌上寫開了,一氣呵成,往往幾分鐘就搞定一塊招牌。

不過該招牌經過老輩子王叔鑑定後,發覺不像是周老師的字型。具體是哪位還需要考證。當然後來廣告公司吸塑字出現以前,還有一位“奇葩”書法家兼“武術家”、“街頭舞蹈家”就是“成都李小龍”,相信很多70後的朋友也邂逅過吧。

再說這間理髮店的內堂,也是我小時候最不喜歡去的地方……

小時候覺得這店面很大,跑幾圈都轉不完。現在一看這照片才曉得不過就是百來個平方,和現在遍街的美容航母比起來只能算個小舢板!

不過在當年這裡卻生意火爆得很!進得店來隨時都是一派忙碌場景。進門窗戶下的牆根兒邊上,放了根漆黑的長條木頭板凳,來理髮的顧客要排排坐依次等候。後堂樓梯口的左邊是燒水爐灶,還有洗頭的陶瓷盆盆兩個......

這裡就是理髮店的“水區”了,為了怕熱水不夠一般還常備了幾個重磅溫水瓶。客人那時不會像現在仰面朝天花板躺起!需要低頭坐在洗頭盆旁邊的獨凳上,像“查理一世”一樣,引頸將就洗頭的師傅來給你揉搓!

店中間有根木頭柱子,柱前柱後掛了大鏡子,牆面也掛了幾面很是通透。面對鏡子擺了幾張理髮椅。理髮椅是木製的,靠背可放以放平修面,腳下有手動木腳踏,娃娃小囉就搭個木板坐在扶手上剃。(後來換成了圓形底盤金屬轉椅,理髮師傅們卻覺得反而不安逸,認為底座少了木腳踏,工作累了的時候不方便踏腳換腿了......)

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去理髮,就是坐在這個木板椅子上遭收拾的。小娃娃些都不喜歡理髮剪腦殼,特別是男娃娃半天不準動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特別是在推“鍋蓋”頭的時候,師傅一邊擺龍門陣,一邊在我頭上用推子推,莫得好久頭髮渣渣就順後頸窩兒往衣服裡頭梭,癢得我“驚嗚吶喊”的!

當時理個髮是2角5分錢 ,小娃娃清一色的剃平頭“一匹瓦”。大人一般是“縣拿波”,女士好像可以“火燙”和“電燙”......

至於幫娃娃些“扯飲食”、肩頸按摩、睡覺落枕後幫忙“端腦殼”這些內容都是附贈的專案不收錢……

理髮店有王師、黎師、陳孃(家居人東,與63號陳家沾親)、吳師還有雷平的母親。其中手藝最好的當屬黎師。

黎師在上世紀60年代初便開始從事理髮工作直至退休。當時的理髮店都以白色為主,白色的牆壁、白色的瓷磚。黎師傅也總是穿白色的長大褂......

黎師理髮不僅僅只是光理頭髮,他還擅長給老年男人修面,也就是說,在頭髮的大體輪廓出來以後就要洗頭,然後進行細加工;理完髮後還要進行修面,要先用熱毛巾敷臉,待毛孔軟化以後,打上香皂膏用剃刀刮鬍子,除此之外,還要對顧客的面部老皮、鼻毛等進行處理。

老年人大多喜歡修面,美其名曰“修黨面”。在修面過程中,黎師傅喜歡用剃鬍刀背在他們後背上蹚蹚蹚地點幾下,整個人馬上有股酥酥麻麻的感覺,像是被點了穴道,舒服得很!

黎師個子不高胖乎乎的,雙目有神,口才了得。一邊剃頭一邊給你擺龍門陣,龍門陣還沒有擺完頭髮就理歸一了:......

“你哥子硬是臉皮薄,幾天鬍子就衝出來囉”。

“哪像你哥子喃,臉皮厚,鬍子都衝不出來”。

“對的,天天來一層又一層的刮臉,當然二天臉皮就薄了嘛”!

這些都是王叔回憶起的段子,顧客理完髮還想問幾句下文?黎師就會說:要知後事如何?頭髮長了再說!(波哥就是那時候開始學擺龍門陣的)

他還尤喜下象棋,棋技也高。常在飯後班餘,就在正街19或21號雜貨鋪街沿上,同李秀蓉的父親捉對廝殺。也常有好棋之人與其對手,除了下不贏我老爸子(我爸要求加這句!),感覺勝多負少。觀者也多,打醬油醋買豆瓣的觀棋的,留連忘返,家頭鍋都燒紅囉還沒有把油打回去……

理髮店的右邊是楊姓人家就是間“儀表維修部”,左邊是劉春全的家租給一家“五金門市部”,再隔壁是全成都排名第二的“吳風箱”和抗美援朝解放軍翻譯周老師家......

每一家鄰居都是一段《波哥龍門陣》,每一段回憶都是一篇成都老故事!!

寫到這裡!對於50、60年代的人來說,會不會彷彿回到了那個用“手推子”理髮的年代?

那時候雖然沒有高檔的洗髮水,也沒有滑爽的護髮素,當然也沒有摳頭小妹妹冤你“充卡”做護理!有的只是半截“芙蓉牌肥皂”和理髮師傅們嫻熟的傳統手藝。

我想,理髮這行當在幾十年前可是門令人羨慕的手藝,那時就憑這本事能養家餬口。現在,這樣的老式理髮店也只有在溫江、大邑才看得到了。老式理髮店正在離我們遠去.....

時代變遷、城市發展。十家院壩不在了、老虎灶也沒有了、老理髮店也華麗轉身!

但老成都的故事依舊在開枝散葉,一代一代傳下去。《波哥龍門陣》就是我們大家寄存回憶的地方,就是大家的“解憂雜貨鋪”!你一句、我一句、一張照片、一個微信都是在傳承親情、友情還有鄰里情!

至於鄰居間產生過愛情沒有?那要問詹么舅,波哥醒事太晚不曉得哈!!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淘氣包貪玩穿書,冷麵閻王緊緊追 小脆皮的位面交易系統 星星羊的夏天 獲得系統的我成為上流神豪 我的世界:冒險之旅 他夢 死而復生,我在陰間做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