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34章 英概少年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徐渭出了成都便縱馬疾馳,不到一日便到了漢州。

是夜,他在漢州下榻,翌日清晨又啟程前往利州東路。這幾日他一掃離別愁緒,逐漸走出了四川盆地,來到了這劍閣道。

劍閣道始建於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為運送軍資沿此道鑿崖架樑,拓寬險路約15千米,始名劍閣道,並置閣尉駐守。

後於劍閣道南端隘口處,以兩崖相嵌置關,其形如門,稱劍門關。

劍門關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是古蜀道上最為重要的關隘,為川陝交通咽喉。過此南下成都,少險可據。

徐渭近來連日趕路,本就疲憊,此刻見遠方山路險絕,異常難行,索性也不再著急。

他從扳指中取出一壺酒,便一邊飲酒一邊沿著山路悠哉悠哉地放馬慢行。

“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他此刻略帶醉意,回憶起數月來在蜀地的經歷,便藉著李太白這首《蜀道難》直抒胸臆,一時間縱情豪放,好不痛快。

正在此時,遠處忽然傳來一聲讚歎:“好詩,好詩!”

徐渭心中一驚,酒意瞬間消散,警惕之心大起。

定睛觀瞧,只見一灰衣少年立於身後不遠處,他年約十五六歲,身高六尺,面龐清瘦,目光炯炯,雖衣著破舊,然舉手投足,氣度非凡。

徐渭見其腰懸寶劍,氣息沉穩,暗自忖道:“此少年竟是後天巔峰境的武道高手。如此年少便有此成就,莫非是蜀中大門派之人?”

徐渭心有疑惑,但見來者並無惡意,且操著一口流利官話,身份難辨。

思及此,徐渭拱手施禮:“拙作不足掛齒,公子過譽了。”

那少年微微一笑,回禮道:“攪擾了先生雅興,還請先生莫怪。先生這首古體詩實在精彩,在下情不自禁,失聲讚歎。不知先生此詩可有題名?”

徐渭沉凝道:“尚未定名,權且稱其為《蜀道難》吧。”

那少年略作思索,道:“蜀道難,蜀道難。妙哉,妙哉!此次入蜀,得見二處佳作,實乃不虛此行。”

少年再次向徐渭施禮,道:“在下辛棄疾,濟南歷城人。今日有幸得遇賢達,實乃三生之幸。敢問兄臺尊姓大名,望乞賜告。”

徐渭聞言愕然,眼前之人竟是辛棄疾。他一直對這位南宋詞人心懷景仰,其詩詞在幼時課本中屢有呈現。

辛棄疾不僅是豪放派詞家之代表,戰功亦赫赫有名。

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二十一歲的辛棄疾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

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

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訊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自此辛棄疾聲名大振。

洪邁在《稼軒記》中說到此事,稱讚辛棄疾:“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

意思就是辛棄疾英雄氣概,連懦弱的人見了都要為之振奮起立,而南宋的皇帝見到了勇士的風采以後,也是連聲讚歎。

辛棄疾見徐渭不語,兀自出神,便沉聲問道:“兄臺?兄臺?”

徐渭悚然回神,道:“哦,在下徐渭,字子游,臨安人氏。”

辛棄疾聞言大驚,當下後退一步,凝視徐渭,失聲叫道:“你是徐渭,作《蜀相》的徐渭?”

徐渭無奈應道:“正是在下。”

辛棄疾喜不自勝,趨前道:“徐兄,今日得見,實乃大幸。

徐兄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謂神來之筆,令我憶起嶽元帥,出師未捷,含恨而終,可悲可嘆。”

徐渭心想:“這抄詩看來真的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為了不至身敗名裂,只好一直裝下去了,真累啊。”

徐渭還未出聲,辛棄疾搶先道:“徐大哥,小弟對你萬分敬仰,不如今日我倆義結金蘭可好。”

徐渭心道:“我才對你萬分敬仰呢。”

口中卻說:“正該如此。”

說著他另取出一個酒壺,兩人都是不拘小節之人,竟在這崇山峻嶺間棧道上祭告天地,歃血為盟。

徐渭真是沒想到竟然能與辛棄疾結為異姓兄弟,雖說辛棄疾此生鬱郁不得志,但是畢竟官至封疆大吏,也是個妥妥的大腿。

陳亮曾評論辛棄疾: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

辛棄疾也不負盛名,他的詩詞氣勢磅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

辛棄疾不僅是詞中高手,同時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

為將,可衝鋒陷陣,有萬軍之中勇擒張安國之壯舉;為帥,可指揮若定,有一月平定茶商軍之功績。

他力排眾議,創制了“飛虎軍”,穩定湖湘地區。

而最讓人敬仰的是他那“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愛國情懷,據說在臨終時他還大呼“殺賊!殺賊!”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被讀心後,全家靠我鹹魚翻身 洪荒:萬道聖祖 平行次時空 穿越:團寵王妃的悠閒生活 盛夏時光, 後空翻的貓 從獲得密室領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