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6章 第四回 真縣令查真缺漏,假克立做假昏賬(1)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今早韓夫子與我說涵兒的學問又長進了,如今《論語》二十篇竟能背下十篇,涵兒才五歲,當真是神童呢!”一美婦人和夫君如是說道。

“哈哈哈,我的孩子自然是人中翹楚!既如此,尋常人家都是成年了才取字,我的涵兒這麼優秀,如今就取了字又何妨?”一個男人爽朗的笑道。

男人略微思索,說道:“龍戰於野,其血玄黃,有生生不息之意,涵兒以後定是能為江山社稷帶來無盡的祥瑞,熹字有前途一片光明燦爛之意,便給我的涵兒取字玄熹吧,望我的涵兒早日成國之棟樑!”

……

“玄熹?先生的字真是好聽,先生在家中一定非常受重視吧?”

簡涵點點頭,似乎想到了什麼又搖搖頭道:“曾經確實很受家人寵愛,可是後來家中不斷有新的弟弟出生,父親的注意力也就不在我身上了。”

“以後你我除了在勤慎堂傳道授業以外便互相稱字吧,我大不了你幾歲,不必總稱先生。”

沈安與簡涵二人就這麼漫無目的的走著,不知何時進到了一個城中村,村民大多衣衫襤褸,常常看見一些破敗棉絮從衣袖中露出,好一點的農戶家中也是打滿了補丁。

沈安隨即攔住了一個老伯的去路問道:“老伯,雪天路滑的厲害,您這是要去哪裡?”

老伯回道:“家中柴火快要用完了,我要去山上砍些柴回來,順便看看能否再打些野物。”

“今年冬天照往年還要冷上幾分,家裡的糧食不夠吃,提前去山裡找些能過冬的東西。”

沈安有些疑惑:“原不是說官府按每戶人丁發放過冬糧和冬衣嗎?農戶自己家中還有些許存糧,這些還不夠你們度過這個冬天嗎?”

老農不明所以:“你在說什麼?我從景朝(前朝)活到了燕朝,從沒有聽說乃個冬天給發糧食衣服的,內幫吃人的雜碎不從我們這搶東西我就夠謝天謝地了,你這小子莫要拿我老頭尋開心,讓開!”說罷,老農步履蹣跚的朝著山裡走去。沈安有些氣憤:先前初小紜一家說是糧食不夠吃只以為是個例,現下看來怕是官府早就剋扣朝廷的救濟糧了,他們打人的時候知道引經據典,怎麼這時候法度就全然忘在腦後?

“先生……玄熹君,我有些乏了,咱們回去吧。”

……

沈安心中沒由來一陣憋悶,好像心中有個不大的臘丸上不去下不來。沈安索性直接起身去了衙門出納閣,這裡記載著整個韜縣和官府的全部資訊,由典史安排吏員事無鉅細的進行記錄收納。

沈安越看越心驚,這賬簿分明是做了假賬!衙役裡看來出了蛀蟲,賬本上表面看收納仔細內容詳實,可根本經不住推敲,沈安自幼與父親混跡商鋪,對賬本算術一類格外敏感,大燕朝實行兩稅法,夏秋各收一次,北方因氣候原因只在秋季收一次稅,農業實行十取一的稅率,一家農戶比如生產了三十石的糧食就要拿出三石給官府,但這僅僅只是田賦,除此之外還有

各種雜稅、身丁稅、科率、和糴、和買等。

可以說是苛捐雜稅,民怨四起。“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就是說從古至今的盤剝百姓的方法,本朝都用上了(雖然是架空歷史,但這句話是朱熹說的)。

前朝因十七種雜稅而至今因人詬病,可是罵歸罵本朝的稅費是一點也不比前朝低。而且大燕朝為了籠絡世家大族鞏固統治採取“不抑兼併”的政策,導致農戶無田可耕只能給地主去當佃農,十之又去二。

稅交完了還要交“麴錢”、“牛皮錢”、“鹽錢”、“鞋錢”、“腳錢”、“農具錢”、“公用錢”,恨不得你吸口氣都要交錢。如此民間多有“不舉子”現象,所謂不舉子就是如果生出來的是兒子家中多半會將其溺死,因為兒子要算家中人丁,人丁還有人丁費,前朝和燕朝將近三百餘年的統治因不舉子而冤死的亡魂多達億萬計。據說當朝宰相在寒門初生時,父母欲不舉,已納水盆中,為人敕止,只因他是家中第四個兒子,父母已無力承擔,後來被人勸住才作罷(歷史上原型的這個宰相叫章淳。)

而朝廷覺得不舉子這種事情有傷風化,太丟朝廷的臉,立法禁止,然而根源的問題沒有解決,誰又願意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子呢?

即便是官府收的稅率已經如此之高,沈安發現這些狗官們還要想辦法再撈點錢出來,就比如前面說到一個農戶年產量三十石,韜縣人口萬人,一縣不到千戶,全縣年產量也就是三萬石頂天了,可是記錄在冊的糧食僅有六千石,這還是在最少十七項稅目的基礎上,這合理嗎?這根本不合理!糊弄鬼了!明顯是官府裡要麼有人做了假賬,要麼就是有人中飽私囊,而管理稅收的主簿崔克立和戶經承魏巍知不知道這件事呢?

或者說,他們有沒有參與其中呢?沈安此刻心臟狂跳,額頭太陽穴好像有鼓在敲,手指發抖竟是有些握不住卷冊。

蛀蟲!一幫吸食民脂民膏的蛀蟲!表面上人模狗樣的讀了幾年聖賢書,背地裡竟幹一些豬狗不如的事!這種人在韜縣到底有多少?

得想個辦法揪出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從騎士領主到世界之王 盤點華夏風雲人物,關羽只排最末 華夏第一財團 鬥唐 三國:開局南陽,娶鄒氏 軍伍行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