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112章 術與道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青龍、朱雀二人皆是不動如山的性格,這也是河間王賞識衛已的一大原因,鎮靜是主帥的無上品格,一般人可以做到沉默卻很難做到鎮靜。

真正的鎮靜是無法天生的,而是要經歷無數危難後才能練就的珍貴心性,即對危難不屑一顧。

也因此,兩人能在嘈雜聲中安靜地飲茶。

“朱雀先生是不會做這種蠢事的。”

河間王首先發言,意指京城衛備進攻波斯胡寺一事,朱雀既已將青龍作為假想敵,就肯定不會選擇貿然行動。

“你我雖未有往來,卻神交已久,楊六願聽聽先生的想法。”河間王接著道。

衛已哦了一聲,河間王的確與一般的藩王不同,至少表面上看是有帝王的潛質。

“說說是如何識破本王身份的吧。”

衛已回憶了一會兒。

“還恕衛某眼拙,直到近水樓看見般若面具時,才把河間公跟宜官吉青龍聯絡起來。”

河間王低眉飲茶,他對衛已的這個回答相當滿意,他不喜歡被人看透。

“不過衛某曾懷疑過河間公與宜官吉有交集,那還是在仁授年間,河間公暴卒的訊息傳來後,我便想到可能是宜官吉的某位檢校給河間公出此應對策略。”衛已道,“因此當年衛某曾派人去尋找,可惜無果。”

此話透露出一個資訊,衛已遵照金匱密旨行事,不曾背叛過先聖與河間王。

“人在風口浪尖,萬事小心謹慎為上,阿摩那孩子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本王這麼做也是逼不得已。”河間王道,“畢竟宜官吉其他三位人品如何,本王一無所知。”

衛已露出禮貌的微笑,表示理解對方的話。

“是誰先找到河間公的?”

“白虎先生。”

“為什麼是他?”

衛已這話意味很明顯,被宜官吉檢校找到並保護起來這件事也在河間王的佈局之中。

這種做法與一系列詭案的佈局極為相似,往往會讓棋子覺得自已是博弈之人,讓棋子帶著這種主人翁心態儘可能地發揮能動性。

河間王欠身,似乎回憶很久以前的事情需費很大的力氣,表情中透出了一抹疲憊。

“當年本王只確定了白虎、玄武的身份,這兩人裡,白虎先生年長而沉穩,忠心不二,但玄武卻年輕好動,而且太過理想化。”

“為什麼這麼覺得呢?”

“玄武出身卑微,又讀了太多的書,他對書中所述的大道理篤信不疑,因此行事理想而迂闊,如孔夫子,如孟夫子,他們的思想在他們在世的時候都不被君王認可,何況與現在?”

衛已笑而不語。

河間王似覺得在讀書這個話題上發散太多並無意義,於是轉而道:“如果讓玄武找到本王,他必定會當即把金匱密旨的內容公之於眾,以他所謂的‘正道’輔翼本王攝政。”

衛已把玩著“正道”二字,這可能是每個讀書人的追求。

“但事實上,孔孟之道是行不通的,戰國時代就已經驗證了,所以我與兄長都信奉法家,相比於道,本王認為術更直接。”河間王接著說。

衛已心中一顫,這也許就是青龍浸淫謀術的動因,在他眼裡,天下就是一盤棋,人與事則是任他操縱的棋子。

河間王雖然充滿著威嚴,卻也有著長者特有的表達欲,即遇見感興趣的談話物件就會滔滔不絕。

“玄武的主張不適合本王,至少那時候不適合,不過本王欣賞玄武的身手。”河間王笑道,“他應該比天樞要強出半段,刀法相當縝密。”

至此,衛已沒有表態,而是丟擲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敢問河間公,當年可曾懷疑過衛某的身份?”

河間王:“自然懷疑過,但你實在太年輕了,而且衛御貓的名聲又太響亮,不大符合宜官吉的用人標準。”

“而且衛先生秉性難以捉摸,即便與你面對面,本王也分不出你是敵是友。”河間王開誠佈公道,“即便當年看出了你的身份,本王也不敢輕易與你接觸。”

河間王是首次與朱雀先生對話,他覺得衛已太悶,不容易讀懂。

(此人才氣極高,也極難駕馭,本王要盡力將其收入麾下。)

“衛某尚未確定立場。”

衛已也開誠佈公地說,與青龍對話不需要藏著掖著,開啟天窗說亮話反而有效果。

河間王飲茶,未再繼續上面的話題,轉而問:“那朱雀先生懷疑過本王的身份嗎?”

“不曾,宜官吉為王朝第一衙署,大小事宜皆決於先聖一人,所以衛某料想過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檢校中必有一人是皇族。”

“所以為何沒有想到本王?”

“恰恰相反,衛某第一個排除的就是河間公。”

河間王哦了一聲,做出願聞其詳的表情。

“先聖是一個經天緯地的帝王,他的行事風格穩健莊重,當年河間公平陳滅戎,戰功赫赫,與景武公並稱帝國雙壁,在個人榮耀與勢力上,除卻皇帝外,無人能與河間公匹敵了,若再將藏鏡衙署事宜分付河間公,未免寵幸太甚,所以我想先聖會出於忌憚而將青龍之位交給皇族中不起眼的小王。”

“這就是兄長了不起的地方。”河間王感嘆道,“他是統一亂世的帝王,自然有著常人不能及的膽魄,衛先生的胸襟與帝王相比,還是顯得拘謹了一些。”

河間王有意拿此話來暗示衛已,我河間王的胸襟亦是區區太湖先生所無法比擬的。

“這是自然。”衛已立馬回應,“不知河間公是否有意比肩先聖呢?”

河間王心中一振,太湖先生終於丟擲這個話題了,在別人眼裡,衛已平平無奇,但河間王眼裡,此人是個足以統領千軍萬馬的文人大將。

得衛已如得三軍!河間王再次篤定了這個想法。

“那是不敢。”河間王道,“在我眼裡,兄長如高懸之日,不是我楊六所能企及的。”

“河間公能說說對先聖治國之道的理解嗎?”

衛已開始給話題加溫。

河間王思考了一會兒。

“本王看來,兄長最大的本領就是善於用人,九州非一人可以平治,兄長選賢任能,人盡其用,才得以實現南北統一,天下大治。”

衛已沉默。

“第二是寬懷,兄長胸襟如海,因此朝廷上出現了趙公綽這樣的耿直之臣,眾臣也能得以暢所欲言。”

衛已依舊沉默。

“第三是武功,兄長軍人出身,不僅身具高超的戰術,還具備尋常武將所沒有的戰略眼光,這也是他能將天下握在手中的原因。”

衛已還是沒有搭腔。

河間王問:“先生有不同見解嗎?”

衛已:“河間公上述三點是帝王的基本素養,而非先聖的治國之道。”

“哦?願聞其詳。”

“適才河間公提到你與先聖都信奉法家。”

“不錯。”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河間王抬起眼輪,這是他素來厭惡的儒家格言。

太繁瑣、太迂闊、太虛偽。

“法術治國效率很高,秦國便是典例,先聖治國先以法,那是因為常年戰爭,教化落後,人民神經粗糙,好戰剽悍,以法繩規能讓奸邪之事銷聲匿跡。”衛已解釋道,“可一旦天下大定,仍舊貫徹呆板的法治,百姓便只知道法律以內的事不能做,法律之外的事便沒有約束力了。”

衛已微笑說:“國朝法治中並未規定人不能無恥,而事實上,無恥之人往往大富大貴,所以百姓爭相無恥,如此一來國家會進入一個虛假的繁榮,即典籍中所謂的盛世。”

“但積少成多,一旦無恥之徒聚集起來,就會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到了這個時候,國家便積重難返,所謂法治,便是腳痛砍腳,頭痛砍頭,不能從根本上達到治國的目的。”

河間王微怔,衛已所說有種洗心之感,他的言論自已竟從來沒有聽過。

“那敢問先生,所謂的德治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嗎?”

衛已:“不能。”

“哦?”

“但可以延緩國家的衰敗,萬事萬物有始就有終,人如此,國家如此,自然亦如此。”

“先生的理想太大了,本王想不了那麼遠。”

“這就是河間公與先聖的差距。”

衛已言辭犀利起來,河間王抿著嘴唇,露出質問的眼神。

“河間公只看見了先聖的治國之術,卻沒有看見先聖的治國之道,廢刑罰、開科舉、抑士族、汰冗官、設六部、修正典、明法度,凡上所列,河間公認為能以區區之術做到嗎?”

河間公沉默。

“先聖治下,朝中藩臣一十二,措辭激烈的言官有六,秉性乖張的武將有七,這些人皆得善終,如此博大胸懷豈是一個‘術’字能容納的。”

“本王也能做到。”

“不能,至少目前的河間公尚未達到如此心性。”

河間公深呼吸,竟被一個黃口孺子否定了。

其實衛已是故意如此的,他大膽地復刻著老師趙綽的言行,直諫不懼,如果河間王果真有一代帝王的胸襟,他便聽得進去逆耳忠言。

但如果只是表面賢明,外寬內忌,輔佐河間王上位也是一句空話,還會因此平白增添一場動亂。

倘若河間王選擇道,衛某便放棄與之周旋,輔佐河間王成為天下之主,反之,則堅定不移地與之博弈下去。

真是一件麻煩事啊,衛已的慵懶勁兒又犯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王返座 戰國之亂世 大召喚:開局擺了個空城計 踹了老爹後,我親自一統大宋 為軍火庫舔女主三年,她卻當真了 三國:趙雲力竭被生擒 這個三國不太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