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75章 將“精神勝利法”注入到新的作品中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與此同時。

大秦王朝。

始皇嬴政十八年,盛夏時節。

大殿之中,秦始皇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眾人。

大臣們紛紛進諫,氛圍緊張而肅穆。

然而,在這緊要之際,看到魯訊寫小說的一幕,眾人頓時停止討論。

站在一旁的趙高,很會察言觀色,低聲提醒:

“陛下,先喝一碗桐柏茶吧,潤喉消暑!”

秦始皇接過茶碗,陡然放聲大笑,笑聲響徹大殿,眾臣皆不知所措,冷汗涔涔。

秦始皇朗聲道:

“朕招納賢士,希望大秦走向強盛和復興,然而,沒想到,後世之人,還能相信茹毛飲血,可治癒頑疾?”

“不過,這也正突顯魯訊能言善斷的一面!他倒是個有趣之人,竟然將朕看好的名字,用到他的文章中!”

言罷,將茶水一飲而盡,繼續說道: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華夏’二字氣勢磅礴,竟然讓他用於小人物的身上,虧他想得出來,諸位認為此人如何?”

大臣們彼此對望,這樣尖銳的問題,不知該如何回應。

但是,李斯卻鎮定自若,躬身回答:

“臣倒認為,此人頗具膽識,他不是不知道,革新者就是被處死的下場,筆下的夏瑜寫得悲哀悽慘,可魯訊偏偏要呈口舌之快,不宣之於口,決不罷休的氣勢!”

秦始皇聽後,點了點頭,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李斯繼續稱讚魯訊的文筆:

“結尾處的烏鴉,用得十分巧妙,貌似不祥之物,卻刻畫得孤傲遒勁,臣是想不到這樣的妙法,用怪叫來宣洩心中的不滿!”

秦始皇冷笑一聲,嘆息道:

“他是善於用彎彎繞繞的心思,來寫明譏暗諷的文章!乍一看,人人都能看懂他的文章,可是,能真正讀懂深層含義的人,不多啊!”

“丞相,給朕物色這樣的人才,魯訊若生在大秦,定不讓他興風作浪,懂得馭人之道,方為己用!若與朕唱反調,就讓他學會閉口!”秦始皇決然地說道。

李斯聞言,躬身一禮:“陛下之命,臣必遵從。”

大殿上的緊張氛圍,逐漸消散開來。

……

與此同時。

大清王朝。

乾隆五十八年,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灑在承德避暑山莊。

這一天,此地異常熱鬧,處處瀰漫著歡樂的氣氛。

在萬樹園中,乾隆皇帝身著龍袍,舉行盛大的生辰慶典。

正當慶典氣氛高漲時,使臣馬戛爾尼,身穿西式紳士的服飾,情不自然的跪下雙膝,行三跪九叩大禮。

他代表女皇前來祝壽,還恭敬地獻上價值萬英鎊的珍貴禮品。

乾隆看一眼禮物後,指向身旁的錦盒,說道:

“請將這枚玉如意回贈給女皇,代朕祝她順心如意。”

馬戛爾尼聞言,臉上露出喜悅之色,再次跪下,恭賀道:

“祝皇帝陛下萬壽無疆!陛下雖然年過八旬卻精神矍鑠、神采奕奕,令人欽佩和敬仰啊!”

他的話語,讓在場的人,都陷入一片讚歎之聲。

慶典繼續進行,歌舞昇平的時候,看到魯訊寫《藥》的一幕。

乾隆立刻目光銳利,不怒自威地吩咐內侍官:

“就說朕感覺疲乏,宴會即將結束,讓各位使臣先行休息!”他不想讓使臣看到後世的情景。

待使臣離席後,乾隆看向王公大臣們,嚴肅地問道:

“剛剛提到的鮮血饅頭,是治療何病?確有醫書記載?還是庸醫開的偏方?豈非兒戲?”

隨行的太醫立馬解釋:

“臣在唐朝所編的《本草拾遺》中,看到過相關記載,說是治療肺癆疾病的,可是,文中沒有提到饅頭,只說是人血可以醫治。但沒有治癒的醫案。”

還沒等乾隆反應過來,另一位大臣突然想起關鍵資訊,提醒道:

“陛下,幾年前,流傳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名為《子不語》,其中就有提到:還我血,正是用晦澀的方式,諷刺世間百態,他懷疑這種做法愚不可及!”

乾隆一拍桌子,怒道:

“秘密徹查是否屬實,莫要讓這等醜事傳到他國,爾等在使臣的面前,休要提及此事!”

誰也沒有料到,皇帝的八十三歲壽辰,會變得這般令人掃興。

……

這一刻,在影片畫面中。

華國十年一月,寒風呼嘯著穿過窗縫,帶來冰冷的寒意。

魯訊坐在狹小的房間裡,正在伏案苦思,左手夾著燃燒的菸捲,右手執筆如刀,開始書寫一篇名為《生降死不降》的雜文。

他深吸一口煙,煙霧繚繞在昏暗的燈光下,指尖敲擊著桌面,思考著如何將他的觀點,表達得淋漓盡致。

此文釋出以後,其中一句話,再次把他推上風口浪尖:

【你看,漢族怎樣的不願意做奴隸,怎樣的日夜想光復,這志願,便到現在也銘心刻骨的。試舉一例罷,——他們說——漢人死了入殮的時候,都將辮子盤在頂上,像明朝制度,這叫做生降死不降!】

他在文章中,說出自己的新發現,充滿了悲憤的情緒:

漢族人不願意做大清的奴隸,許多漢人死後入殮的時候,像明朝子民一樣,把辮子盤在頭頂上。

因為,留辮子是滿族南下以後,強加給漢族的習俗,是漢族淪為滿族奴隸的一種標誌。

既然生前已經屈服投降,那麼在死後,就將辮子盤在頭上,以表明他們的抗爭,唯恐祖宗怪罪。

結果,大清皇帝退位以後,很多人在去世時,已經與清朝毫無關係,甚至就是華國的官員,卻在銘文上寫著清朝某某官員的稱號。

魯訊不吝筆墨,諷刺這些人,全到陰間三跪九叩的上朝去了。

這些人所謂的“生降死不降”,是以死不降,來掩蓋不以“生降為恥”的奴隸心態。

也就是說,這完全是精神上勝利的一種手段。

半年後,魯訊將“精神勝利法”,又注入到新的作品中,而且是著重刻畫。

當時,晨報副刊的編輯孫福元,決定開設一個名為“開心話”的欄目。

為了讓欄目吸引人,孫福元專程跑來找魯迅,懇請道:

“先生,幫我們寫寫文章吧,弄一些搞笑的內容,為這個新欄目增色添彩!”

魯迅沉吟了片刻,才同意孫福元的請求,又徵求對方的意見:

“我不想用大家熟知的名字來發表文章,取名為‘’巴人’,可好?就是下里巴人的意思!”

孫福元笑吟吟地調侃:

“先生說了算,只要您肯寫文章,叫什麼筆名都依您!不過,這個名字不算高雅哈!”

孫福元怎麼也沒有想到,文章連載以後,來報社打聽最多的問題,就是“巴人”究竟是何許人?

因為,文章的內容太過於真實,許多讀者都感到非常緊張。

在讀者看來,巴人的故事,就是在講述自己的經歷。

否則,為什麼文章的題名為《阿Q正傳》,主人公的名字竟然用洋文的字元,明顯是在暗示一些東西。

於是,大家追讀文章的時候,更多是在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

有一些人認為,作者一定是自己的身邊人,因為只有某某某,才知道自己的這些秘密。

還有一些人認為,這個巴人就是巴蜀之地的人,便四處打聽,非要找到其人才善罷甘休。

最後,他們終於打聽到,寫文章的人就是教育部的魯訊先生,確定是素不相識,那些人這才放心下來,因為文章不是在罵自己!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獵戶媳婦:一品繡娘巧當家 服!被棄真千金送全家進火葬場 今言夏未齊 頂流是個顯眼包怎麼破 當有錢有顏的女配重生後 雪族郡主雪飛霜 我帶著百貨大樓回古代撈金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