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22 章 民為國本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所以格物是什麼,格物就是解決問題達到目的的手段……”

“當然老師也說了,我說的話不一定對,這並不是說讓你們可以不尊重老師,老師還是比你們多懂很多的,只是你們要學會思考……”

“當然還有一種格物,如果有一天寶兒成為某個嬰兒的小姨,這也是格物,好了,今天的課到此為止,改天老師來給你們講故事。”

眾熊孩子一頭霧水,寶兒也是納悶:什麼叫我當小姨也是格物。

鄧婉君羞得滿臉通紅,以李清照經常寫豔詞的臉皮,也驚得張大嘴巴合不上,這男人真是百無禁忌,什麼都敢說,還當著眾人的面,什麼禮儀廉恥根本沒用。

對子墨山莊來說現在人太多了,山莊根本住不下,山上山下臭得不行,不再耽擱,直接帶著六七千人奔萊陽而去。

子墨山莊現在有不少萊陽縣的人,連長鍾大民也是,萊陽有12個鄉,總共就五六萬人,不光是清朝,哪個朝代的皇權基本上都是不下鄉的,所以知縣主要是管理縣城,當然有人告狀也會管,但大多是鄉村自治,也就是連儒家都痛恨的鄉愿。

這些鄉村的地主鄉紳都是絆腳石,沈立軒在想該怎麼對待這些人,官府反而好辦多了。

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殺,而且他不認為殺一遍會對他有什麼影響,站在百姓的立場上,這些人本就是壞人,否則不會有這麼多棄嬰,和這麼多人當山賊。

但他總覺得這不是最好的辦法,這些地主鄉紳,兼併土地也好,魚肉百姓也好,其實跟商人逐利是一個道理。

他們有能力兼併,有實力魚肉百姓,沒道理不做,哪怕把這批地主鄉紳全換成良善之人,最後這些人大多也會變得跟他們一樣,這是人性。

就好像商人,有錢沒道理不賺,哪怕是踩著道德的底線。

問題出在朝堂,出在趙氏皇族,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是制度與文化造成的,而有能力改變的人在朝堂之上。

其實他們不願意改變是正常的,先前就說過儒家這一套是所有統治者夢寐以求的,所以沈立軒是可以理解的。

但,你至少應該保證百姓不大規模餓死吧,這才是沈立軒對現在的趙氏感到厭惡的原因。

當然,這些鄉紳地主中如果有些特別調皮搗蛋的,他自然也不會手下留情。

萊陽知縣程為民,進士出身,名字是挺高大上的,但光看有這麼多棄嬰就知道名不符實,不過沈立軒對他倒沒什麼意見,整個大宋都差不多這鳥樣。

科舉考試在宋朝達到巔峰,開科118次,共有進士11萬人左右,平均每年三百人,而在明清兩朝,科舉考試都只有兩萬多進士,平均每年一百人,這比現代考清華北大不是難了一點兩點。

所以從某個角度講,能考上進士的人都是人才,而且大多數為官之人剛開始除了讓自己光宗耀祖,豐衣足食外,還是有為老百姓謀福利的想法的。

只是儒治之下,好官壞官的比例完全取決於皇帝是否英明,是忠臣當道還是奸臣當道。

北宋是什麼情況還用說麼,朝堂上多是六賊之流竊居高位,只看高俅踢個足球能踢出個一品太尉來,就知道皇帝用人是什麼尿性了,太尉在現代那可是相當於國防部長啊!

所以像程為民這樣的官員,除了罪大惡極的人外,改造一下是要用的,因為沒人呀,再怎麼說也比讓陳大彪他們來管一個縣強吧,連個告示都不會發。

北宋的萊陽縣城說是一個縣大概也就幾平方公里,比子墨山莊大不了多少,整個縣城裡也就二千來人,這一下來六七千人……

其實程為民也算官員裡面比較有抱負的,只是能力有限,在大環境下他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京東路地處黃河下游,而黃河下游河道遷徙不定,導致水災不斷,一般百姓根本沒有抗風險能力,土地兼併比其他地方更嚴重。

這也是自古以來山東山賊很多的原因,程為民也知道匪患嚴重,百姓都到棄嬰的地步了,反正都活不下去了落草也在情理之中,他也在儘量控制物價,主要是糧價,但糧食都在地主手裡,控制過頭,別人不賣他也沒辦法,而且百姓手裡本就沒什麼錢。

他也曾上過奏章,只是連上幾道後也沒回應。

所以當沈立軒和莊毅找到他,說高俅要在這兒大量招人,他是十分配合,何況沈立軒還送了幾千兩銀子。

至於會不會得罪那些地主鄉紳?反正有高俅頂著,而且他也對這些人很不滿。

對程為民的態度他還是很滿意,沒有和那些地主鄉紳完全勾搭在一起,還是有底線的。

他現在懶得找那些地主鄉紳談,等他們知道痛了自然會來找他。

沈立軒這次將秦墨一脈的人全都帶下了山,包括大聰明,高俅的三千人全交給齊墨一脈。

泥工木工全部研究修房,水泥,紅磚等,搞煙花炮仗的全部研究火藥,鐵匠等全部研究改良兵器,農具等,還有什麼瓷器,紡織機改善,包括印刷術,紙張,……

沈立軒將晶片上能查到的技術資料全交給大聰明,反正現在是不計成本搞研發,什麼磚窯瓷窯還有住房,先修,什麼鍊鐵爐高爐平爐也先把基礎修起來再說……

各種各樣的工程,沈立軒自己都不知道要多少人,越多越好,反正他錢現在多得很。

以前覺得糧食多了,現在他覺得不夠,又派人找錢雨初買,只是現在江南那邊糧食漲了近一倍,但一倍算什麼,再貴也買,哪怕買來以後壞了,也有備無患。

然後沈立軒將子墨山莊裡萊陽的人全放出去,回自己以前的鄉里招人,加上有縣衙的告示,一切都很順利。

幾天之後,萊陽縣近六萬人就招來近兩萬人,還有些沒來的要麼年紀太大戓太小,要麼就是入了地主家籍的人。

人雖然很多,但比沈立軒預計的卻要少,程為民說了百姓幾乎每家都缺糧,連稀飯都快喝不上,而他招工只要來就發十斤糧,當然這個糧食是要從工錢里扣的,一家只要來兩個就夠五口之家吃十來天了,沒理由來這麼少。

而且工錢也不低,500錢保底到二兩銀子不等,技工與普工的工資自然不一樣,當然待遇肯定比子墨山莊的人要差。

500錢看起來不多,可是沈立軒賣糧呀,但只賣給工人,每石500文,每個人每月限購一石,按現在從江南進的價格,這相當於虧了好幾倍在賣。

但來的幾乎全是青壯和中年,女性非常少,這有點奇怪。

不管怎麼說,這下百姓總算是有一條活路了,可地主沒活路了。

萊陽最大的地主姜家,是濟南知府姜仲謙遠親,在萊陽算是一手遮天的人物,手裡土地三四萬畝,這是相當牛逼了,要知道朱勔最後抄家才不到四十萬畝糧田。

(北宋的人口作者是真搞不懂,網上都說是人口過億,但只有1200多個縣,每個縣平均得八九萬人吧,但資料又說縣分望,上,中,下幾等,萊陽算中縣1000戶以上兩千戶以下,上縣是4000戶以上,一戶就算十個人,上縣才四萬人,怎麼也鬥不夠一億呀,反正就按一億算,只是人口稍微給平均一下。)

宋朝因為不抑兼併,所以大地主非常多,這麼多土地誰種呀?全是佃農種,這下青壯佃農全務工去了……

像姜家近萬畝土地,全讓他們自己種,開什麼玩笑?

關鍵是地主家糧食也多呀,現在這些百姓不買了,糧食怎麼辦,運江南去?

姜家之主姜立衡,是濟南府知府姜仲謙遠房堂兄,現在整個萊陽縣的地主都聚集在姜家,希望他能出來帶頭‘撥亂反正’。

姜立衡對此事也頗為頭疼,因為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他還不知道對頭是誰,但不管是誰他也不可能坐視不理。

沈立軒知道這會對地主階級造成很大的衝擊,但他並不在乎,他讓墨者去調查萊陽的商業情況,自己也悠閒的逛著萊陽縣。

登州萊州密州在宋代以前,甚至是北宋中前期,海外貿易都非常發達,密州還曾設市舶司,也就是現代社會的海關。

雖然最後海上貿易重心南移至明州,廣州,泉州,但這邊的海商還是很多的,因為高麗和日本到明州太遠了,官方自然從明州走,但商人可不管那麼多。

至於犯法,當利益高到一定程度,挺而走險的人自然就不管那麼多了。

私鹽犯不犯法?還不是一樣氾濫了,為什麼,就是因為利潤太誘人,而海貿比私鹽利潤可高多了。

沈立軒發現萊陽雖小,但商業卻很發達,商鋪非常多,賣什麼的都有,要說這邊沒海商沈立軒都不信,百姓這麼窮,哪兒有錢消費,沒海商你這麼多商人吃空氣呀。

而且青樓都有好幾家,酒樓也不少,當然也談不上酒樓,只能說是飯館,生意看起來還都不錯。

沈立軒對這裡的商業氛圍很滿意,走私的人越多越好,因為他想在這兒做海貿也是違法的,他不可能有產品後先發到江南,再輸送到高麗和扶桑。

墨者打探訊息的本事還是十分有一套的,幾天下來就將萊陽明裡暗裡的資訊摸得差不多了,這裡有很多牙商,有不少都是為走私服務的。

而且不光是往高麗扶桑走私的,甚至還有很多往交趾,占城,呂宋等地走私的人來,為什麼他們不走明州泉州等近的地方,又近又不違法!

因為貴呀,而且朝廷稅收還高,而濱州自古就是錦帛,綿織的供應大戶,每年朝廷都要在這兒購幾十萬匹絹,到現代社會,濱州都還被稱為“中國棉紡織之都”,所以有的商人情願冒險也要追求更高的利潤。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場,於是萊州等地就出現了很多私牙為這些商人服務,這些商人也願意讓一些利,以降低風險。

墨者還查出最近北方出了一夥人,往登州走私馬匹,這可把沈立軒激動壞了,在古代沒騎兵,你就算有槍對遊牧民族也沒用,因為你追不上呀。

不過沈立軒現在沒打算接觸這些牙商,他現在商品只有香皂,供應大宋都還不夠。

城外的各種建設和大聰明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專案,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陳大彪等人和一眾墨者也打著高俅禁軍的旗號在登萊密濰青幾州剿匪。

雖然京東東路位置不如江南,但既然已經準備將這兒作為大本營,那他自然不允許有一個土匪存在。

萊州也因為沈立軒帶來的六七千人變得更熱鬧起來,而且還招了近兩萬人,這麼多人集中在一起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

各種小商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多,什麼青樓酒樓茶樓等生意變得更好,數量變得更多,而這又吸引大量登密濰三州的人往這兒來……

除了地主們的糧行,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糧價一跌再跌都賣不出去,至於說往其他幾州賣,那是壞規矩的,其他地主的糧食不用賣呀?

這也就是沈立軒錢多,要知在古代賑災那叫一個費勁,還沒效果,金錢的威力是無窮的。

姜立衡等地主終於抗不住了,找到程為民道:“程大人,你就任由外面的商人胡來不管嗎?要知道農為國本,這樣下去農田荒廢,怕是程大人也不好交待吧。”

程為民見眾人面露焦急之色,心裡暗覺舒暢,這下知道急了,早幹嘛去了,還知道農為國本,百姓都在棄嬰了,你們還不停漲糧價,那時怎麼不說農為國本!

程為民雖然不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官員,但還算是一個有良心的知縣。

“這個本官也沒辦法呀,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我總不能不讓他們務工養家呀,而且你們應該也已經知道了,那是高太尉的營生……”程為民搪塞道。

姜立衡見他的態度就知道他不想管,也不囉嗦,直接道:“那請程大人為我們引見一下沈公子,由我們自己來談……”

這個程為民倒是直接答應了,這本就在他們預料之中。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末世,小人物的躺平之路 天啟進化之箭 椅添屠龍記 網遊:全民仙武,我獨斷萬古! 指意 冰封之紀年 星啟: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