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詩曰:

龍集貞觀正十三,王宣大眾把經談。

道場開演無量法,雲霧光乘大願龕。

御敕垂恩修上剎,金蟬脫殼化西涵。

普施善果超沉沒,秉教宣揚前後三。

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各種妙經。此時皇帝已經早朝完畢,文武大官們乘著鳳輦龍車,離開金鑾寶殿,直奔寺廟前,參拜佛祖。這一幕如何描述呢?真是:天空灑下瑞氣,萬道祥光。仁風輕輕吹拂,陽光明媚非常。

官員們環佩齊整,前後排列。五衛的旌旗列在兩旁。執金瓜、擎斧鉞,雙雙對對;絳紗燭、御爐香,堂堂莊嚴。龍飛鳳舞,鶚薦鷹揚。聖明之天子端正,忠義之大臣良善。福祉延續千年,太平賽過堯湯。還可以看到舉著曲柄傘,身穿滾龍袍,輝光相射;佩戴玉連環,手持綵鳳扇,瑞靄飄揚。戴著珠冠,繫著紫綬金章。護駕的軍隊有成千隊,將官們成雙列隊。這位皇帝心懷虔誠,沐浴後尊敬地奉行佛法,皈依善果,高興地拈香。唐王大駕早已到達寺廟前,吩咐停止音樂,下了車,引領著官員們一同拜佛,拈香禮佛。三次行禮完畢後,抬頭觀看,果然是一個美麗的道場,只見:幢幡飄舞,寶蓋飛閃。幢幡飄舞,彩霞在空中搖曳;寶蓋飛閃,紅電在陽光中閃爍。佛像莊嚴端正,羅漢們威嚴莊重。瓶中插仙花,香爐焚檀降。瓶中插仙花,寶剎上華麗輝煌;香爐焚檀降,清香雲霧透過天空。新鮮的水果堆滿了朱盤子,各種糖酥製品擺放在彩色的桌案上。高僧們列隊誦經,願意拯救孤魂使其擺脫苦難。太宗和文武官員都拈香參拜,向佛祖金身行禮,拜謁羅漢。然後看到大闡都綱的陳玄奘法師引領眾僧向唐王行禮。禮節完成後,各自安排坐位,法師呈上濟孤榜文給太宗看。榜文上寫道:“至德深遠,禪宗靜默。清淨靈通,瀰漫於三界。千變萬化,統攝陰陽。體用真常,無窮無盡。觀察那些孤魂,深感哀憐。此乃太宗聖命:選集眾僧,參禪講法。大門敞開,廣施慈悲之舟楫,普渡苦海眾生,救離六道的疾苦。引導他們走上正路,廣泛展示他們的潛能;動與靜皆無為,實現了純淨的境界。藉助這個良好的因緣,期待在清都絳闕中受到獎賞;乘著吾主的勝會,解脫地獄的羈絆。早日登上極樂,自由自在地前往西方。詩曰:一爐永壽香,超越生死;無邊妙法宣,天恩無盡。冤孽盡消除,孤魂皆脫離獄。願保佑我國家,太平萬年的福。”太宗喜歡地看了,對眾僧說道:“你們要堅持真誠的信心,切勿懈怠佛法事業。待功成事隆,各個皆有福報時,我一定會重重賞賜,決不是空過勞。”那一千二百個僧侶齊聲鞠躬致謝。

當天的三餐已經結束,唐王駕車返回。等到正式會議在七天後舉行時,再次請來拈香。此時天色已晚,各官都退去。晚景如何呢?你看那:萬里長空色彩淡漠,歸鴉幾點飛落棲停。滿城燈火熄滅,人煙靜寂。此時正是禪僧入定時。整夜陷入寧靜景象。

第二天早晨,法師再次升座,聚眾誦經,此處不再詳述。

卻說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自領瞭如來佛的指示,在長安城尋找取經的善人,但長時間未能找到真正有德行的人。忽然聽聞太宗宣揚善果,選舉高僧,舉行大會,又見到了法師壇主,竟然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世的佛子,也是菩薩當年帶到人間的長老。菩薩非常高興,便將佛賜的寶物拿到長街上與木叉一起賣掉。你猜他賣的是什麼寶物?有一件錦緞異寶的袈裟,九環錫杖,還有三個金箍緊密地藏著,在等待以後使用,只將袈裟和錫杖賣出去。長安城中,有一些選不中的傻僧,恰好有幾貫村鈔。他們看到菩薩變成患病形象,穿著破爛衣袈裟,赤腳光頭,手捧著袈裟,發出絢麗的光芒,就上前問道:“那個患病的和尚,你的袈裟賣多少錢?”菩薩說:“袈裟價值五千兩銀子,錫杖價值二千兩。”那些傻僧笑道:“這兩個瘋子!這兩樣東西也值七千兩銀子?除非穿上能長生不老,才值得這麼多!拿回去吧!賣不出去!”菩薩沒有爭論,與木叉繼續向前走。走了一段時間,到達東華門前,正碰上宰相蕭都散朝而回,眾人踏喝開道。而菩薩公然不躲避,當街拿著袈裟,徑直走向宰相。宰相停馬觀看,見袈裟放射出絢麗的光芒,便讓隨從問賣袈裟的要價。菩薩說:“袈裟要五千兩,錫杖要二千兩。”蕭都問:“這樣貴有何好處?”菩薩答道:“袈裟有好處和不好處,有要錢的情況,也有不要錢的情況。”蕭都問:“何為好處?何為不好處?”菩薩答道:“擁有了我的袈裟,不會沉淪,不會墮入地獄,不會遭受惡毒之難,不會受到虎狼的攻擊,這就是好處;若是貪圖享樂、追逐狂歡的愚僧,不守齋戒的和尚,毀謗經典、誹謗佛陀的凡夫俗子,很難見到我的袈裟,這就是不好處。”

又問道:“何為要錢,何為不要錢?”菩薩說:“不遵循佛法,不尊敬三寶,強行購買袈裟和錫杖,要賣它們七千兩銀子,這就是要錢;若是敬重三寶,見到善行感到喜悅,皈依我佛,有所承受,我會情願送給他們袈裟和錫杖,與他們結下善緣,這就是不要錢。”蕭都聽了,倍添春意,知道他是個好人,立即下馬,與菩薩禮貌地相見,口稱:“大法長老,請恕我蕭都的罪過。我大唐皇帝非常喜好善行,朝廷上的文武官員也都奉行。現在籌備水陸大會,這袈裟正好可以給大都闡陳玄奘法師穿用。我和你一同入宮見駕吧。”

菩薩高興地應允,轉身前行,徑直進入東華門。黃門官報告,得到詔令,將菩薩引至寶殿。蕭都帶著兩個疥癩僧人站在臺階下,唐王問道:“蕭都,你前來奏報什麼事情?”蕭都跪伏在階前說:“臣在東華門前遇到了兩位僧人,他們正在賣袈裟和錫杖。臣想法師玄奘可以穿戴此服,所以引領僧人懇請陛下的見面。”太宗非常高興,便問袈裟價值多少。菩薩和木叉站在階下侍立,並沒有行禮,回答說:“袈裟價值五千兩銀子,錫杖價值二千兩。”

太宗問道:“那袈裟有何好處,就值那麼多錢?”菩薩回答道:“這袈裟披在身上,就能免受大鵬蠶的傷害;掛在頸間,就能獲得超凡一步入聖的妙法。坐著時,萬神都向你行禮;走動時,七個佛隨時隨地跟隨你。這袈裟是由冰蠶吐絲織成,巧匠將其編織成紡線。仙女們織制,神女們完成。每一寸上都繡滿了花紋,每一片都互相輔助,堆砌成錦繡圖案。它閃爍著光芒的碎片,色彩亮麗,猶如寶石一般。穿上它就會被紅色霧氣所環繞,脫下來則是一段彩雲飛翔。透過三天門,散發出玄妙的光芒,在五嶽山前散發出寶氣。上面還嵌有西番蓮,閃爍著寶石般的星點。四個角上有夜明珠,頂部間有一顆翡翠。雖然沒有完全照耀本來的本質,但它發出了八個寶石的光芒。這袈裟在不用的時候可以摺疊起來,遇到聖人時才穿戴。不用的時候摺疊起來,幾層包裹透過虹霓的光芒;遇到聖人時穿戴,驚動眾神鬼。上面有如意珠、摩尼珠、闢塵珠、定風珠;還有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它散發出沁白的光芒,與太陽爭豔。條條仙氣充滿空中,朵朵祥光捧著聖人。條條仙氣充滿空中,照亮了天空;朵朵祥光捧著聖人,灑遍了世界。它可以照射山川,讓虎豹感到害怕;可以映照海島,使魚龍動盪。它兩邊有銷金鎖,領口上有連環白玉琮。詩曰:三寶莊嚴道可尊,四生六道皆有論。明心悟法傳智慧,展性施行照世間。守護身體莊嚴金世界,淨化心靈如玉冰。自從佛陀制定袈裟後,萬劫之間誰敢斷絕僧人的龍根?”

唐王在寶殿上聽了,非常高興,又問道:“那個和尚,九環杖有什麼好處?”菩薩回答:“我的錫杖是九連環,銅鑲鐵所制,九個環節上永遠生長著仙藤。握在手中,嫌棄看起來蒼瘦;下山輕帶,白雲隨行。摩呵五祖遊天闕,羅卜尋娘破地關。不沾染紅塵的汙穢,喜與神僧一同攀登玉山。”唐王聽了,即命展開袈裟,仔細觀看,果然是件好物,他說:“大法長老,實不瞞您,我現在大力倡導善行,廣泛播種福田,在化生寺聚集了眾多僧人,宣揚經法。其中有一個非常有德行的人,法名玄奘。我打算買您的這兩件寶物,賜予他使用。你提的價格是多少?”菩薩聽了,與木叉合十皈依,唸佛名號,行禮說:“既然他有德行,我情願免費將這些寶物贈送給他。”說完,立即轉身離去。唐王急忙攔住蕭都,站在殿上,問道:“你剛才說袈裟五千兩,錫杖二千兩,你見我要買,卻說不要錢,是否覺得我倚仗皇位,強要你的東西?根本沒有這樣的道理。我要按照你提的原價支付,決不可推辭。”菩薩舉起雙手道:“我先前就有一個願望,已經說了,如果他敬重佛陀、珍視三寶,見到善行就感到喜悅,對我佛陀皈依,不要錢,我願意贈送給他。現在見陛下具備明德和善行,尊敬我佛門,況且這位高僧有德行,宣揚大法,理應奉上,決不要錢。我願留下這些物品告辭。”唐王見他如此認真而又愉悅,隨即命令光祿寺擺設素宴以示感謝。菩薩再次堅決拒絕,暢然而行,回到了都土地廟中隱居,不再詳述。

接著說太宗舉行午朝,命魏徵帶來詔令,宣玄奘前來入朝。那位法師正聚集眾人登壇,誦經念偈,剛聽到有詔令,隨即下壇整理衣物,與魏徵一同前往朝見皇帝。

太宗說:“法師請來為了證實善事,辛苦了,無物可酬謝。剛才蕭都迎來了兩位僧人,願意贈送一條錦緞異寶的袈裟和一條九環錫杖。現在特別召請法師領走使用。”玄奘磕頭致謝。太宗說:“如果法師不推辭的話,可以穿上讓我看看。”

長老便展開袈裟,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在階前。君臣們個個欣喜。真是如來佛子,你看他:威嚴凜凜,容貌雅秀,佛衣如貼身裁剪。輝光豔麗,充滿了天地,結綵紛紛凝結在宇宙中。明珠亮閃上下排列,金線層疊穿插前後。兜羅四面有錦邊,萬種稀奇綺麗繡花。八寶裝飾的紐扣絲帶,金環束領攀絨扣。佛天大小隨高低排序,星象根據尊卑分列左右。

玄奘法師有著極其良好的緣分,現在站在這裡接受這些寶物。他如同極樂中的活羅漢,勝過西方真菩薩的美麗。錫杖上有九個環,毗盧帽映襯得非常豐富多樣。他真是佛子,一點都不虛假,勝過菩提無任何虛妄。當時文武官員在階前喝彩歡呼,太宗喜不自勝,便讓法師穿上袈裟,持著寶杖,還賜予兩隊隨從,各官員送他出朝門,教他在大街上行進,像中狀元誇官一樣。玄奘再次謝恩,他在那大街上,莊嚴而威嚴地行進。你看長安城裡,商人、賈客、公子王孫、文人墨客、男女老少,無不爭先恭維誇讚,都說:“好一個法師!真是活生生的羅漢降臨人間,活脫脫的菩薩降臨凡間。”玄奘一直走到寺廟,僧人出來迎接。一看他身穿袈裟,手持錫杖,都以為地藏王降臨了,各個都順從侍候在左右。玄奘上殿,炷香禮佛,又向眾人表示感謝之意,大家各自回到禪座。不知不覺,紅日已西斜落,正是太陽落山,煙霧迷布在樹草間,宮城裡的鐘鼓初鳴起來。叮叮叮的三聲鐘聲打斷了行人的腳步聲,殿前寂靜無聲。上方的寺廟燈火輝煌,孤村冷落靜寂。禪僧靜坐修習殘經,正好用來修煉魔法,養護身心。

轉眼間,七天過去,正值水陸正會的日子,玄奘又寫表請唐王前來獻香。此時,好訊息傳遍了天下。太宗即刻準備車馬,帶領文武百官、后妃國戚,早早前往寺廟。整個城市的人們,無論大小尊卑,都湧向寺廟來聽講。菩薩和木叉對話說:“今天是水陸正會,從一日到七日,已經足夠了。我和你混在人群中,一方面看看這次會議的情況如何,另一方面看看金蟬子是否能穿越我的寶物,還有就是聽聽他們講的是哪門經法。”兩人隨著人群走進寺廟。真可謂有緣竟相識,如般若歸返本道場。進入寺廟觀看,真的是大國的國都,勝過裟婆寺,不遜於招提寺。那派仙音洪亮,佛號喧鬧。這菩薩一直走到寶臺旁,果然是明智金蟬的模樣。詩曰:永珍澄明,沒有一點灰塵,大典上玄奘坐在高臺上。超度孤魂暗中來,講法聲音高水平。隨意贈送物品,超凡響應,開放心之路遠,落地塵世逍遙自在。對他的講述無量法,老幼人人都歡喜滿懷。又詩曰:因為來此講堂,遇到相識非同一般。談論許多現實的事情,還談到漫長的修行過程。法雲容光閃現,教法網覆蓋整個太空。審視人的生命,初步擁有正心念頭,像天上紛紛落下的紅花一樣。那位法師在臺上,念《受生度亡經》一會,講《安邦天寶篆》一會,又宣《勸修功卷》一會。這個菩薩走近前,拍打寶臺,高聲喊道:“那位和尚,你只會講小乘的教法,會不會講大乘的教法?”玄奘聽了,內心大喜,一轉身從臺上跳下來,對菩薩起手錶示道:“師父,弟子有失禮了,多有罪過。之前所講的眾多僧人都是講小乘的教法,我並不知道大乘的教法是怎樣的。”菩薩說:“你這個小乘的教法,只能幫助俗人消除業障,讓他們渾俗圓滿。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令亡者昇天,可以幫助難人脫離苦海,可以修行得到無限壽命,可以實現無來無去。”

正在講述時,有一個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說:“法師正在講述妙法,卻被兩個生了疥瘡的遊僧給阻撓住了,亂說胡話。”王下令抓來,只見許多人將這兩個僧人推到後殿。見到太宗,那僧人連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說道:“陛下問我有何事?”唐王卻認得他,說:“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菩薩說:“正是。”太宗問道:“你既來此聽講,應該只吃齋飯,為何與我的法師亂說,擾亂經堂,誤了我的佛事?”菩薩說:

“你的法師講述的是小乘教法,無法讓亡者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解苦,壽命不朽。”太宗正色高興地問道:“你的大乘佛法在哪裡?”菩薩回答:“在西方天竺國的大雷音寺,我佛如來所在,能解冤冤相報,能消除無謂的災難。”太宗說:“你記得嗎?”

菩薩說:“我記得。”太宗大喜道:“請教法師引領你上臺講述。”

那菩薩帶著木叉,飛上高臺,踏著祥雲,直至九霄,顯出救苦的本身,手持淨瓶楊柳。左邊是木叉惠岸,手持著棍子,精神抖擻。

欣喜的唐王朝天禮拜,眾文武跪地焚香,滿寺中的僧尼和俗人,士人和工賈,沒有一個不拜禱道:“好菩薩!好菩薩!”有詩為證,只見那:彩雲散飄飄,祥光護法身。九霄華漢裡,顯出真人形。那菩薩,頭戴一頂金葉紐,翠花鋪,放光彩,垂珠纓絡生銳氣;

身穿一件淡淡的顏色,淺淺的裝飾,盤金龍,飛綵鳳結素藍袍;胸前掛著一面對著月亮的明鏡,舞清風,盛寶珠,點綴翡翠玉的香環;腰間繫著一條冰蠶絲,金邊織就,登雲霄,促瑤海的絢麗絨裙;面前再懸一隻飛越東洋,遊歷普世,感恩行孝的黃毛紅嘴白鸚鵡;手中託著一個施恩濟世的寶瓶,瓶內插著一枝沾霞灑青霄,撒下大惡,掃清殘霧垂垂楊柳。玉環穿繡扣,金蓮腳下垂。三天來去,這才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愉悅的唐太宗,忘卻了江山;愛戴的文武官員,失去了朝禮;

因為眾多人都念念不忘南無觀世音菩薩。太宗隨即下旨:命令巧手畫家,描繪出菩薩真容。命令一聲,選拔出擅長寫聖賢遠見的吳道子,此人後來被稱作凌煙閣的功臣。當時他展開了靈巧的筆,畫出了真實的形象。那菩薩的祥雲漸行漸遠,轉眼間金光不見。只見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張簡帖,上面寫著幾句讚頌,表達得很明白。贊曰:“向大唐君致敬,西方有奇文。千萬里長途,大乘勤奮進。此經回首故國,能超越眾鬼。若有願意前往者,求得正果法身。”太宗看了讚頌,即命眾僧:

且把勝會暫停,等我派人去取大乘經典,然後再一心一意地修善果。眾官都依命行事。當時在寺中問道:“誰願意領朕的旨意,去西天拜佛取經?”問不到人,旁邊閃過一位法師,向帝前行禮道:“貧僧不才,願意承擔犬馬之勞,代陛下去取真經,願保佑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扶起他的手道:“法師果能如此忠賢,不怕路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玄奘謙恭地答謝。唐王果然是十分賢明仁德,就在寺中佛前,與玄奘進行了四次禮拜,口稱“御弟聖僧”。玄奘感激不盡地說道:“陛下,貧僧有何德能,竟蒙受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付出生命努力,直至西天。如果未能到達西天、未能取得真經,即使死了也不敢回國,永遠沉淪地獄。”然後在佛前拈香,以此起誓。唐王非常高興,立即命令返回宮中,等待選定吉利的日期,發出行寶文書,然後駕車四散而去。

玄奘也回到洪福寺。那寺裡的許多僧人和幾個徒弟,早已聽說取經的事情,都前來見他,詢問:“您發誓要去西天,真的嗎?”玄奘說:“是真的。”

他的徒弟們說:“師父啊,聽說西天的路途遙遠,還有許多虎豹妖魔。只怕您去了無法回來,很難保全生命。”玄奘說:“我已經發了宏願,如果不取得真經,我願意永遠沉淪地獄。大體上是因為受到王恩寵,我不得不盡心報國。我這次出發的路程實在是茫茫渺渺,吉凶難預測。”又說:“徒弟們,我離開之後,也許會是三、兩年,或者是五、七年,只要看到山門上的松枝向東生長,我就會回來;否則,就不會回來了。”眾徒弟們都牢牢記住了這番話。

第二天早上,太宗舉行朝會,集合文武百官,寫了取經文書,並使用了通行寶印。有欽天監向上奏道:“今天是吉星專司人,適宜出行遠路。”唐王大喜。又見黃門官上奏道:“御弟法師在朝門外等候旨意。”立即宣上寶殿說:“御弟,今天是出行吉日。這是通關文書。朕還有一個紫金缽盂,給你在旅途中齋食之用。再挑選兩個長途隨行的從者,另外贈送一匹銀色的馬,作為長途旅行的交通工具。你就按照這個行程出發。”玄奘非常高興,立即感謝恩賜,接過了物品,沒有任何耽擱的意思。唐王陪同出城,與眾官員一同送至城外關口,只見洪福寺的僧人和眾徒弟將玄奘的冬夏衣服都送在關口。唐王看到後,先命令整理行裝和馬匹,然後命官員拿起壺酒。太宗舉杯,又問道:“御弟雅號是什麼?”玄奘說:“貧僧是出家人,不敢有雅號。”太宗說:“菩薩當時說,西天有經三藏。御弟可以指經取號,稱作三藏如何?”玄奘再次謝恩,接過御酒說道:“陛下,飲酒是僧人的戒律,作為凡人的我,不懂得喝酒。”太宗說:“今天的行程與眾不同。這是清酒,只喝這一杯,以盡我對你的餞行之意。”三藏不敢不接受。接過酒杯,正要舉杯飲,只見太宗低頭,取起一撮塵土,撒入酒中。

三藏不明白其中含義,太宗笑著說:“御弟啊,你這一去,到西天幾時能夠回來?”三藏說:“只要在三年內,徑直回國。”太宗說:“時間長久,山遙路遠,御弟請嘗一嘗這杯酒:寧願留戀家鄉一撮土,也別愛戀他鄉的萬兩黃金。”三藏這才明白了取土之意,再次謝過並飲盡酒,辭謝後離開關口出發。唐王則駕車返回宮中。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快穿之宿主又被攻略了 重生成鳳,隔壁女凰想敲碎我蛋 地球獵場 玄幻:從菜花蛇進化成至高神龍! 穿越成為洪荒第一道祖 奇形狀紀 怪獸末日之重生成光之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