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99章 論述與參觀1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豈有此理,這些武夫甚至是丘八,怎麼能享受如此待遇,這不是乾坤顛倒,綱常混亂嗎?”李巖一統說眼前這甚至比紫禁城的宮殿,都更顯莊重華麗的高樓,居然是用來給死亡計程車兵塑造金身,供人們祭拜的神殿,邪火一下子就冒了上來。

作為仕紳階級出身的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三綱五常,就是大道人倫。儒家自孔子開始,就人為的把人分為三六九等。長幼、嫡庶、尊卑這些概念,早已滲透到華夏民族的每一個基因裡。所以儒家能發展出今日之仕紳,這種專門以剝削人為傲的思想,也就不奇怪了。

“呵呵,李先生不必動怒。我們民族會,本來就是要為全天下百姓,討回一份公道的。又怎麼會拘泥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哪?世家的事,為什麼就一定是你們的道理哪,其他人為什麼一出生就要供你們隨意驅使哪?如果他們犯了罪,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樣我們能夠理解。但憑什麼就因為你們是讀書人,就可以隨意的欺壓別人哪?別的人也是人,不是牲口,為什麼他們連反抗的權利都沒有哪?你不覺得這很荒誕嗎?”

“百姓愚昧無知,若要讓他們於讀書人,享受一樣的待遇,這個世上又有誰願意繼續去寒窗苦讀哪?”李巖還是拿出了他那一套說辭,就是愚民政策來應對方逢年的提問。

“那為什麼要讀書吶?”魏少成接著反問道。

“當然是為了治理國家,實現抱負啊!”李巖理所當然得道。

“那為什麼治國就一定要讀書人哪?”魏少成一遍提醒李巖小心腳下的臺階,一邊接著追問道。魏少成能明顯感覺到,李巖此時已經有點著急了。

“不讀書如何明理,不讀書如何知道仁義禮智信,又如何知道忠孝”李巖不假思索就回答道。

兩人已經走進大殿,大殿很是高大,穹頂足足有三丈高。英魂廟入門就是一面英烈石,英烈石前有一個火把,生生不息的燃燒著。那巨大的英烈石上,刻著為民族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並且用紅筆描了紅。但每個字都有很多紅色像血液一樣,流出字型,給人一種悲壯之感。

“明理必須讀書嗎,言傳身教不能明理嗎?人活著就必須仁義禮智信嗎?當這些仁義禮智信出現的時候,是不是就意味著他的對立面也就出現了哪?沒有背叛,那裡來的忠誠?沒有忤逆,那裡來的孝順?當你們把這些看似正確的字眼,從世界中抽取出來的時候,什麼是仁,就是你們去定義,而沒有經過你們去定義的仁,就不是仁。

難道不是你們強行給世界上的人,畫上了一個牢籠嗎?為什麼不是一個人侵害了另一個人才被禁止,而是不安你們的宣教就要被禁止哪?你們用這些你們摳出來的字眼,按照你們自已的利益,去宣傳,去解釋,去禁錮和壓迫別人,難道著不是時間最大的惡嗎?”

大殿裡此時已經有了部分的香客,前來祭奠英烈神位。看到方逢年帶著一箇中年文士爭執著什麼,眾人不由好奇的望向二人。

方逢年來到李二旦對的神位前,從廟祝手裡接過三根香,對著和真人一般大小的李二旦金身擺了擺,把香插進了香爐。一旁的李巖就那麼看著。他也看到了李二旦金身下的銘牌,上面寫著,清風峽保衛戰特等功臣李二旦烈士金身神像的字樣。字跡不同於英烈石上的草書,而是標準的宋體正楷。

此時清風峽的英魂殿,由三個大殿,和若干個小殿組成,英魂殿類似於公墓,又像體育場的座位,以環形向上抬升,一階高過一階,第一個大殿是特等功臣殿,目前只有李二旦一人,而趙滿倉的雕像還在雕刻中,所以此時英魂殿還沒有他的神位。

特等功臣的金身離地四尺,金身與人身等高。一人獨佔特等功臣殿一個神位。一等功臣的金身離地一尺,金身高度為標準的三尺金身。也是一人獨佔一個神位。

二等功臣金身落地,高三尺,兩個金身上下重疊,共用一個神位。三等金身高二尺,九個金身共用一個神位,皆在普通功臣殿。三等功臣以下,金身為一尺高。一面牆劃分若干小方格,每個小方格一個金身,放個高度為六尺,再高人們就看不清是誰了,那樣也就失去了供奉的意義。

“難道忠孝仁義禮智信有錯嗎?”李巖不由氣憤的問道,在他的認知裡,這些都是人類的好的品質,教化人向這些好的品質去努力又有什麼錯哪?難道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才對嘛?

“問的好!忠孝仁義有錯嗎?我想,在我們這次交流之前,你恐怕怎麼也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方逢年帶著李巖參觀完英魂殿的格局,然後從後門走出,下了樓梯,又到了清風溪的旁邊,此時的清風溪已經不足一尺寬,小溪裡也看不到了魚兒遊蕩。

李巖一時有點愣住,沒明白方逢年想要表達什麼。“敢問李先生,仁是什麼,什麼才是仁?”方逢年看到一臉懵逼的李巖,又提出了讓李巖更加懵逼的問題。

李巖不由得思索起了方逢年這麼問的用意。這是要爭論核心的道統嗎?李巖不敢確定,他也不認為自已有資格去談論這麼大的問題。在李岩心裡想來,仁這樣的題目。即便不是至聖先師,那也要是亞聖半聖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去論道。因此他就只是回答了一個儒家的闡述。

“仁者,愛人!”

“那麼請問,什麼是人?是士大夫嗎?還是君王?天下的億萬百姓算不算人哪?仁應不應該愛他們哪?”方逢年繼續追問道。

“這……”李巖的學問,在當時算不上頂尖,對儒家經義雖然爛熟於胸,但對於其中的智慧,還沒有悟透。李巖當然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他的聰明在於他的生活實踐,在於他的事物分析推理,在於隨機應變。但論對世界的感悟,這個不是聰明就可以的。甚至有些人你把標準答案告訴他,他沒有悟透的時候,也是理解不了的。

李巖很明白,方逢年問話是問的儒家的仁與綱常倫理的關係。如果李巖回答人是所有人,那麼儒家為什麼要禁錮普通人,要壓迫和剝削普通人,是不是為了穩定,就放棄了仁吶。

這樣的回答李巖自已都不能說服,又怎麼說服,還不知道,有多少後手等著他的方逢年哪。

一時間李巖的眉頭不由的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齊魯帝國 大明航海王 水滸:開局一座山,結局一個國! 剛剛登基為皇帝,金手指就來了 假太監:入宮之後我如魚得水 死後的異世界生活 大宋無敵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