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24章 王朝的興衰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千真萬確。”

姜無塵很自信地回答了大鬍子的問題:“放心吧,下面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會知道,我說的是,生產力決定了產品之間的聯絡,而材料的基礎,決定了最高的結構。”

“還請姜先生詳細說說。”朱高煦似乎也被勾起了興趣。

“我們繼續往前走,我們之前說過,周王朝從奴隸時代變成了封建時代,這是不可避免的,封建主之間的爭鬥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鐵器和耕牛的普及下,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土地變得更加肥沃,成為了貴族們最重要的財富。”

“封地越多,能養活的人就越多,兵力也就越多,稅收也就越高,在兼併戰爭中也就越有優勢。從楚王登基開始,封建制度就變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這是不可逆轉的。”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也隨之瓦解,商鞅變法之後,土地不再是王土,而是變成了一種合法的私有財產,秦國進入了農耕時代,生產力再次決定了生產力。”

“秦國一統天下後,廢除分封,設郡縣,實行中央中央集權,由宰相、三公九卿組成。”

“聽懂了麼?”

朱高煦心中一動。

“自從鐵犁、牛耕代替了傳統的耕種方式之後,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於是,原本服侍皇帝、貴族們耕種的奴隸,就變成了更高階的農夫,現在,他們已經可以自由的分配食物了!”

“有了更多的糧食,作為農耕民族的秦國,就必須廢除封地,設郡縣,因為所有的農夫,都不再是貴族!”

整個密室,鴉雀無聲。

朱棣呆了一會兒,終於忍不住問出了這句話。

“師父,你說,二弟那個蠢貨,怎麼可能從這兩點上,推斷出大秦的變革,難道不是屠龍之法?”

道衍臉上的表情,從難以置信,變成了懷疑。

“姜無塵說的是機緣,而不是機緣。”

朱棣忍不住說道:“有何不同?”

“不同之處在於,機緣是凡人可以把握的,而機緣,卻是隻有仙人才能參悟。”

這句話聽起來很神秘。

不過,朱棣現在也差不多相信了。

這也難怪,姜無塵見多識廣,說起話來也是頭頭是道,讓人不得不相信。

姜無塵所說的《國運論》,明顯不符合朱棣所知的歷史,但是,他的話,卻是一針見血,一針見血,朱棣甚至有一種感覺,姜無塵,就像是一尊屹立在時光長河之中,俯視著整個世界的神仙!

“我終究不信,世間有神仙。”

“更何況......”“如果後者是真的,那麼您認為,我們是不是從別人那裡得到的訊息?”

朱棣也是一臉的凝重。

朱棣在小說裡看到過,神仙是不允許向普通人透露自已的秘密的,因為一旦洩露,就會受到懲罰。

如果姜無塵真是謫仙,那豈不是說,他知道自已和道衍就在旁邊,所以才會說出屠龍之法?

“嘶~”宋書航倒吸一口涼氣。

朱棣和道衍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姜無塵並不知道,朱棣和道衍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了無數的畫面。

但毫不誇張地說,馬老師所說的這兩句話,就像是一門屠龍之法。

不過,這一次,絡腮鬍卻是聰明瞭不少,他又問了一句。

“姜先生,我相信你,不過我有個問題。”

“且說。”姜無塵對於自已的弟子,還是很有興趣的。

朱高煦低聲道:“按照你的說法,生產力決定了生產的聯絡,材料的基礎決定了最上層的結構,那麼,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農業科技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那麼,大明豈不是要被推翻了?

聞言,朱棣陷入了沉思。

朱棣順著朱高煦的想法,越想越有道理。

由“刀耕火種”到“合耕制”,這一制度最終終結了奴隸制的商朝,確立了周的分封制,確立了宗法制和井田制。

從“合作”到“鐵犁”,到“牛耕”的演變,最終導致周王朝的解體,秦朝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和田畝專屬制的建立。

如果大明在農耕科技上有了突破,大明皇帝會不會高興?

畢竟,一畝地的糧食產量越高,大明的稅基和人口自然也就越多,但耕地的總數量,終究是有限的。

正如姜無塵所說,從部族到王朝,從奴隸制到分封制,再到秦的分封制,都是因為農業科技的發展,糧食產量和人口的激增,才讓朝代發生了變化。

“你說得對。”

姜無塵頓了頓,有些無奈地說道:“不過,你想過沒有,以大明王朝的壽元,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難道是一種新的農業科技?

啥?!

朱高煦聞言,整個人都愣住了。

“姜先生。”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他掙扎著開口道,“你的意思是,大明會在下一個科技革命之前滅亡,而不需要擔心科技的發展,會讓自已的國家滅亡?”

看到自已的二兒子,朱棣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喜色,可很快,他的臉色,就變得難看了起來。

姜無塵這是在說,大明如果不能在新的農業科技上有所突破,就會滅亡嗎?

這不是罵人嗎?

朱棣轉過身,看了一眼只有自已和道衍二人的房間,有些不高興地甩了甩衣袖,繼續傾聽。

“這倒也是。”

姜無塵想了想,又道:“這件事情,原本應該在第二堂課上討論的,不過你既然問了,我就繼續說吧,你可還記得,在上《國運論》的時候,我問了你兩個問題。”

“俺記得。”葉子晨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朱高煦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為何開國之時,都是一位明君,兩三位皇帝往往能走到鼎盛時期,但後來卻出現了幾位昏庸無能的皇帝,最後大權落在了外戚、太監、後宮權臣手中,直至國家滅亡?”

“為什麼中華人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事情?為何朝代的平均壽命都不到三百歲?五德相剋天道,一代又一代的更迭?”

“好吧,我先說了。”

“《國運論》第二講,何為皇朝之命?”

朱棣,道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正襟危坐。

如果姜無塵說的是真的,那姜無塵成為謫仙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明:來自現代的皇室宗親 稱霸原來這麼簡單 朕只想做個昏君 重生漢末我該怎麼辦? 大漢之開國皇帝 新鮮的坑 盤點多才多藝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