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十三回 書中密法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純淨馨香化一乘 舟筏悠悠境殊勝

印育新祖指明處 撥出吸入證無生

從興城返回家中,短暫的休息幾天,又趕到牛大伯那裡。因為大伯說要抽出些時間圓滿了給印奶奶的寫書之願。從印奶奶走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一直也沒抽開身,這次怎麼也得把這個願圓滿了。我過去就是接待來訪的有緣善信,給大伯留個靜心寫書的環境。

大伯比我認字多一點,雖然唸書的天數比我少,但至少是三年級的水平啊!

從商店買來一疊方格信紙,拿著鋼筆坐在床邊扭身趴在窗臺上。怎麼寫?寫什麼?滿腦子漿糊,倆小時過去了,一個字也沒寫出來。

越想越迷糊,越迷糊越寫不出來。接下來,睡著了。

從上午到傍晚,本來想招呼他老人家吃飯,但見他手握鋼筆趴在信紙上睡著了,也沒打擾他,以為前些日子到處跑累的,就這麼睡會兒吧。

可到了晚上八點多了,怎麼還沒醒啊?我走過去喊他:“大伯、大伯,醒醒,我扶您到床上睡。”

當大伯的臉從信紙上離開的那一刻,我看著那滿是字跡的方格信紙驚訝地說道:“大伯,看!”

大伯剛睡醒的眼睛也睜的老大,趕忙去翻那一疊信紙,幾百頁的信紙已經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細看之下發現竟然是自己的筆跡,太不可思議了!

以前印奶奶的事蹟說的比較少,現在藉著這個機會,把大伯寫的這本介紹印奶奶的書有刪減的呈現出來,以饗有緣。如果您有幸見到原著,那更是三生有幸!因為這本書可能不是大伯寫的,菩薩寫的也說不定。

“太陽說法,迷人不知”;老人家非常隨和人,早在四十年代,百姓居住條件相當差,草房,兩家住對面屋,吃過早飯,大人孩子都願到老人屋裡坐坐,聽她講古人的故事(多半講二十四孝)。一天她指著剛剛升起的太陽說:“太陽老爺兒天天給人講故事,你們誰聽見了?”大夥兒驚詫地望著火紅的太陽沉默老半天,突然鬨笑起來,“老人家又逗我們呢!”老人板起面孔一本正經地說:“我說的是真話!”“那你老說說看,太陽說啥話啦?”“它說的叫生死法,日出東方是生,日落西方是死,生生死死沒完沒了。但不管怎麼生死,太陽還是太陽。”她指著在地上站著的鄰居新媳婦說:“秀珍媳婦前世是泥瓦匠,心善手巧,但長得醜,滿臉大鬍子,為奉養老母親一生沒結婚,今世變了俊模樣,自己也不認識自己了。”新媳婦滿臉通紅,引得大夥哈哈大笑,人們以為老人家借太陽說笑話呢!老人卻很正經很嚴肅地說:“我講的是真話,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人人都扮演不同角色,有貧有富,有喜有憂。整天為了吃穿忙忙碌碌,演的都很認真,可千萬別把假戲當真啊!貧富有定份,壽命有定數,若能多行孝道,多存善心,心一轉就能改變厄運。善人到啥時候也差不了。”老人的話大家聽起來好像明白了,實際並沒有一人明白,屋內嘻笑聲沒了,人們都陷在沉思之中……

日月兩盞燈 人間一臺戲

從朝演到暮 誰解其中意

“不二妙法, 有無一樣”;一九六三年災荒年剛過,人們尚未來得及喘一口氣,伸展一下疲憊的腰肢,六六年又爆發了文化大革命,本來就很苦的生活,又添了新霜。老人稱災荒和“文革”是人們心地不善招感來的兩次劫難,過去作威作福的人,要受應得的果報。

鄰居家一媳婦,常到老人家串門,見全家人正在吃豆腐燉土豆、玉米麵餅子,桌上還有一盤蘿蔔絲鹹菜。她羨慕地說:“你家生活多好,總吃豆腐,有燉菜還有鹹菜,多順口,我們家除了逢年過節吃上一兩頓豆腐,平日連見都見不著,每頓飯就是一碗鹹菜,生活太苦了。”

老人家說:“人是三窮三富活到老,只見眼前利怎麼行?其實有和無、富和貧都一樣,一點差別沒有。人生一世就是受苦報來的,只是人們想不明白看不開,圖福有啥用?”

“咋沒用呢?吃起來味道就是不一樣嘛!”

“味道、味道,味短道長,三寸舌根下,嗓子一過啥味都變了,好壞進到肚子裡就都一樣了。”說得鄰居家媳婦哈哈大笑說:“怎麼說味道也是不一樣。”

老人說:“味不一樣,但道一樣啊。人們是把假戲當真了,迷迷糊糊不知我。白天時間短,夜裡時間太長,把人都睡糊塗了。”

老人大孫女反駁說:“夏季白天就長,冬季白天才短呢?”老人哈哈一笑說:“我說的不是眼睛的感覺,是事實的真相。”人們都大眼瞪小眼,不知所以然。

老人借吃飯,講輪迴法,白天指三善道,黑夜指三惡道。眾生在善道里的時間極短、極短,而在惡道裡的時間卻極長、極長。老人將口內暫短的瞬間比作人道、天道之福,而將舌下、腸腑的停留、緩慢的消化比作地獄、餓鬼、畜生道的苦不堪言。

南來北往走西東

賺得萬貫總是空

財也空來名也空

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來子也空

黃泉路上不相逢

“因果不出於心”;老人講:“私心一點不能存,凡對國家、社會、他人有利的事,就是小事也要做。”還講了順逆境不走心,總有水清之時。老人的話實際講的因果與心性的道理。因果法是佛法中最最重要的法則。佛法講,因果通三世,“過去所造之業為因,現在所受為果。現在所造之業為因,未來所受為果。”苦樂因果無不是由自心所感,十法界、一真法界亦是自心所造,事相雖無量,但無一不是因果。無量因果,無一不出於心性。但心性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亦無生無滅,世人善惡果報可借因果以見之。

心性是體,因果是相、用。心性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本體;因與果,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與用。其關係就是體、相、用的關係。由此可知心性與因果是分不開的一體兩面。

一個學佛人,若僅偏重在狹義的心性上,整日只顧淨慮自家身心,“閉門修淨心,外善不介入”,對事相不談不做,不理會因果,無度人之心,則對心性之理,亦不能透徹體悟。因理與事是分不開的。對心性若想在理性通達,絕不可捨棄善行的事相。此即老人說的:有利他人的小事也不放過,也要去做。

“總有水清時”;乃因果不虛之理,善行善報,惡行惡報,絲毫不爽。只要心善、行善,對別人的誤解、偏見、誹謗暫且由他,總有水清月現之時。

頓悟心性的道理非一般人所能洞徹,明此理甚難、甚難。但是若從事相上入手,則人人可為,人人可修。極樂淨土,帶業往生的事相即因果的感應。只要具足信願行,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心能保持臨終無掛礙,唸佛可往生——萬人修萬人去。

阿彌陀佛在因地發的願是“因”,極樂世界是“果”。我們淨土法門,唸佛是成佛的因,此因三世諸佛“無不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可見諸佛菩薩度眾生,無不以唸佛為因,成佛為果。即此生髮願求生淨土為“因”,將來業報身盡之時,阿彌陀佛依照願力來接引我們往生彼國是“果”。除此殊勝法門外,末法時期眾生依自力決少成就者。

老人總是將惜福、積福、不享福、不用福掛在嘴上,也是講因果。因為人一旦享福就容易迷惑顛倒,福報再大能享幾年?錢再多,又有何用?輪迴六道太可怕了。所以一個真明理的學佛人,“心不為善,亦不為惡,老實唸佛,求生極樂”,才是真的智慧。因天大的善事,亦非淨業,它與心性不相應。心空寂、清淨、無為。何為淨業?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中,以至誠心、清淨心老實唸佛,願生淨土。當唸佛達一心不亂時,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淨業,淨業是無漏的善法。只有這樣的業因,才會與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相應。

十方三世、宇宙萬物的一切事相皆是果報。有果必有因,這個因就在我們心地一念生滅之中。心性理體上決不會有妄相,六凡法界、四聖法界、乃至一真法界,沒有一樁不是因果的感應所變現的。由此可知,所造之因皆可得所生如是法界之果。老人所講的,即改造命運之理,亦為我們指出了修行之方法。“只問耕耘,莫問收穫。”要常省自己非,勿視他人過,以看住自心、自身、自口為要。“一聲佛號一聲心,聲聲不離自性覺。”

守身如玉莫妄動

守口如瓶莫妄言

守意如城莫妄念

二六時中佛不斷

往生之時佛必現

七十年代,人們都吃平等糧,標準菜,就是按定量供應。

一個星期日的上午,兒媳秀琴,樂顛顛的從菜棚抱回兩顆大白菜。這對九口之家來說雖然只夠飽餐一頓,但飯桌上總算見著蔬菜了(平時鹹菜下飯)。秀琴見孩子們欣喜貪婪的目光,不免心中一動:家中所存的麵粉還夠吃一頓餃子,她的想法一說,孩子們歡喜得直拍手,尤其最小的孩子拍著手跳了起來,“中午吃餃子了!吃餃子!”

熱騰騰的少油薄皮、大白菜餡蒸餃,一端上桌,孩子們一擁而上,如風捲殘雲,一連吃了五屜,方舔嘴抹舌地下了桌子,最後一屜才輪到三個大人。老人對兒子說:“好不容易吃頓餃子,你去小鋪買瓶醋,孩子下桌了,咱們慢慢吃吧!”

一小瓶醋,放在老人面前。

她看了一眼說:“你把瓶蓋揭下來!”兒子順從的揭下瓶蓋。

“把瓶蓋再揭掉!”

“已經揭下來了!”

“要揭徹底,不揭徹底,真味出不來!”

“沒有蓋了,你讓我還揭啥!”兒子還以為老人眼睛花,看不清楚呢!“就怕倒不淨呀,倒乾淨就好了!” “全倒出來你能喝了嗎?”

“唉!人的習性重啊,捨不得倒乾淨”。

兒子一聽犟脾氣上來了:“你不是要倒乾淨嗎?讓你喝個夠!”邊說邊將一瓶醋全倒在老人碗裡。

老人對兒子粗暴的作法,絲毫不動氣。她換個碗自己倒點醋,夾兩個餃子放在碗裡,醮著醋細嚼慢嚥地吃起來了,邊吃邊漫不經心地說:“人的天性可不是這樣啊!”

牛大伯怎麼能理解老人話外之意,反認為人老了,脾氣古怪。他火氣未消,餃子也沒吃好。

牛大伯二十多歲即當幹部,老人看到他傲慢的習性,火爆的脾氣,方以揭蓋為由相度。日常老人經常講“我慢高山,不流德水。一個人無論當多大幹部,有多大權力,有多少財富,決不可有我慢心。說話辦事不可趾高氣揚,不可看不起普通工人和老百姓。一個驕傲嫉妒的人,心量一定小,脾氣必然暴躁,官升脾氣長嘛!這樣的人,沒有德性讓人親近。”還講了宰相肚裡能行船,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雲轉晴 你先渣我的,被我渣你又哭什麼 快穿之用法律保護自己 穿越鬥羅,彌補某些劇情 快穿之桃花灼灼 鬥羅:藍銀草?草! 燈塔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