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14章 轟炸東京(一)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一、1942年4月18日,美軍首次轟炸東京

1942年4月18日,一場震驚世界的空襲發生了。16架美國陸軍航空隊的B-25米切爾中型轟炸機,從一艘航空母艦上起飛,飛越了數千公里的海洋,突破了日本的防空網,對東京、橫須賀、吳港等地進行了轟炸。這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日本本土實施的首次空襲,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由陸基轟炸機從航母上起飛執行的戰鬥任務。這次空襲被稱為“杜立特空襲”,以其指揮官、著名飛行員和航空工程師吉米·杜立特(Jimmy Doolittle)的名字命名。

尼米茲,這位美國海軍的傳奇人物,曾經在太平洋戰場上指揮過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給日本帝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戰略家,也是一位有遠見的領導者。他深知在戰爭中,不僅要打贏每一場戰役,還要打贏整個戰爭。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不斷地尋找機會,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

尼米茲意識到了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的重要性。他認為,這樣可以從多個方面削弱日本的戰鬥力和意志力。首先,空襲可以打擊日本人民和軍方的信心和士氣,讓他們感到恐懼和無助,動搖他們的抵抗意識。其次,空襲可以迫使日本分散兵力防禦本土,減少他們在其他戰場上的進攻能力,給美國在南太平洋、中途島、瓜達爾卡納爾島等地的作戰帶來便利。第三,空襲可以破壞日本的工業和交通基礎設施,削弱日本的物資和人員補給,影響日本的戰爭生產和動員。第四,空襲可以為後來進攻日本創造有利條件,消耗日本的防空能力和飛機數量,為美國的登陸作戰提供空中支援。

尼米茲並不滿足於偶爾地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他希望能夠持續地、大規模地、深入地對日本進行轟炸。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需要有足夠的航空母艦和飛機。幸運的是,在1943年後期到1944年初期,美國海軍陸續收到了幾艘新建的航空母艦,如埃塞克斯級、獨立級和卡薩布蘭卡級等。這些航空母艦不僅數量多,而且效能好,載機量大,速度快,防禦強。同時,美國海軍也擁有了一批優秀的飛行員和飛機,如F6F地獄貓、F4U海盜、SB2C兇手等。這些飛行員和飛機經過了多次的實戰考驗,具有了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巧。

有了這些條件,尼米茲開始了他對日本本土的空襲計劃。從1944年11月到1945年8月,在尼米茲的指揮下,美國海軍對日本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空襲行動。

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並不容易。美國的航空母艦不能靠近日本,因為沒有制海權和制空權,而美國的陸基轟炸機又沒有足夠的航程和載彈量,無法從中國或蘇聯的基地起飛。因此,尼米茲需要一種創新的方法,來實現他的空襲計劃。

創新方法就是使用中途島作為跳板,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中途島是太平洋中部的一個小島嶼,距離日本本土約1300英里,距離夏威夷約1100英里。它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一個重要的前沿基地,也是日本在1942年6月試圖佔領而遭到慘敗的地方。尼米茲認為,如果能夠利用中途島上的飛機場和油料庫,就可以讓美國的航空母艦和陸基轟炸機協同作戰,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

為了實現這個想法,尼米茲需要解決兩個主要的問題:一是如何保護中途島免受日本的攻擊;二是如何提高美國飛機對日本本土的打擊能力。尼米茲採取了以下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為了保護中途島免受日本的攻擊,尼米茲加強了中途島上的防禦工事和防空火力,部署了大量的高射炮、機槍、雷達和氣球等裝置。同時,他還派遣了一支由4艘航空母艦和6艘巡洋艦等艦艇組成的特遣部隊,在距離中途島約300英里處巡邏,以防止日本海軍或空軍對中途島進行突然襲擊。

為了提高美國飛機對日本本土的打擊能力,尼米茲改裝了一批B-25轟炸機和P-38戰鬥機,增加了它們的航程和載彈量,並讓它們從中途島起飛,與航空母艦上的飛機一起對日本進行空襲。同時,他還讓一些飛行員接受了特殊訓練,學習瞭如何在低空飛行、突防、投彈、撤退等技巧,並讓他們攜帶了一些新型武器,如燃燒彈、照明彈、煙霧彈等。

有了這些準備,尼米茲在1942年12月開始了他對日本本土的第一次空襲,這次空襲共出動了約500架飛機,對日本東京、橫濱、千葉等地的工業區和港口進行了轟炸,摧毀了約200架日本飛機,沉沒和損壞了約30艘日本艦船,造成了日本的重大損失。這次空襲也是美國第一次使用了新型的照明彈,對日本的夜間防空造成了打擊。這次空襲震驚了日本,打破了日本人對本土安全的信念,也顯示了美國的能力。

尼米茲並不滿足於這一次空襲。他希望能夠持續地、定期地、不定期地對日本進行空襲。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需要有更多的飛機和更多的油料。在1943年初,美國陸軍航空隊的多羅西亞少將提出了一個新的計劃,就是使用印度和中國的基地,讓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對日本進行空襲。這個計劃得到了羅斯福總統和馬歇爾參謀長的支援,並在1944年6月開始實施。尼米茲認為,這個計劃可以與他的中途島計劃相互配合,形成對日本的雙重打擊。

為了配合這個計劃,尼米茲加強了他對中途島的支援,增加了飛機和油料的數量,並讓他的飛行員與陸軍航空隊的飛行員進行了協調和溝通。

二、杜立特空襲的策劃

空襲的策劃是由海軍作戰部的參謀次長弗蘭西斯·羅爾(Francis Low)中校提出。他曾經在諾福克的海軍機場觀察到,陸軍的雙引擎轟炸機有可能從航母甲板上起飛,因為跑道上的圖案用於飛機著艦訓練。他向時任美國海軍艦隊總司令兼海軍作戰部長厄內斯特·金(Ernest J. King)上將彙報了這一發現,並建議利用這一方法對日本進行空襲。金對羅爾的觀點表示同意,並任命本已退役的美國陸軍航空隊中校吉米·杜立特負責策劃方案並帶領行動。

杜立特是一位有著豐富飛行經驗和技術知識的飛行員和航空工程師。他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過飛行教官和試飛員,並在戰後從事過民用飛行事業。他曾經創造過多項飛行紀錄,如1922年完成了美國首次橫跨北美洲的飛行,1925年完成了美國首次橫跨太平洋的飛行,1929年完成了美國首次環球飛行等。他還曾經在1930年代擔任過陸軍航空隊的技術顧問,並參與了B-25米切爾轟炸機的設計和改進。

杜立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並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工作。他首先要確定執行空襲的轟炸機型別。經過多方考慮,他最終選定了北美航空公司生產的B-25米切爾中型轟炸機。B-25是一種雙引擎、雙尾翼、五人座、全金屬結構、可載5000磅(2268公斤)炸彈、最大航程2000英里(3219公里)、最高時速275英里(443公里\/小時)的轟炸機。它具有良好的效能和可靠性,能夠適應各種氣候和地形,也能夠從較短的跑道上起降。杜立特認為,B-25是最適合從航母上起飛、對日本進行空襲、並在中國降落的轟炸機。

但是,B-25缺點也很突出,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改裝。首先,B-25原本是設計為從陸地上起降的轟炸機,它沒有安裝摺疊機翼和拖鉤等適合航母使用的裝置。其次,B-25原本是設計為執行中程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它沒有足夠的載油量和載彈量來執行長程轟炸任務。因此,杜立特和他的團隊對B-25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裝:

拆除機腹炮塔中的機槍,以減輕重量和空氣阻力。

在機翼前端和機尾安裝除冰器,防止在高空飛行時燃油凍結。

在頂部機槍周圍加裝通風鋼板,以改善飛行員的視野和通風條件。

為了保持無線電靜默,拆除無線電收發器,避免被日本雷達發現。

在投彈艙加裝副油箱,將B-25的總燃油載重從原先的646加侖(2445升)提高到1141加侖(4318升)。

在投彈艙上方加裝160加侖(606升)的摺疊式橡皮油箱,用完裡面的油料後可以將其壓癟摺疊。

在機腹炮塔裡安裝110加侖(416升)的金屬副油箱。

在機尾的無線電員座艙裝一個60加侖(227升)和十個5加侖(19升)的小油箱,要求機槍手在飛行過程中不斷將小油箱裡的油料加註到炮塔副油箱裡,然後在小油箱上鑽上孔,再扔出飛機,使小油箱能很快沉入大海,不給日軍留下任何追蹤機群的痕跡。

改進炸彈艙的炸彈掛鉤,使之能夠在加裝了副油箱的狹小空間裡安裝兩枚500磅(227公斤)的爆破彈和一枚1000磅(454公斤)的燃燒彈。燃燒彈為子母彈,內有128枚磅(3公斤)子燃燒彈。

考慮到尾部炮塔的雙管毫米機槍效能並不可靠,時常出現卡殼,杜立特決定卸掉尾部機槍以減輕飛機載荷。但為了保護飛機不至於受到來自後方的攻擊,因此在機尾安裝了兩根塗成黑色的木棍,模擬機槍槍管。

經過這些改裝後,B-25的最大起飛重量從原先的27500磅(12474公斤)增加到31000磅(14061公斤),但也犧牲了一些速度和操縱性。杜立特對這些改裝後的B-25進行了多次試飛,並對其效能感到滿意。

三、空襲訓練

空襲的訓練是在佛羅里達州埃格林陸軍航空兵基地進行的。杜立特從第17中型轟炸機大隊徵募了24名志願者機組人員,分成16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飛行員、一名副駕駛、一名轟炸手、一名機槍手和一名無線電員組成。這些機組人員都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已要執行的任務的具體內容,只是被告知這是一項極其危險的任務,可能無法返回。他們都表示願意為國家和自由而戰,甚至不惜犧牲生命。

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從航母甲板上起飛。

埃格林基地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的一個重要基地,擁有多條長跑道和大量的飛機和裝置。杜立特和他的隊友們在這裡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密集訓練,包括飛行技術、導航方法、投彈技巧、通訊協調、應急處理等各方面。他們還進行了一些特殊訓練,如低空飛行、夜間飛行、油料節省等。他們的目標是要讓自已能夠在任何條件下完成任務,並能夠應對任何困難和危險。

這些訓練中,最困難也最重要的專案,就是從航母甲板上起飛的訓練。因為B-25原本是設計為從陸地上起飛的轟炸機,它沒有安裝摺疊機翼和拖鉤等適合航母使用的裝置。而且,航母甲板上的跑道只有500英尺(152米),遠遠不足以讓B-25正常起飛。因此,機組人員必須學會如何在極短的距離內加速到最大速度,並在最佳時機拉起機頭,避免墜入海中。

為了模擬航母甲板上的情況,杜立特在埃格林基地的跑道上用白線畫出了500英尺(152米)的標記,並在兩側設定了高壓水柱,以模擬海浪和風力。他還在跑道盡頭設定了一個高臺,以模擬艦島。他要求每個機組人員都要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多次起飛訓練,並逐漸縮短起飛距離,直到達到300英尺(91米)以下。

這是一項非常困難和危險的操作,需要飛行員有著精湛的技巧和冷靜的判斷。如果加速不夠快,或者拉起機頭不夠及時,或者遇到了突發情況,B-25轟炸機就有可能撞上水柱、高臺或者海面,造成嚴重後果。事實上,在訓練過程中,就有幾次發生了類似的事故,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儘管如此,杜立特和他的隊友們仍然堅持著訓練,沒有放棄過目標。

2、低空和夜間飛行。

這是為了避免被日本雷達發現和攔截的必要技能。杜立特要求每個機組人員都要進行低空飛行訓練,並掌握如何在低於1000英尺(305米)的高度上進行轟炸。他還要求每個機組人員都要進行夜間飛行訓練,並掌握如何在黑暗中使用羅盤和星盤進行導航。

3、海上導航。

這是為了保證能夠準確地找到日本本土和中國大陸的必要技能。杜立特要求每個機組人員都要進行海上導航訓練,並掌握如何使用日出和日落、海浪和雲層等自然現象來判斷方向和位置。他還要求每個機組人員都要熟悉日本和中國的地理特徵和地標,以便在接近目標時能夠辨認出來。

經過三週的集中訓練後,杜立特對這些機組人員的表現感到滿意,並認為他們已經具備了執行空襲任務的能力。

四、空襲

杜立特空襲的計劃是在4月19日清晨,在距離日本本土約400英里(644公里)的地方,讓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上起飛,然後以低空飛行方式突入日本領空,對東京、橫須賀、吳港等地進行轟炸,然後繼續向西飛行,到達中國大陸的友軍控制區降落。由於B-25無法在航母上著陸,所以這是一次單程飛行,機組人員必須在中國尋找合適的機場或者跳傘降落。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美國和中國方面已經事先安排了一些救援人員和設施,並在預定的降落地點設定了訊號燈和無線電。

16架改裝過的B-25轟炸機從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阿拉米達海軍基地附近的碼頭上被吊裝到大黃蜂號航母甲板上,並按照預定順序排列好。每架轟炸機都載有兩枚500磅的爆破彈和一枚1000磅的燃燒彈,以及足夠的燃油和食物。每個機組人員都穿著飛行服和救生衣,攜帶著手槍和匕首,以及一些地圖和錢幣。他們都知道這是一次單程旅行,沒有回頭路,只有兩種可能的結局:要麼在中國降落,要麼在日本被俘。

大黃蜂號航母在護航驅逐艦的護衛下,於上午8點30分離開碼頭,向西太平洋海域航行。它與另外兩艘航母——企業號和霍尼特號匯合,並組成了由海軍上將威廉·哈爾西(William Halsey)指揮的第16特遣艦隊。這支艦隊由三艘航母、四艘重型巡洋艦、一艘輕型巡洋艦和八艘驅逐艦組成,是當時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最強大的力量。它的任務是護送大黃蜂號航母到距離日本本土約400英里(644公里)的海域,併為轟炸機提供空中掩護。

太平洋上的夜空中,只有星光和月光照亮了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它正悄悄地向日本本土靠近,準備執行一場前所未有的空襲任務。在它的甲板上,16架B-25轟炸機緊密地排列著,它們都經過了特殊的改裝,以適應從航母上起飛和飛越長達2400海里(約4400公里)的距離。在每架轟炸機的機艙內,五名機組人員都在盡力休息,為第二天清晨的出發做好準備。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年輕的志願者,來自美國各地,有些甚至還沒有結婚。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械師,曾經參加過訓練和演習,但從未參與過實戰。他們都知道這是一次沒有回頭路的單程旅行。

杜立特讓他們最後一次選擇退出的機會。沒有人退出。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重回八年前 失憶後,我親手把愛人殺死了 快穿之人生路 快穿:帝君大人超寵超撩人 七十年代的幸福生活 重生2007:把清冷校花撩哭了 世外塵蕪,踽步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