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62章 永曆遺寶(續)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楊潞飛拿出刻刀,將堵塞左洞道的大石頭切割成小塊,再和陳華兩人一點點的清理,很快就掏出來一個小洞。

再沿著洞口周邊一點點的擴大,最後掏出來一個可以讓木箱進出自由的通道。

兩人忙碌了大半個時辰,才終於完成了通道的修葺。

楊潞飛俯下身子,第一個鑽了進去,隨後,陳華也有樣學樣緊跟著進去了。

裡面是一個高約三米、面積近百平米的小空間,堆滿了大大小小几十個木箱。

有的木箱還比較完好,而有的已經腐爛,垮塌了下來,裡面裝著的物件散落在四周。

這裡的地勢並不平坦。在稍低的一邊,散落地面的幾尊佛像似乎有被水泡過的痕跡,聯想到剛卯營長從黃龍寨百姓手裡奪走的佛像,楊潞飛推測黃龍寨的滅寨之禍,就是源自這個地方。

至於寨子裡的百姓如何發現佛像,剛卯營長為何沒有找到藏在這個洞裡的寶貝,已經是一個謎題了。

寶貝就在眼前,楊潞飛沒有去做推測,也沒必要去研究,抓緊時間將寶貝運出去才是真理!

楊潞飛交代陳華先從最外面開始清理,將散落在四周的佛像撿起來放在一邊,他出洞去將準備的木箱等材料運進來。

回到洞口,向譚海東他們通報了洞內的情況後,他就臨時做了安排。

葛堅跟他一起進去,與陳華一起清理找到的寶貝;再由他負責,將裝好的木箱運出來;而譚海東帶領其他人負責將木箱裝車。

在上次找到海盜寶藏的時候,陳華葛堅就曾跟隨他參與了類似的工資,知道一些處理古玩的基本知識。

在收藏界,很多古玩就是因為發現時處理不當,最終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就連專業的考古人員也犯過這樣的錯誤。

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

這裡指的是境內的文物,黃龍洞裡的藏寶自然不在其列。

而關於文物,法律也有明確規定,是指“在人類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蹟。”

而楊潞飛以前包括現在發現的這些寶貝,並不打算將它們據為己有,對於其中有較大研究價值的,他將會捐獻給國內的研究機構;至於其餘的,現在也已經有了明確的利用方向:那就是作為收藏家的他,可以開辦一家或者多家博物館,將這些寶貝呈現在世人眼前。

來到藏寶洞裡,葛堅對於堆積如小山一樣的寶貝好像有了免疫力,沒有一絲的驚奇,而是馬上和陳華一起進行清理。

而楊潞飛則是在一邊對木箱堆上的散件進行整理分類,再用帶進來的包裝材料包裝好後放進預製的木箱裡,很快,他就整理裝滿了一個木箱,包括銅鎏金佛像、宣德爐、銅製燈具等銅器。

他將木箱封好,確定沒有問題後運了出去,然後又帶進來兩個木箱。

在這些藏寶裡,數量最多的是古籍善本,因為靠洞壁碼放的原因,加上裝書的木箱外面有鐵皮包裹,基本上完好無損。

第二多的就是銅器,包括有佛像、爐、燈、壺、簋、鼎等,除了實用器外,其中最多的又是祭祀用的禮器。

可能是因為重量大的原因,裝銅器的木箱十之八九都損壞了,這才有了散落在洞中各處的銅器。

當楊潞飛運出第二個木箱的時候,陳華葛堅他們也結束了散落銅器的清理,開始了裝箱。

楊潞飛再次帶著兩個空木箱進來的時候,陳華葛堅他們又封上了一個木箱。

接下來就快多了,陳華葛堅在洞中裝箱,楊潞飛將裝好的木箱運出去交給譚海東他們運送裝車,再將空木箱帶進來。

因為楊潞飛恐怖的速度,加上配合默契,洞內堆積如小山一樣的物件迅速減少,尤其是裝古籍善本的木箱被清理出來之後,外運再次提速。

終於完成了!

葛堅陳華站了起來,活動了一下身體,才發現地上除了爛木頭外,封上的木箱已經全部運出去了。

兩人先是相對無語,然後突然間開心的大笑起來:跟著楊哥混,就是有奇蹟!

幾分鐘後,楊潞飛又出現在洞裡,四周檢視了一下,確認沒有遺漏以後,就將地上零散的木頭木屑裝進最後一個木箱,清除痕跡後離開了黃龍洞。

兩臺軍車拉著三十六個木箱與工地前的另外五臺軍車匯合,離開了黃龍寨。

到了那扎軍營,裝有木箱的軍車在這裡停留了一個小時,在食堂吃過午餐,給軍車補足了油料後,楊潞飛帶著陳華葛堅陳杰開車,譚海東和其餘三人駕駛直升機在空中護送,離開那扎回基地。

傍晚時分,楊潞飛他們回到了馬連寨的基地,吃過晚飯稍作休息,就將軍車上的木箱卸裝到嚴仲博帶來的三臺能調溫調溼的物流廂車裡,連夜出發直奔四會。

陳華開著大G、譚海東他們開著兩臺商務車護送,一路人歇車不歇,兩千多公里的路程,車隊在第二天的午夜,終於到了東澳珠寶四會生產基地。

“成林,這裡就多辛苦你了!”

看著三十六個木箱全部被送進了生產基地的地下寶庫,楊潞飛拍著徐成林的肩膀說道。

現在,存放在這裡的寶貝已經有一百多箱,裡面的很多古玩或者文玩都是孤品絕品,一旦面世,在一定範圍之內有可能會引起轟動。

比如宣德爐,楊潞飛就一次性在黃龍洞裡找到了十一件,加上仰光買下來的那件,他個人的藏品裡就有十二件了。

這本身就是一個大事件了,試問國內外的博物館,還是各大收藏家,有那個收藏有十件以上宣德本朝的御製香爐?

除此之外,還有上百件皇宮內藏的佛造像、盤、碟、壺、簋、鼎等銅器,誰能一次性拿出來?

更讓楊潞飛激動不已的,是這回弄回來的十七箱古籍善本里面,可能找到早已不知去向的《永樂大典》正本。

這一回,他之所以馬不停蹄的將黃龍洞里弄到的東西運回四會,並且單獨存放,就是擔心這批古籍善本受到傷害。

假如真的有損失,那麼他楊潞飛就是民族的罪人,歷史的罪人!

交代好徐成林,楊潞飛穿上了防塵服,帶著消毒後的工具進了寶庫。

在寶庫的最裡面,還有單獨的一間庫房,這是當初設立時為保護特殊物品而建的,現在終於派上了用場。

楊潞飛推開門,進去後馬上又關上,將選定的一個木箱搬到空曠的地方,然後取出工具,將木箱撬開。

這個木箱裡,裝的就是疑似《永樂大典》正本的古籍善本。

開啟箱蓋,楊潞飛看到裡面擺放得整整齊齊的用油紙包裹著的長方形物體。

他取出最上面的一包,目測了一下,古籍大概高51公分、寬31公分、厚50公分左右。

楊潞飛將這包古籍放到一角的桌子上,激動人心的時候就到了,他馬上就要拆開油紙包,裡面的古籍就要重現天日了。

可惜為了保密,楊潞飛沒有帶攝影師進來,這可是見證歷史的一個瞬間。

開啟第一層,楊潞飛發現下面還有油紙,接著又小心翼翼的開啟了兩層油紙,終於,永樂大典四個大字出現在他的眼眸。

他用手輕輕的捧起上面第一冊,神識提示他這就是《永樂大典》正本。

現在的心情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親手確定了眼前的古籍就是《永樂大典》正本之後,楊潞飛就原模原樣的將油紙包復原,放回了木箱裡,然後封上了木箱。

出了寶庫,就見到了徐成林。彙報說司機等人已經安排去休息了,只有陳華譚海東他們還在等著楊潞飛一起吃宵夜。

四會可是一座不夜城,除了不少排擋食肆二十四小時營業外,天光墟等翡翠批發市場也有檔口是晝夜經營的。

他們開車來到熱鬧的天光墟附近,找了一家還在做宵夜的大排檔,叫上幾件啤酒,點了十幾種燒烤,就開始喝了起來。

好久沒有這樣放鬆的喝酒了,楊潞飛心裡想著,自從到岱西就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現在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四會街上,依然是那麼的熱鬧,操著四面八方口音的人們來到這裡,追逐著各自的夢想,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大排檔前,放著一套音響裝置,這是老闆吸引生意的一個招數,酒至半酣,楊潞飛站了起來,走到前面拿起了話筒,讓老闆調出他想要的曲子播放,下一秒,粗獷渾厚的歌聲就飄了出來……

“當我走在這裡的每一條街道

我的心似乎從來都不能平靜

除了發動機的轟鳴和電氣之音

我似乎聽到了它燭骨般的心跳

我在這裡歡笑 我在這裡哭泣

我在這裡活著 也在這兒死去

我在這裡祈禱 我在這裡迷惘

我在這裡尋找 在這裡失去

……”

此刻,話筒又轉到了鍾明華手裡,儘管普通話裡帶著粵語口音,也有些沙啞:

“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

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人們在掙扎中相互告慰和擁抱

尋找著追逐著奄奄一息的碎夢

我們在這兒歡笑 我們在這兒哭泣

我們在這兒活著 也在這兒死去

我們在這兒祈禱 我們在這兒迷惘

我們在這兒尋找 也在這兒失去”

下一段,又是聲音宏亮的譚海東登場了: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離去

我希望人們把我埋在這裡

在這兒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

在這兒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我在這裡歡笑 我在這裡哭泣

我在這裡活著 也在這兒死去

………”

一曲歌罷,八個人或一起,或三三兩兩,唱起了他們最熟悉的歌,比如《血染的風采》、《小白楊》,又比如《打靶歸來》、《說句心裡話》等等……

喝上幾杯,再唱上一曲,九個人來來回回折騰了半宿,才讓徐成林叫來司機,將他們接回生產基地休息。

一夜無話……

第二天,楊潞飛照樣打坐修煉內功心法,周天搬運之後,心臺愈發澄淨。

《永樂大典》現世的訊息,他不打算傳出去,畢竟這個訊息太勁爆了,只有等以後他的博物館建好了,能夠正常運轉了,再以交換或者捐贈的方式讓這些無價之寶出世,現在他可不想成為輿論的焦點。

據史料記載,《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登基後,命大臣姚廣孝、解縉等主持纂修的一部大型類書。全書總共22937卷(含目錄與凡例60卷)11095冊,收錄了先秦至明初各類典籍約七八千種,約億字。

《永樂大典》收錄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巨量知識財富。《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六年,大典定稿,朱棣審定後十分滿意,賜名《永樂大典》,藏於南京文淵閣。

永樂十九年,《永樂大典》遷至京師紫禁城。

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發生火災,《永樂大典》倖免於難。嘉靖四十一年,嘉靖帝正式任命高拱等人重錄一部《永樂大典》,以防患於未然。

自此,《永樂大典》有了正本與副本兩個版本。

但是,自嘉靖副本出世,永樂正本就去向不明,學界也無法破解,永樂正本始終是個謎題。時至今日,關於《永樂大典》正本的下落,也有三種說法。

第一,燒燬說。

但是何人何時燒燬,又有三種看法。

一種是明萬曆年間廢於文樓大火。證據是晚明學者方以智的《通雅》中,有一段關於《永樂大典》的描述,這段文字的後面有方以智兒子方中履寫的註文:“《永樂大典》藏於文樓,嘉靖中火,上亟命救得免,覆命儒臣摹錄,隆慶元年始竟。萬曆中因三殿火,書遂亡。”

第二種說法是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在撤離北京時,廢於肆意焚燒宮殿之時,可惜沒有證據支援。

郭沫若在《重印永樂大典序》中也說道:“從此正本與副本分藏於文淵閣與皇史宬。明亡之際,文淵閣被焚,正本可能毀於此時。”也只是推測。

第三種則是說清初《永樂大典》正本改貯乾清宮,後乾清宮發生大火,《永樂大典》正本未能倖免。

第二,夾牆說。

明代的皇史宬是皇家檔案庫,專門存放《實錄》《聖訓》《玉牒》類。重錄本藏於皇史宬。

所以,有人認為《永樂大典》正本即藏在皇史宬的夾牆內,以備不測。

這顯然只是推測,沒有任何證據,不足為信。

第三,隨葬說。

有研究人員經過長期研究,認為是酷愛該書的嘉靖皇帝死後被送進了地宮。

然後呢?

《永樂大典》正本去向依舊是個迷!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青春曾迷茫而又清晰 龍族:老妹你不要再掰我的角了! 翻倍返現系統 月亮門 開局隨禮五十萬 玩第5人格日記 最強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