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識時務者方是俊傑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曾國藩語錄】困心橫慮,正是磨鍊英雄玉汝於成,李申夫嘗謂餘慪氣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志之訣,不料被申夫看破。

【曾國藩軼事】曾國藩對清廷的許多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他不輕易表露。

太平天國應如何平定,他與清廷的看法也不盡一致。

對太平軍北伐,清廷一直心有餘悸,因此始終把“北防”作為戰略重點,要湘軍北上。

對此,曾國藩在認識上予以疏導,指出“自古辦竊號之賊,與辦流賊不同。

剿辦流賊,法當預防以待其至,堅守以挫其銳;剿辦竊號之賊,法當剪除枝葉,並搗老巢”。

建都天京的太平天國正是“竊號之賊”,與石達開、捻軍等“流賊”不同,如攻其必救的天京、安慶,就不會“北竄”;因為,“竊號之賊,未有不惜死力以護其根本也”。

曾國藩與胡林翼擬定四路進兵計劃,並於1858年底至次年初取得了勝利,曾國藩部已進駐安慶二十餘里外之高橋。

多隆阿軍於4月進至桐城外圍,李續賓軍進駐桐城之青草塥,分兩路策應。

正當湘軍擺開陣勢,進攻桐城、安慶時,清廷因江南大營潰敗,命曾國藩領軍東援。

曾以兵力單薄加以拒絕。

4月19日,清廷以曾署兩江總督,認為“為今之計,自以保衛蘇常為第一要務”,仍令其馳援蘇常。

蘇州易手後,清廷仍認為如安慶“指日可復”,可先攻取再東援;否則,就應先保浙復甦。

因為蘇州為“財賦之區,且係數省咽喉,自應以急籌攻復為上策。

現在賊勢已直趨杭、湖,勢將糜爛兩省,尤為刻不可緩”。

顯然,在清廷看來,保浙復甦更重於攻取安慶,是戰爭全域性的關鍵所在。

與之相反,曾國藩認為,以往戰爭經驗證明,必須以上游為“立腳之根本”,“自古平江南之賊,必踞上游之勢,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而攻奪安慶是尤為關鍵一戰,“目前關係淮南之全域性,將來即為克復金陵而張本”。

江南大營正是因未踞上游而失敗,如棄安慶不圍而援蘇常,那就既蹈其覆轍,又打亂皖北部署。

同時,他又根據當時形勢,進一步分析不能東援的理由:江南大營以蘇常為根本,蘇常已失,這個“根本”已不存在;湘軍以兩湖為根本,湘軍東援,就遠離可恃之根本,處於無可依託的困境;更為緊迫的是,太平軍在東線獲勝,奪取蘇常後,勢必西征,爭奪上游。

因此,必須“竭五、六兩月之力,辦江楚三省之防”,以迎戰西征的太平軍。

總之,湘軍立即大舉東援,保浙復甦,在戰略上是錯誤的。

但是,初膺重任的曾國藩不願一開始就頂著不幹,給清廷留下不馴的印象。

為此,他於1859年6月11日,將大營由宿松移至皖南祁門,並奏報立即組建新軍,數月後大舉東援的計劃。

這兩次戰略分歧不是偶然的。

湘軍集團以湖南為巢穴,以兩湖為立足之根本。

且看準了太平天國革命者,在政治上是“竊號之賊”,絕不輕棄其“根本”;在軍事上踞下游,又不能不爭上游以護其“根本”的特點。

故堅持全力圍攻安慶。

但建都北京的清廷,對此卻缺乏認識,或根據太平軍北伐的教訓,而偏重北防;或因江浙是其主要財政收入之地,而重下游,輕上游。

這就是說,清廷既不知己,又不知彼;而湘軍集團則“知己知彼”,故能制定並堅持保上游,爭上游,以清下游的方針。

值得注意的是,曾國藩在處理分歧時,不是簡單的頂著不幹,而是在認識上耐心加以疏導,並照顧到清廷的尊嚴,在部署時加以敷衍。

這樣,就做到既不放棄原則,又不給清廷留下桀驁不馴的印象。

不久,發生的事實證明了這一方針的正確。

圍攻安慶,大平軍並未北進;攻下蘇常後,太平軍又未及時進攻浙江。

在這種情況下,見識淺陋,慣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清廷,也就欣然聽從曾國藩等自行辦理。

後來攻金陵的戰略部署,清廷也就不再遙控了。

【智慧解讀】由上文可見,曾國藩並不把權力看得太重要,而是更注重保護自己。

常言說得好“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

作為臣子,如果希望獲得朝廷的信任與重用,學會尊重朝廷的決定是第一要訣。

無論官職多高,都不能忘記一點——自己是在輔助,而不是決策,所以即便朝廷的決定不如人意,必要時,也得低頭順從。

這也是曾國藩一直謹記於心的為官守則。

我們看到,很多人崇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節,無論何時,只管高揚著自己那驕傲的頭顱,其結果往往被碰的頭破血流。

其實,這未必是明智之舉。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有氣節不好,而是要提醒大家,“氣節”也要用在該用之處。

面對一件無關緊要、不值一提的小事,倘若你拘泥於“氣節”二字,就很難擺正心態,你的處世哲學自然也很難為別人所接受。

聰明的人大多懂得順勢而曲,儲存實力,坦然面對屋簷的存在。

他們隨機應變、能伸能屈,從而避免了很多嫉妒與是非,因而,他們的人生之路大多走得比較順暢。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明小國士 跟唐人講武德 重振大康帝國 君川 開局繼承兩座山 遊夢唐 有你之處便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