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74章 一夜白頭〔2〕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有家不得歸,他鄉不留人,太子建又被殺,想找個商量的人都沒有,伍子胥心下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待他回顧所走的路,忽然發現,一直在走彎路。

宋國和鄭國都是晉國的盟國,除了自身利益受損,出於自衛,或是晉國召集盟會要諸侯出兵,否則,絕不會輕動干戈。

楚國與晉國已休兵多年,宋、鄭二國間接也得服從楚國,不可能為了太子衝撞楚國。

太子沒了,他不過是楚國大夫的兒子,在他們眼中什麼都不是,怎麼可能以舉國之兵為他出頭?

晉國也不可能助他復仇。

只要楚國不主動挑事,晉國樂見楚國大亂。

晉國公室日益衰弱,六卿都在策劃擴張自家封邑田地,根本無暇顧及霸主威嚴。

連他們的盟國——中原中小諸侯相互侵佔,只要不告到晉君處,他們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怎麼可能摻和楚國的內鬥?

只有一個國家可以幫助伍子胥實現他的目標——吳國。

吳國興起六十餘年,歷經五代君王,個個胸懷大志。

吳國地處東南一隅,要想開疆拓土,楚國是他們基於地理環境天然的敵人。

這些年,兩國圍繞淮河流域數次交兵,吳國北上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反覆拉鋸,吳國終於將州來收入囊中。

州來的歸屬,一定程度上表明,吳國已經佔據主動,楚國漸居下風。

未來,不排隊吳國要擴大戰果,繼續對楚發難。

尤其是,吳王僚的一干朝臣,武將勇猛善戰,文臣擅長治理謀劃,將來必將有所作為。

反觀自己的故國楚國,一個費無極已經把朝野攪得上下不安。

可恨楚王昏庸,對他言聽計從,不知將來又要惹下什麼禍端。

兩相對比,伍子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未來的吳楚角逐,吳國一定是取勝一方!如果自己能去往吳國,向吳王獻計,對楚軍作戰方式熟悉是他的優勢。

除此之外,自己還有一身武藝,不愁無大用。

思路釐清,目標明確,伍子胥馬上整理行囊,往東南而行,計劃先至陳國,再由陳國進入吳國。

陳國之行很順利,不出幾日,就到陳宋邊境,往東行,很快就是吳楚交界。

眼見吳國已近在眼前,伍子胥此生最大的劫難才剛剛開始。

吳楚邊界設有關卡,名昭關。

昭關北面是塗水,塗水是長江支流,位於江淮之間。

只要過了昭關,坐船經塗水往西北方向走,過不了多久,就是吳國了。

原以為事過境遷,楚國已經忘記伍子胥這號人物。

誰曾想,伍子胥的行蹤一直有人留意。

他要去吳國施展抱負的心思也被對方猜透,早已在吳楚邊地設下重重障礙。

本來,伍子胥逃離楚境後,楚國已經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他先去宋後又輾轉到鄭,說實話,楚國就算知道,也沒放在心上。

楚國放一百個心,料定宋國鄭國絕不可能公開挑釁楚國,伍子胥就算去了也掀不起什麼浪。

太子建在鄭國被殺的訊息傳回楚國,楚王慌了,費無極更是徹夜難安。

已經走投無路的伍子胥會去哪兒?去哪兒都不怕,只要不到吳國。

偏偏截獲的情報顯示,他就是要到吳國去。

思及此,費無極連夜面見楚平王,極陳伍子胥之能,絕不可讓他去到吳國。

否則便是管仲之於齊桓,百里奚之於秦穆公。

伍氏之才,楚平王心中有數,伍子胥本就一身膽氣,再加身懷家仇,去到吳國,定會使出渾身解數,鉚足了勁與楚為敵。

吳國國運本就蒸蒸日上,銳不可擋,再多個一心要把楚國除之而後快的伍子胥,可說是如虎添翼。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楚平王馬上下令,命左司馬薳越派出精兵,駐守在昭關一帶,嚴密監視,加緊盤查過往行人。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還命人把伍子胥的畫像懸掛在城門,釋出告示,緝拿此人。

告示中還提及,若有提供線索者,賞五萬石糧食,封爵大夫。

來到昭關前,眼睜睜的看著區區一坐城門卻不得入,縱是伍子胥再冷靜堅毅,也忍不住落下淚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

還沒離開楚境,伍子胥已聽到噩耗——父親、哥哥被處死,家中婦女淪為奴婢,男子殺的殺,活著的則被貶為奴隸。

除了他,成年男子沒有一個活口!

那時,他沒有掉淚。

死亡近在咫尺,沒有時間精力容他矯情——在生存面前,對死者的憑弔哀悼已然成為奢望,哪怕一個閃失,他也會失去生命。

死在他鄉,他便是孤魂野鬼,誰來替父兄族人報仇雪恨?他甩甩頭,大步流星往前走。

輾轉在宋、鄭兩國時,遠離故鄉,一會兒忙著避亂,一會兒忙著趕路,就是平日裡靜下心來,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與兩國君臣協作,如何說服他們聯合他國對楚作戰。

回頭一想,鑽到牛角尖,做的淨是無用功,還白白損失了太子。

如今醒悟,正要奔赴燦爛的前景,誰知他們仍窮追不捨不依不饒。

伍氏是怎麼得罪費無極了?他一介武夫,何德何能令他念念不忘,非要將他置之死地不可?楚王又是怎麼了?伍氏家族,世代忠心耿耿,不問緣由就把抄家滅門的謀反罪往他們身上扣。

偌大家族只剩一脈,苟延殘喘,還要派精兵強將圍追堵截窮追猛打?

回顧家族過往,曾祖父伍參,深受莊王倚重。

晉楚兩國在邲地相遇,莊王欲撤退,避開晉軍鋒芒,令尹孫叔敖也力主撤軍。

伍參卻認為,晉軍將帥不和,人心渙散,兩國有得一拼,楚國勝算很大。

伍參堅持己見,莊王不得已,只得派使者去晉國軍營刺探。

一去方知伍參所說不假,於是決定迎戰晉國。

最後,“邲之戰”楚國取勝,奠定了莊王的霸主地位。

祖父伍舉,輔佐康王、靈王,內輔治國,外接諸侯。

父親伍奢,才華品德,譽滿朝堂,被任命為太子太傅後,更是盡心竭力輔助太子,日日勸善,時時提點。

兄弟二人,司職武官,雖位卑言輕,自問盡職勤勉問心無愧。

父子三人對楚王室可說是忠心不二,恪盡職守。

祖輩四代,並無一人忤逆犯上,卻落得族滅身死的悲慘境地,老天爺是怎麼了?為非作歹、造謠生事、耍弄伎倆、沒有尺寸之功者,為所欲為,橫行作惡,卻尊寵日盛。

究竟是為什麼?難道伍氏存亡就在今日?

伍子胥越想越悲痛,他抱住年幼的公子勝,嚎啕大哭。

此時的他,萬念俱灰。

如果死在未到昭關前,遺憾或許不會如此劇烈。

畢竟,隻身逃亡,凶多吉少,被抓住被處死早在預料之中。

可是,當他歷遍千山,行過萬水,捱過沮喪絕望,距離希望只有一牆之隔時,命運再次對他關上了大門。

何等殘忍!

或許是伍氏不該絕後,又或者是伍子胥命中該有貴人相助,就在他淚落如雨時,一位名叫東皋公的老人,聞聲趕來。

他遞給伍子胥一碗水,問道:“壯漢何事悲泣若此?”

伍子胥喝下半碗水,抹了抹眼淚,哽咽道:“自小,父親總教晚輩,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咬牙不放,終有迷霧散去的一日。

可是——”言未盡,意難平,眼淚又“嘩嘩”流下。

伍子胥泣不成聲,把頭埋進雙手,淚流不止。

“壯漢的面相,並非奸惡之徒,哭聲悲慼,想來定是受了冤屈.”

東皋公不緊不慢的說道:“昨夜老朽夢到一人,與壯漢面貌相仿,說是要過關去吳,不知是邪非邪?”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擁有系統在大唐瘋狂的魔改植物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我在紅樓抽大獎 遊戲技能的秦末人生 重生大唐之鐵血西域 大秦:開局我被祖龍撿走 項羽:我兄弟陳旭天下無敵,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