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二十五章 新皇登基(一)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雲孟在建康逗留了五日,其間倒是與殷淵又會過幾次,殷淵著實公務繁忙,雲孟不便過多打擾,另外還要回荊州覆命,於是便向殷淵告了辭,殷淵知道雲孟有心事,自己也無暇抽身,也就沒有強留。這一日殷淵親自將雲孟送至城門外,又叮囑雲孟一番,然後兄弟二人揮手告別。

殷淵望著雲孟遠去背影,心中嘆道”賢弟啊,前途難料,你一定要好生保重,千萬不要如為兄這般被捲入無形的漩渦之中,身不由己,進退不得......”殷淵此時內心中早已沒有當時掀翻杜爍的興奮,反而有一種一步一步被引入黑暗,卻沒有回頭路可走的恐懼感,也不知道當初自己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

殷淵剛回到府中,便有人傳來口諭,說會稽王請他過府議事,殷淵不敢耽擱,即刻便前往會稽王府。來到王府,並未通稟,直接由王府門人將殷淵引到會稽王書房。會稽王獨自一人坐在書房內,殷淵上前便拜,會稽王說道:“浩遠來了,此處並非朝堂,浩遠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又賜座與殷淵。

關於會稽王此處需介紹一二,會稽王司馬於乃是元帝幼子,先封琅玡王,後徙封會稽王,歷任散騎常侍、右將軍、撫軍將軍等職。穆帝即位後,又升任撫軍大將軍、錄尚書六條事,主輔朝政,喜好招攬天下名士,府中幕僚眾多。

會稽王抿了一口茶問道:“浩遠這段時日在孤的別院住的可習慣?”

殷淵拱手答道:“承蒙殿下恩待,臣在殿下別院住的很是舒適,下人們也伺候得很好,臣只恐消受不起。”

會稽王大笑道:“浩遠過謙了,你為朝廷剷除杜爍一黨,立下不世之功,區區王府別院又如何消受不起?以浩遠之才,封王拜侯指日可待矣。”

殷淵道:“殿下過譽了,若無殿下運籌,又頂住多方壓力,力排眾議,臣哪裡會那麼順利取得重大突破。只不過臣以為此案還遠遠沒有……”殷淵本想說這樁案子還有諸多疑點,想請會稽王同意他繼續查下去。可話還沒說完,就讓會稽王打斷了。

會稽王擺了擺手,笑道:“關於此案咱們暫且不談。對了,孤王聽說浩遠在建康還有一位異姓兄弟,是嗎?”

殷淵答道:“回殿下,確有此事,微臣的確是結交了一位異姓兄弟,他姓雲名孟,前幾日剛從荊州而來,我們兄弟二人久未見面,多敘了敘舊,耽誤了正事,還請殿下恕罪。”

會稽王又笑道:“浩遠何罪之有?有道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何況是與浩遠情同手足的兄弟呢。孤王還聽說,這位雲公子背景可不簡單,乃是徵西將軍桓原的高徒,也是一位學貫古今,才學過人的大才子。只是有這麼一位才子到了建康,浩遠為何不為孤王引薦引薦啊?這本王可是要怪罪浩遠的呦!”

殷淵趕忙躬身施禮道:“請殿下恕罪,臣弟不在官場,也不懂得這宮中規矩,只怕言語不周衝撞了殿下。另外,雲孟來建康也只是停留幾日,今日一早他已離建康會荊州覆命去了,他日若有機會微臣定會帶雲孟來拜見殿下。”

會稽王揮了揮手示意殷淵坐下,又說道:“浩遠不必多心,本王方才只是開個玩笑,怎能怪罪浩遠呢?不過本王結識雲孟之意卻是千真萬確,有朝一日浩遠一定要為本王引薦一下啊。”

殷淵低頭稱是。

會稽王又問道:“對了浩遠,你方才說雲孟還要回荊州覆命,莫非他來建康還有他事?”

殷淵答道:“回殿下,雲孟來京之事倒是與微臣提過幾句,他也只是為他的老師送一封家書而已。”

會稽王沒有吱聲,沉思了片刻說道:“如今天子體弱,恐怕再難主持朝政。若是真有一日天子仙遊,浩遠覺得哪位親王可擔當大統重任啊?”

殷淵一聽會稽王問到此事,慌忙再次起身,躬身道:“此事關係社稷宗廟,微臣不敢妄議。”

會稽王擺擺手道:“誒!今日此處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且只是閒談,無傷大體。浩遠如何想的便講出來,也好供本王參考一二。”

殷淵答道:“既然如此,微臣遵旨。微臣以為天子幼年登基,得有太后聽政,殿下輔政,國力日漸強盛,諸事井井有條。然正如殿下所言,天子如今雖成年,但卻體弱多病,若無殿下輔佐,恐怕是不堪承受繁重政務的。倘若真有那一日......縱觀當今親王中,東海王生性文弱,喜好風雅,不太愛過問朝政,西海王又太過年幼,唯有殿下年富力強,又遠見卓識,知人善任,且貴為皇叔,多年輔政廣群臣亦是心悅誠服,若是論誰有繼承大統之才,也唯有殿下了。”

會稽王笑道:“浩遠謬讚孤王了,不過自先帝歸天后,孤王確實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銘記先帝託孤之任,殫精竭慮輔佐天子,看到如今滿朝文武各司其職,黎民百姓安居樂業,也算是沒有辜負先帝託付。當今天子仁厚之君,只可惜如今聖體每況愈下,天子又未曾有嗣……”

會稽王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今日孤王之所以談起此事,的確事出有因。今日從宮裡傳來訊息,說昨日太后密召多位宗親元老進宮密商皇位繼承之事。由誰來繼承皇位孤王倒是並不在意,只是希望新皇人選是位勤政務實,胸懷天下,英明神武,能夠擔負起恢復大晉江山之明君。”

殷淵道:“殿下憂國憂民,一片赤誠之心青天可鑑。微臣相信,殿下的德才品行,皇太后和各位宗親元老心中必然有數,滿朝文武也應明白,大統重任唯有殿下能夠勝任。”殷淵此番話,會稽王並未言語,卻是嘴角微微上翹。君臣二人聊了些旁的,殷淵見沒有其它事情,便告退回府。

殷淵回到別院,晚飯也沒用,而是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中,殷淵思緒萬千,百般滋味湧在心頭。殷淵越來越覺得自己像個棋子,其實會稽王只把自己當作是工具和羽翼,對自己也並不是完全的信任,一舉一動他都掌握。官場之中一切都太虛偽、太偽善,身在其中,不是你想獨善其身就能做到的,亦或只是自己的性格太不適應官場了,對,伴君如伴虎,還是早些離開這是非之地,重新去做閒雲野鶴為好。但殷淵又不是一個有始無終的人,即便離開也不是現在。於是,殷淵暗自決定待查清杜爍案後,就悄然辭官離去。

荊州,江陵,夜已入更,滿城百姓大都入睡,只是桓府之中卻仍是燈火通明,正堂之上,桓原滿身披掛居中而坐,身旁站立一員戰將,頭戴銀盔,身披銀甲,懷中抱劍,正是武威將軍桓業。堂下十幾員戰將各個盔明甲亮,腰懸刀劍分立兩側。桓原滿臉嚴肅高聲道:“今日,原接建康密報,天子已崩!”

堂下眾將譁然,桓原頓了一下繼續道:“天子駕崩,宮中卻密不發喪,定有陰謀,甚至還有訊息說天子是被人謀害的!”

又是一陣譁然,左邊一位金盔黑臉將軍出列,抱拳道:“大將軍,此時正值國之危旦福禍之際,若真有賊子謀逆,國將不國啊!”

旁邊有一位紅臉將軍出列道:“大將軍,此刻我等該如何,請大將軍發話。”

眾將齊聲附和。

桓原起身道:“我等受天子隆恩多年,今日天子蒙難,我等絕不能坐觀。本將決意進京,剷除奸佞,匡扶宗室,擁立明君。”

言罷,一旁桓業將懷中寶劍遞給桓原,桓原接劍,按繃簧,“倉啷”一聲抽出劍來,道:“此劍,乃先帝所賜,上可斬親王,下可殺亂臣。眾將可願隨本將進京?”

眾將抱拳齊聲道:“末將願追隨大將軍,剷除奸佞,匡扶宗室,擁立明君!剷除奸佞,匡扶宗室,擁立明君!”喊聲陣陣,響徹夜空。遂既,桓原命桓業為先鋒,領兵一十五萬分水陸兩軍開赴建康。

幾日後桓原兵發建康的訊息便急報於宮中,崇德太后急召公卿文武重臣進宮商議對策。崇德宮中鴉雀無聲,數名重臣只是垂首站立,太后輕咳了一聲道:“諸位愛卿都乃朝廷股肱重臣,今日即將兵臨城下為何無人應聲。本宮自二十歲被立為後,兩次臨朝聽政,何等場面沒有見過,這世上的麻煩終歸總有解決之法,他桓原如此難道就不怕落得個遺臭萬年的罵名?”

一旁大司馬王凌附和道:“太后英明,桓原自恃功高,飛揚跋扈已久,今日竟敢逼宮,早已犯下不赦之罪,這等亂臣賊子一定要嚴加治罪。”

“大司馬此言微臣不敢苟同!”說話的正是尚書僕射謝必,謝必又道:“桓原歷來以賢臣、忠臣自居,又幾次北伐、西征,收復失地,廣有口碑,此次又打出‘匡扶宗室,擁立明君’旗號,臣斗膽直言,天子駕崩,遲遲秘不發喪確實不妥,如今上至朝野,下至建康街頭巷尾,都在私議此事,要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不管桓原本意為何,卻是迎合了民意,這讓朝廷如何治其之罪?更何況桓原有十五萬精兵,而建康京畿守衛加上禁軍又有多少?一旦開戰又能抵擋得住嗎?只怕到時局面已難以扭轉了.......”

“謝必,你好大的膽子!”謝必話還未說完,就被一人高聲打斷,崇德太后抬眼看去,原來是平南將軍、揚州刺史殷淵。殷淵是隨會稽王一同進宮的,也是在路上剛剛得知了一些情況,初始時還有些驚詫,站在一旁聽著聽著,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到最後實在忍不住了,便出班啟奏。

殷淵對崇德太后現深施一禮,然後道:“臣殷淵有本啟奏。”

崇德太后看了看殷淵,道:“殷卿有何話說,儘管奏來。”

殷淵道:“臣遵旨,臣第一要彈劾尚書僕射謝必,請太后治其大逆之罪。第二,臣要向太后請旨,臣願領兵討伐桓原,以正皇室之名。”

還未等崇德太后說話,王凌便又上奏道:“殷將軍勇氣可嘉令人欽佩,無論桓原功勞多大,也只是臣子,無論他有何理由,擅自興兵,就是對朝廷不忠,臣亦同意殷將軍主張。”

崇德太后沒有說話,此時謝必跪地叩首道:“太后,萬萬不可聽信殷淵之言啊,一旦戰事一開,便無迴旋餘地了啊!”

崇德太后黛眉微蹙,眼神看向會稽王,心道:“司馬於啊,司馬於,你可真是能沉得住氣,此刻倒是講句話啊。哼,無非又是想以此威脅我這寡婦人家罷了。”

眾臣的眼光也是一會兒偷偷瞥向會稽王,一會兒又瞄一眼太后。最後還是崇德太后發話道:“皇叔,您可有何高見?”

會稽王拱手道:“太后,臣方才思考良久,確實想到了一個法子,臣與桓原也有接觸,此人看重名聲,太后可親自修書一封,講明厲害緣由,勸其迷途知返,先禮而後兵,他若仍冥頑不靈,則調兵遣將進京勤王,也可民心所向。”

崇德太后沉思片刻道:“還是會稽王眼光獨到,好,就依皇叔。”

於是命人拿來筆墨紙硯,刷刷點點寫下一封書信,又加蓋寶印,派內廷總管出宮送信。(未完待續)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王冠邊上的幾何幣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鳳起鳳落 不正經世界裡,願望成為普通人 影片通古代古人全震驚了 宿舍在三國 高武:劍掃雲闕,槍取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