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47章外國美術史——19世紀歐洲美術、美國美術〔四〕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法國。

一、印象主義。

(一)、背景。

19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出現在法國。

觀念:(1)反對陳陳相因的古典畫派和陷入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

(2)吸收了巴比松畫派以及寫實主義的營養,受到現代光學原理和實證主義哲學的影響,注重在繪畫中對外光的研究和表象,提倡戶外寫生,追求外觀色彩變化。

(3)追求瞬間的印象,強調錶現直觀感受運用純色追求,繪畫語言自身的價值。

(二)、代表人物。

1.莫奈。

(1).莫奈延續了庫爾貝、馬奈以來藝術家對於色彩、筆觸的探索,如《日出·印象》,這幅畫有種草圖式的未完成感,畫面上逸筆草草,產生了一種即時的鮮活效果。

莫奈最大的創新是關注光與色彩的變化,捕捉氣候與光線的瞬間變化,如《草垛》、《盧昂教堂》。

(2).《睡蓮》,根據吉維尼別墅花園池塘中水蓮的景色所繪製的組畫,他用原色作畫,造成強烈的效果,筆法和用色十分自由,並且富有寫實性。

畫面的朦朧和宏大的裝飾效果,是他作品的顯著特色。他的作品無疑也給後來的抽象主義畫家啟發,在創作睡蓮時,莫奈已年邁體弱,視力衰退,但技法更為成熟,筆法更加自由,彷彿用色彩創作繪畫的交響樂。

2.雷諾阿。

(1).主要畫婦女肖像和裸體。他在肖像和裸體畫中嘗試運用印象主義的方法。

(2).《煎餅磨坊的舞會》記錄了巴黎市民在舞廳裡的歡樂時光。鮮亮的色彩和分離的筆觸描繪人物身上斑駁的光影,製造了一種浮光掠影、轉瞬即逝的效果。畫家運用了開放式構圖,舞蹈的人群將四周延伸。

3.德加。

善於描繪運動中的人物,特別是芭蕾舞者,如《舞蹈課》中,德加隨意選取了芭蕾舞排練場的一個瞬間的場景,畫面中穿著白紗裙的女孩們或站、或坐、或舞蹈,專注於自己的動作。

畫家用對角線開放式構圖把觀眾帶入畫面之中,這種傾斜的視角明顯受到照相機取景方式的影響,同時在畫面的空間安排上的,德加還受到日本版畫的影響,19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浮世繪對印象主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畢沙羅。

(1).描寫農民和農村景色,如《戴帽的農村少女》。

(2).畢沙羅用印象主義的方式描繪了巴黎著名的蒙馬特大街的景象,有冬日的早晨、陽光明媚的下午、燈光迷離的晚上,這些變化萬千的街景影象是現代都市面貌的最早記錄。

5.莫里索。

通常描繪自己的家居生活,流露出女性特有的心理感受,畫面自然溫馨。如《搖籃》和《捕蜻蜓》,她常用白色的服飾來表現反射光的美妙變化,但她更注重造型。

6.卡薩特。

描繪母與子的題材,表現親身感受。如《母與子》表現了一對母女之間的親暱關係。

7.西斯萊。

風景畫家,處理方面看似不經心,但是富有抒情的詩意,如《馬爾利港的洪水》。

二、新印象主義。

1.根據光學科學的色彩分割理論進行創作,不在調和板上調混顏色,而是將各種顏色的小點並置在畫布上,以取得印象主義所追求的光感和色感,又被稱為點彩派、分色主義或者是分割主義。

2.修拉《大碗島上的星期日上午》。

畫家用近似圓柱體的造型塑造的各種形象,並把它們放入富有韻律感的、幾何分割的空間裡,光線、空氣和風景都被固定在這個精確嚴謹的構圖之中,修拉用精確的點彩方式,既創造了平面感的圖樣,又顯示了空間的深度,畫面上顯示出一種靜止、持久、莊重而又疏離與現實的感覺。

3.西涅克,《馬賽港》。

三、後印象主義。

(一)、後印象主義。

“後印象主義”一詞是在20世紀20年代之後才被普遍使用,它被用來泛指印象主義之後,在觀念和實踐上與印象主義相左的藝術潮流。

後印象主義畫家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從本質上說是對印象主義的否定。他們反對片面的追求外觀和不滿足於印象主義對自然的客觀描述,而強調主觀感受的表達,還強調藝術家創作的自主性和藝術語言的自律性,表現主觀化了的客觀。

塞尚追求物象的實體結構和持久感,梵高和高更側重於精神性的表現,並且賦予畫面象徵的意味。後印象主義影響了20世紀法國畫壇幾乎同時出現的兩大新思潮:1)注重畫面結構的立體主義受塞尚的啟發;2)和注重色彩、線條動力與節奏的野獸主義,受梵高高和高庚的影響。

(二)、代表人物。

1.梵高。

(1).情感表現代表人物,19世紀末歐洲藝術情感表現浪潮中登峰造極的人物。

強調錶達主觀幻想、感受、炙熱的情感,用純度極高的色彩創作繪畫作品,創造了旋風般的條狀筆觸。

梵高的表現性繪畫對現代藝術,尤其是野獸派和德國表現主義繪畫產生了影響。

(2).作品《夜晚的咖啡館》:

畫面傳達了一種壓抑的氣氛,站在臺球桌邊的店主像一個幽靈,而傾斜的檯球桌彷彿是要衝出畫的邊緣,在這幅畫中,梵高表達了一種孤獨的、瘋狂的感受。

他用濃厚的色彩,充滿力度的筆觸來表現主觀感情。他甚至將色彩從顏料管直接擠到畫面上,增強藝術的表現力。

《藝術家的臥室》、《向日葵》等著名作品,這些色彩明亮了畫受到日本版畫的影響,裝飾性極強,同時又運用色彩對比,製造了強烈的情緒效果和緊張感。

(3).《星空》,畫面中的整個宇宙星河都在旋轉著,大面積的深藍色顯得平靜而壓抑,彷彿來自另一個世界。

2.高更。

(1).綜合主義、原始主義、象徵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繪畫中被稱為象徵主義的首領。

主張捨棄細節及特徵的描繪,集中的表現印象、觀念和經驗三者的綜合,使藝術具有普遍的象徵意義。

高更的藝術活動反映了當時歐洲藝術迴歸原始、追求表現生命本源、野獷、奇異的傾向。

高更吸收了東方繪畫、黑人雕刻、中世紀宗教藝術和民間版畫的一些手法,創造了一種內在力量的裝飾性畫風。

與梵高不同的是,高更不用厚重的筆觸,他的色彩更顯得平面化、抽象化,有一種平面的裝飾感和象徵性。

(2).作品《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畫面上有熱帶風景、土著女人、孩子,描繪了人類理性文明的悲劇和對原始文明的美好想象,他用這個古老的命題反映他的內心痛苦與矛盾,也反映他對人生的哲學思考。

(3).作品《佈道後的幻覺》,這個影象並不是現實的再現,而是記憶和想象的體現,畫家把雅各布和天使搏鬥的場面放在畫面的一角,而突出穿著黑衣戴著白色帽子的布列塔尼婦女形象,為的是強調純潔的信仰。

3.塞尚。

(1).現代繪畫之父,後印象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影響立體主義。

特點:塞尚專注於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的表現。他仔細地研究了線條平面和色彩之間的關係和結構,並不斷的實驗如何透過他們來重新架構出三維空間的視覺感受。

他發展了印象派的色彩理論,用冷色來表現暗面,用暖色來表現亮面 透過色塊的並置和層次關係來創造體積、空間和深度。

他用幾何因素構造的形象結構厚實、嚴密,創作的肖像(如《吸菸者》、《花匠瓦勒之肖像》)以及不少風景、靜物,雖與人以沉重、壓抑之感,但充滿著結構色彩的美和詩意。

(2).《聖維多利亞山》,他用色彩塊面構成的明亮的空間,畫面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不同的平面,他們表現的從不同視角看到的景物,由於背景和前景在畫面上顯得同等重要,維多利亞山的輪廓顯得既遠又近。

(3).《蘋果藍》,蘋果、酒瓶等各種物象已經失去了個體特徵而幾乎完全變成球體、圓錐和圓柱體。

(4).《玩牌者》,畫面左邊玩牌者的上衣是紫藍色,右邊玩牌者的上衣是黃色的陰影,兩者形象對比十分和諧,而膚色的肉紅色調子、桌面的棕黃色調也構成了一種和諧對比。

新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印象主義的聯絡區別。

聯絡:

1.都不滿足於傳統藝術對自然的客觀再現,謀求藝術創新發展。

2.新印象主義發展的印象派的光色原理。

3.後印象主義藝術家都曾從事後印象主義風格的探索。

區別:

新印象主義認為印象主義作畫過於感性,主張用科學原理、理性分析來指導實踐,是對印象主義的修正和科學化。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假如我穿越到童話星 夠野! 戴罪立功,開局加入皇城司 第五紀元,武道至聖 別鬧,是我先喜歡的你! 瞑眼血天 武魂逆天:魂師界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