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41章 于謙入京(二)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大明如今的國勢看似蒸蒸日上,熱火烹油。實則是太祖太宗之積累,如今卻已是消耗的差不多了。開國七十年來按理說已進入王朝盛世,可實際上有許多問題已然顯現,更是陳陳相因,楊士奇身為首輔十年之久,自上而下的看問題,自然十分清楚,很多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處理的地步了。譬如流民引起的各種叛亂,江西賊亂人數已達三萬餘,雖說已經派遣大將鎮壓,可也不是幾個月就能成的。江南賦稅不平,安南覬覦邊境,樁樁件件各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已然讓他疲於應對了。

而有些事兒他自己就可以做了,可還有些事兒是碰都不能碰的,一個僭越之名,就能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這就讓楊士奇不得不想起了先皇,若是宣宗皇帝還在,一切都可水到渠成了。如今卻要多等著年月了。

如今太皇太后臨朝,自然是穩定壓倒一切,等的就是幼主成年,這個時間就是以十年記了,可是他楊士奇還有十年時間嗎?

如今他能做的也就是個裱糊匠罷了。而國家真正要做的事情卻要託付給後人了。看著眼前的于謙楊士奇真的不清楚,他能不能承擔的起如此重任,不過既然皇帝青睞于謙,那麼他就不介意給於謙一個機會。而機會馬上就要到了。

楊廷和看著于謙溫聲道“廷益,太皇太后讓你身兼二職,你可要記得究竟何職為重,相信你是清楚的,至於順天府那裡,距離年前還有些時日,你且先去順天府熟悉熟悉,做好安排,一到開春,先擔任一任房師,然後為陛下講官,順天府嘛,先讓同知擔起來。”

聽了楊士奇的話,于謙明白,這是老師在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明年開春就是恩科,也是正統年第一批進士,可以說有了這一批人,在以後的正統年,他的路將會更寬更穩,所以立刻起身行禮“老師栽培之恩,學生沒齒難忘。”

這批恩科學子,雖說十餘年後才會顯貴於朝堂,如今更是名聲不顯,可也正是如此,他們很多人都會成為皇帝陛下的股肱之臣,他們這一批人已然老了,于謙這批卻又達不到足夠的威望,可以想見的是,今後這段時間都是于謙他們的上升期,而且是飛速上升,因為他們的頭頂沒有過於優秀的人壓著,他們想要出頭也會容易很多,再加上皇上又是個有雄心的,于謙這批人必然會極速提升,這樣一來擔任過一任房師,有著學子羽翼的于謙,又因為皇帝青睞,在官場上的進步,天然的就比別人快一大截。這也是楊士奇這個老師能給予的最大的幫扶了。畢竟學生不是隻有一個。所以對於于謙的行禮,楊士奇坦然受之。

他這個做老師的已經給打出了樣板,以後就靠這個學生了,畢竟宮中對於于謙入京催的很急,可楊士奇自然頂住了,並且死死咬定必須是恩科過後再為講官,為的就是讓于謙可以多一些時間來理順順天府之事,太皇太后讓于謙以順天府尹兼任講官,就一定有其用意,若是于謙不熟悉熟悉順天府之事,就貿然進宮,一旦被問及,來了一個一問三不知,那可就真的禍事了。所以每臨大事需靜心,著急會出錯的。

看著天色不早,楊士奇對著于謙道“我那兩個兒子皆不成器,還望日後你這個師兄多多照看啊。”說罷就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這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了。于謙自然明白楊士奇的意思,立刻起身再次行禮道“還請老師放心,于謙定會護著兩位世兄的。”說罷就要離開,楊士奇也是起身相送。于謙離開了楊府,擺了擺手讓接自己的驢車先走,接著便安步當車走在了風雪之中,一路上雪水浸溼了官靴,可是于謙依然是渾然不覺。于謙其人可謂錚錚鐵骨,清廉為政;可是這並不是說他就是榆木腦袋,恰恰相反,能夠以三甲同進士出身不到四十卻已經是三品大員,其人怎會迂腐?于謙是怎麼發跡的?宣宗皇帝擒漢庶人時,于謙奉命宣讀漢庶人之罪過,于謙是義正言辭,鏗鏘有力,聲情並茂,一下子擊中了宣宗皇帝的心,此後多年曆練成了三品官,再歷練幾年一部尚書都是沒問題的。有了這樣的資歷眺望一下首輔也不是不可以的。

于謙也很明白,如今的自己不知為什麼就簡在帝心了,在河南賑災之時,于謙就有所發現,只是他自認行得正做得多,沒啥不可見人的。

再一個就是今日的談話,看楊士奇的意思是有意將自己培養為他的接班人,來接手他手下的政治資源。只需要安安穩穩的,沒有錯處,再來一次功勞加身,那麼新皇親政,楊士奇致仕,內閣必然有于謙的位子。

想到這裡哪怕風雪入懷,于謙仍是一片火熱,致君堯舜可是儒家子弟最為期望的。于謙怎能不激動?不高興?

不過於謙終究是那個“救時宰相”,馬上就穩定了心神,現如今不是高興的時候。責任在肩,自然有一種神聖的責任感在於謙胸中湧動。

看了看路,然後就準備去順天府,順天府之事需要理清楚,于謙久為地方官,有些事自然是輕車熟路的。路上于謙想著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又想著開春後的恩科,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一路所走過的艱辛。

明初,孝宗之前,明朝的進士制度可不僅僅是一場考試,首先除了恩科以外,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大考之年”和“小考之年”,先說大考之年,這是很難遇到的,因為不論是進士科還是舉人科,都是三年一考,唯有童生科,秀才科才是每年都考的,而且童生和秀才考,因為是地方性考試,所以僅僅是大月份相同,具體時間卻是各有不同,到了秀才考考完之後,緊接著當年之內就有舉人科,來年春天就有進士科那就是“大考之年”,不要以為大明自太祖欽定考八股後,就真的只是寫一篇命題作文就能走上仕途了,那根本就不可能,等你考上秀才後,每年都要參與一次市級教育局也就是府級學政官的考核的,甚至舉人科開考之前也會來一場內部考試的,只有前三十名才能夠享受國家給予的免除束脩的待遇,同時官學還會給你發一本“秉貼”,有了這個你就可以每個月向當地政府領一份米糧,秀才中的前十名則可以多領一份。至於三十名之後的,那就不好意思了,不但不發“秉米”,還要自己負擔自己的開銷,畢竟資源有限,而且秀才想要考舉人必須在戶籍所在地的政府部門工作一段時間,還要表現良好,以獲得政府發給的“證明”,有了這個證明才能夠去參加舉人科,而且舉人科考過了,仍然要參加政府的工作甚至可以擔任佐二官這樣的職務,知道進士科開科獲取政府給的“證明”,當然已經考上舉人的學子就不需要這個證明了,但是眾所周知,大公司招人同等學歷,同等年齡下,有工作經驗的必然比沒有工作經驗的要強上不少。對於進士科考試也是如此,因為進士科已經不考學識了,考的其實是你的治政理念,畢竟哪怕是三甲同進士,也是要外放為官的,若是沒有相應的經驗,怎麼能夠做的穩官位?

所以不要以為考上秀才後有了免稅權,就真的衣食無憂了,考不到前三十就必須自己吃自己的,而供養一個學子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就已經是極難了,哪怕給你免稅,了一個秀才最多隻能免個人稅五十畝地。能供得起一個秀才的家庭又有幾個?

所以很多的學子其實更願意參加“大考之年”,因為秀才科之後不到半年就是舉人科,考上秀才之後一邊溫習,一邊“實習”也僅僅是三兩個月,直接就可以去參加考試了,一旦成了舉人,那麼就可以整個家庭免稅,這樣一來就可以緩一緩了,這也是明朝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員為什麼在科舉剛開始的時候童生,秀才,舉人一遍過,然後進士科的時候卻不再去考的原因之一,除了要沉澱自己以外,就是為了積攢路費,畢竟進士科是要“進京趕考”的,錯過這一屆,到下一屆中間三年時間,除了家裡可以因為免稅積攢更多以外還可以用自己的特權讓人掛靠多獲利益,還可以參與到政府工作中,增加實習經驗,而且因為是舉人,基本上就是在省裡掛名了,省裡的教育資源自然就更多了,不管是求學還是接觸的老師都更厲害,學的自然就更多了,獲取的“證明”含金量自然更好。考進士的時候就更有把握了。可要是不幸遇到了“小考之年”,那就難受了,秀才科考完來年秋天才會有舉人科,這一下子就要有一年的空窗期,其中最少半年的時間都要在政府“實習”,而且還要參加官學的“季考”和“摸底考試”,一不小心滑出三十名開外,那就更難受了,舉人科考完了,還要再等半年甚至是一年才能考進士科,這又是一個空檔期,雖說成了舉人之後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了,可一旦完全鬆懈那一輩子就沒戲了。于謙就是如此,恰好是“小考之年”,但因為家庭殷實,父親自小對其嚴厲教育,讓于謙度過了這較為難熬的小考之年。可惜的是科名不高。

不過終究是熬過來了。一陣冷風讓于謙從回憶之中緩過神來,這才發現已然到了順天府衙門,看了看莊嚴肅穆的衙門口,抬腳走了進去。

京師,我于謙來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漫威:掛機成聖,締造神話 綜穿:擁有金手指後 瀟寒一葉暖 重生,重新守護你 我在古代做淑女 天降小妒夫:瘋批妖尊裙下臣 快穿之桔梗花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