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序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看到紅曉關於趙匡胤的長篇小說,我頗有感慨。

紅曉走著與他的許多同齡人不同的道路。

紅曉在一條不寬不長名氣卻大的河流旁長大,河的名字叫潁水。

這條河哺育出許由、韓非、張良、徐庶、司馬徽、晁錯、褚遂良等文人高士。

在潁水邊長大的紅曉,細胞裡浸潤著文學。

從紅曉的身上,我看到了當年的我的影子。

混跡於坷垃堆,成長於莊稼棵,沒想著咋撈錢,不考慮過日子,一門心思迷戀於文學,被左鄰右舍目為“聖人蛋”,一樣。

甚至在自己喜歡的姑娘面前總是顯得手足無措,暈暈乎乎,也一樣。

也有不同處。

紅曉比我更痴迷,更有犧牲精神。

家境並不寬裕的他,自費跑到北京參加魯迅文學院和《人民文學》舉辦的創作班學習。

紅曉性格比我開放。

我的學習物件主要是,從不主動找老師求教。

紅曉剛寫了兩篇小東西,就從偏僻的禹州鄉村跑到許昌來找我求教。

其實,我就是比紅曉走上文學之路早一些,就我那兩把刷子,哪敢當人家老師?後來,紅曉又拜訪了《原野》雜誌的執行主編路鐵老師。

再後來,他又投到大名鼎鼎的劉震雲老師名下。

應該說,投師還是能走捷徑的。

我是平穩前進,紅曉是跳躍式上升。

紅曉已寫了四部長篇,編了兩部文集,其中《父愛如山》在全國有較大影響。

紅曉選趙匡胤來寫,是很有眼光的。

趙匡胤恢復了華夏主要地區的統一,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長達二百年的諸侯割據和軍閥混戰的局面,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條件,使飽經戰火之苦的民眾有了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

從唐朝中葉以來,地方藩鎮權勢過大。

他們建立獨立王國,甚至犯上作亂。

趙匡胤依據宰相趙普提出的“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針,分別從政權、財權、軍權三個方面削弱藩鎮,以達到強幹弱枝、居重馭輕的目的。

他透過幾杯美酒,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大將擅軍權的問題,被譽為“最高政治藝術的運用”。

與歷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以其鮮明的文人政治特色登上中國文治盛世的巔峰。

趙匡胤奉行“文以靖國”的理念,透過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人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

趙匡胤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後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趙匡胤不輕易殺人。

他黃袍加身之後,對前朝的殘渣餘孽並不斬草除根。

我認為這是政治手段,是為了不激化矛盾,免得與他同樣想當皇帝的人以復仇為藉口來討伐他。

但不管怎麼說,他因此落下了一個好名聲。

范仲淹就說:“祖宗以來,未嘗輕殺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趙匡胤的成才之路給我們以啟示。

他雖是“官二代”,卻並不“拼爹”,而是靠個人奮鬥,一步一個腳印,從士卒走到皇帝的寶座上。

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以天下為己任。

他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這種人格魅力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紅曉寫趙匡胤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紅曉寫的是歷史傳記小說。

歷史傳記小說的寫法,存在互相牴牾的意見。

但我想,“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說法也許能為大家所接受。

如果大事也虛了,只有人名是真的,恐怕說是歷史小說就有些勉強。

如果細微的地方都要求真實,那就無法寫成小說了。

紅曉也是遵循這一原則來寫的。

這就需要:首先掌握大量歷史資料,其次考慮怎樣把互不關聯的碎片聯綴起來,把那些概括敘述具體化起來,以使讀者在愉悅閱讀的過程中獲得知識。

作品中有一些生動的細節描寫。

如寫幼年趙匡胤馴馬的細節:“小香孩兒和那馬穿過城門的時候,由於那馬又高又大,且不是正身過去的,而是斜著跑了進去,這樣剛好就讓小香孩兒的頭撞到了門角上。

那馬來得極其猛烈,把小香孩兒一下子撞飛了出去。

他的父親在遠處一下把眼睜圓了,大張著嘴再也合不攏了。

一些人也閉上了眼睛。

想那活潑亂蹦的小香孩兒這下定是完了。

不想,那小香孩兒'噌'地又從地上跳了起來,以極快的速度追上了那馬,一個筋斗翻了上去.”

這裡把小匡胤的勇敢機靈寫得活靈活現。

小匡胤讀書讀到長平之戰的時候,看到白起將四十萬趙國俘虜全部坑殺了,當即跑到離他們家不遠的一座供有白起的廟裡,把白起的塑像扔了出來。

這個細節很好地表現了小匡胤的嫉惡如仇和心地善良。

陳橋兵變前夕,趙匡胤在街上聽到別人說他就要當皇帝的傳言,禁不住對家人說了這事。

正在廚房做飯的小妹妹,嚇得大哭,提了擀麵杖跑出來,照定哥哥趙匡胤的身上就掄,哭道:“大男人在外面幹大事,幹什麼由你們自己來決定,跑回來嚇唬我們婦女幹什麼?”

寫出了小姑娘的少不更事,也寫出了兄妹間的親密關係,折射出男尊女卑的世態。

這些描寫雖是作者虛構或加工的,但合情合理,使人感到真實。

史料中是不做具體心理描寫的。

史料要求的是真實性,人物自己心裡想的沒有說出來,如果作者具體描寫,缺乏資料來源,就顯得不真實了。

但小說需要寫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心理描寫就是不可缺少的了。

《趙匡胤》中的一些心理描寫是很細膩的。

如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前,心想,如果自己能夠當皇帝,自己的宏圖大業就會實現得更快一些,就會更有利於天下,有利於百姓。

柴榮是一位非常難得的好皇帝,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打心眼裡敬重這位大哥。

然而,如今柴榮死了,他的兒子就未必能夠當個像他那樣的好皇帝。

何況他的兒子如今才七歲,能幹成個什麼事?這段思想活動寫出了趙匡胤的矛盾心理,寫出了他想當皇帝,並非全是為自己著想。

再如:趙匡胤想出去遊歷一番,跟妻子賀氏商議。

然而,賀氏不同意,她不想獨個兒守孤單。

“何況這時候的世道,兵荒馬亂的,要是有個好歹,叫我一個女人家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存活?”

寫出一個女人對丈夫及自己命運的擔心。

紅曉既向學習語言,也向生活學習語言,他的語言生動形象、雅俗共賞。

如小標題中的“出師未竟身先死”、“利劍穿豆腐”、“狗急跳牆”等就運用了不同風格的語彙。

第一個化用杜甫詩句;後兩個是民間俗語,運用比喻。

文中例子如:“京娘見他死擰……”韓通性格“一根筋”。

這裡的“死擰”、“一根筋”都是樸實靈動的群眾語言。

趙匡胤對待手下“像一個媽生的似的”。

陳橋兵變後,街上有幾個無賴,想渾水摸魚,搶劫財物,不料,“就如光頭上長蝨子一樣”,當即被逮捕。

這些比喻都很貼切。

趙匡胤在祭祀時間內,要求京都內外保持好的秩序,這個時期是嚴打、整頓時期。

這裡的“嚴打”使用時髦語言,使人便於理解,風趣幽默。

讀史料會使人感到枯燥無味,但閱讀這樣的小說,則使人感到興味盎然。

紅曉寫的《趙匡胤》會成為廣大讀者喜愛的好書!賈鳳翔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三國:我靠殺敵暴神裝 開局能控制士兵,在異世裂土封王 穿越大秦,開局誅殺陳勝吳廣 朕不想當皇帝 獲得吞噬異能的我,混在大秦朝 大秦:穿越扶蘇鑄造暴秦 秦兵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