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161章 文字獄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群內頓時一片鬨笑,連平時不苟言笑的帝王們也忍不住被這突如其來的詼諧逗樂。

李世民笑言道:“曹公真乃風趣之人,不過,朕以為,治國之道非金銀所能衡量,更在於民心所向,制度之善。雍正兄的火耗歸公與養廉銀製度,實乃高瞻遠矚,利國利民之舉,其價值遠非六千萬白銀可比。”

武則天點頭贊同:“正是如此,歷史長河中,無數先賢以智慧與勇氣書寫著反腐興國的篇章。雍正帝此舉,不僅緩解了財政危機,更在於其背後的深意——重塑官員廉潔之風,增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實為高招。”

雍正見狀,謙遜回應:“諸位陛下謬讚了,朕當時也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貪腐之害,如蛀蟲蝕木,若不及時根治,必將危及社稷根本。朕所行之事,皆是為了我大清江山穩固,百姓安居樂業。”

曹操收起玩笑之色,正色道:“雍正兄言之有理,曹某雖身處亂世,亦深知清廉之重要。只是時局所限,難以施展拳腳。今日得見諸位高論,實乃受益匪淺。”

此時,群聊中又有新聲加入,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諸位所言,皆是治國良策。朕在位時,也曾嚴刑峻法,以雷霆手段整治貪腐,雖收效顯著,但亦知非長久之計。治貪之本,在於制度與人心,二者缺一不可。”

群聊中,帝王們紛紛表示贊同,繼續深入探討著反腐與治國的種種策略,

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為後世留下寶貴的啟示。

天幕之上,畫面繼續流轉,

不僅展現了古代帝王們的智慧與決心,

也映照出後世對於清廉政治的嚮往與追求。

在這跨越時空的對話中,歷史的智慧與未來的希望交織在一起,

共同繪製出一幅幅反腐興國的壯麗畫卷。

天幕上也是繼續盤點道:

【二、雍正之過失

(一)文字獄

因為清王朝本就是少數民族統治,加上雍正帝在皇位爭奪的過程中樹立了很多政敵,在雍正帝登上至尊之位後,對威脅他統治的勢力進行清洗,比如八王爺、阿其那、年羹堯、隆科多等等。無論是兄弟還是臣子,無論是八旗權貴還是漢族官員,只要對皇權存在潛在的威脅,就會被雍正帝以各種名義處置。】

【而在其中,呂留良曾靜案件的影響最大,自此文學獄大興。在呂留良曾靜案件之後,雍正嚴密監督廣大民眾的民族思想,尤其是知識分子的思想。而且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專門挑別人文章詩歌裡的紕漏,來牽強附會的斷章取義,誣陷他人,以此來漫天要價或排除異已,這導致了大量的聳人聽聞的“文字獄”。

大興文字獄是清朝統治最黑暗的一部分,它從開始到結束,歷時近百年,特別是雍正乾隆時期,很多無辜的人遭到迫害,受到極其慘重的懲處,這在華夏曆史上是最黑暗最無道的一幕。】

【“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令”。雍正帝為人猜忌,終其一朝文字獄竟有二十餘起,密度僅次於乾隆帝,而且多為大案重案。】

【有人作詩帶了一個明字,便被滿門抄斬!】

聞言,帝王群炸鍋了!

朱元璋:“艹!真TM黑暗啊!”

秦始皇:“混賬啊!雍正老賊!把紅包還朕!”

秦始皇的怒言彷彿穿越時空的雷鳴,

震得在場諸帝心神俱顫,

即便是以威嚴著稱的帝王們,此刻也不免面露驚色。

朱元璋更是憤慨難平,他站起身,寬大的龍袍隨著動作翻湧,

眼中閃爍著對那段殘酷歷史的深切痛恨。

“哼,這雍正,倒是比朕還狠辣幾分!朕雖重法,卻也知過猶不及,豈會如此濫殺無辜,泯滅人性!”

朱元璋的話語中滿是不屑與憤慨,彷彿要將那份積壓在心底的不平之氣一吐為快。

李世民輕輕搖頭,面容凝重:“帝王之道,在於仁政與法治並行,過剛易折,過柔則弱。雍正此舉,實乃短視之政,遺禍無窮。”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治國之道的深刻見解,以及對雍正政策的不認同。

康熙帝,作為清朝的另一位傑出君主,此刻卻顯得尤為沉默。

他深知自已子孫的所作所為,心中五味雜陳。半晌,他緩緩開口:

“朕在位時,雖也有嚴苛之時,但從未濫興文字獄,以至於民心背離。此事,確是雍正之過,朕難辭其咎。”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更顯沉重。

眾帝皆知,康熙此言,既是對雍正的責備,也是對自已未能妥善教育子孫的自責。

這時,武則天輕啟朱唇,聲音中帶著幾分冷峻與智慧:

“文字本為教化之工具,卻淪為殺戮之利器,實乃文明之殤。然,歷史長河滾滾向前,吾輩當以此為鑑,警醒後世,勿使悲劇重演。”

她的話音剛落,便得到了眾帝的共鳴。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秦始皇見狀,怒氣稍解,但仍是憤憤不平:

“朕雖不認同雍正之政,但紅包之事,乃吾等私下之約,他既違約,便應受罰!”言罷,他似是想起了什麼,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諸位,不如我們聯手,給這雍正老賊一個教訓,如何?”

此言一出,帝王群中頓時響起一陣鬨笑。

雖然他們身處不同的時代,但此刻卻因共同的目標而團結一致,誓要給那遠在清朝的雍正帝一個難忘的“教訓”。

於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紅包大戰”悄然拉開序幕,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那位在歷史上以殘暴著稱的雍正帝,以及他那令人髮指的文字獄政策……

..........

天幕上也是接著盤點道:

【(二)閉關鎖國

“閉關鎖國”是清王朝限制和禁止與國外運輸貿易,嚴格限制與國外經濟、文化、科學、制度等方面的交流。

這項政策雖然是是清王朝封建政府實行的防禦性自衛政策,但是也是典型的孤立主義政策,這項政策一直持續到鴉片戰爭的結束。

“閉關鎖國”制度是基於自給自足的自然傳統小農經濟社會,不需與外界接觸,自成一套經濟體系。

雍正帝為了隔離漢族與外部世界的聯絡,防止漢族得到國外的勢力的支援進行反清,拒絕了所有國外的東西,導致清王朝的皇帝驕傲自滿,也使得清王朝高層對世界形勢一無所知。

清王朝特別擔心中國會受到國外的影響,受到國外的侵略,擔心中國人的反清勢力將與國外勢力相互勾結。

明朝是“禁海”,但不“鎖國”,依然與國外有很多聯絡,但是清王朝鑑於鄭成功的前車之鑑,對海上貿易實行嚴格執行禁令。

限制船舶的技術,限制國內產品出口,實行對外國貿易的限制,將通商港口之侷限於廣州一地,還限制外國商人和中國的商人進行長時間的接觸。

導致盲目狂妄的誇大華夏在世界上的地位,感覺自已就是“天朝上國,而清王朝的統治者除了康熙之外,拒不接受國外不一樣的文化和技術(即所謂的奇技淫巧)。

閉關鎖國嚴重阻礙工業和商業的正常發展,造成了自然小農經濟得不到充分發展,加上清王朝的抑商政策太多太繁,嚴重破壞了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阻礙社會進一步發展。】

【對於雍正帝的總結如下】

【關於雍正皇帝,不同時間、不同的人對他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有人咒罵他,有人讚美他,有人說他是性情中人,也有人說他刻薄寡恩,但是不管怎麼說,雍正帝的確為清王朝的延續做出了重大貢獻。

以一個傳統文化評價標準,雍正帝在中國古代的帝王群體之中絕對是前列。雍正帝是一位非常勤勉有才幹的皇帝。他在位的十三年之中,每天只是睡四五個小時而已。一年就只有萬壽節這一天才會休息。十多年間,他的硃批批語高達一千多萬字。】

【在雍正帝的統治下,對內沒有出現權臣大貪如和珅、穆彰阿之流,對外作戰節節勝利,國家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水旱災害,也沒有發生民不聊生的悽慘景象。國家財政收入不斷增長,國家人口不斷增長。這是雍正的功績

但是,雍正帝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刻薄寡恩、冷酷無情。雍正帝的功臣也少有善終者,年羹堯、隆科多等都死於非命。雍正帝對待政敵是無比無情的。與他爭奪大位的八王爺胤禩、九王爺胤禟等人都被搞死,而且雍正帝大興文字獄,錢名世案、呂留良曾靜案等等,都是極其血腥。

總的來說,雍正帝所建立的規章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確保了皇帝的無上權威,使得華夏進一步陷入專制獨裁的泥沼中,導致社會、文化進一步僵化,文化的活力進一步喪失,為後來的全面落後埋下了伏筆。

清朝閉關鎖國,眼界狹窄,無能對抗的情況下籤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到最後滅亡。歷史無法重演但絕對是銘記於心的教訓。是的,一個國家必須勇於且善於擁抱變化,隨時謙卑,不斷學習,才能不斷強大。世界本為一個整體,相互關聯和影響,強行關門不理最後導致落後不前,資訊蔽塞,孰輕孰重可想而知。】

天幕上說罷。

諸天萬界全都沉默了。

所有人都沒想到一個人、一個帝王竟然會如此複雜。

此刻,天上的各路神仙也是紛紛評論道:

太上老君輕撫長鬚,目光深邃:“世間萬物,皆有兩面。雍正帝之治,勤政愛民,固有其功;然其嚴苛寡恩,亦難掩其過。閉關鎖國,更是自絕於世界之林,此乃大不幸也。”

觀音菩薩慈悲為懷,輕聲道:“帝王之心,深似海。雍正帝雖有過,但其勤勉治國,亦屬難得。願世人皆能以史為鑑,明辨是非,共謀發展。”

孫悟空在一旁撓了撓頭,笑道:“嘿,俺老孫只知打妖怪,這治國之道嘛,倒是聽不太懂。不過,那閉關鎖國聽起來就不對勁,俺覺得吧,還是得開啟門,看看外面的世界才行。”

豬八戒則是一臉憨笑,附和道:“猴哥說得對,俺老豬也覺得,整天關著門,哪有好吃的好玩的?還是得出去溜達溜達,長長見識。”

嫦娥仙子則是輕聲細語,彷彿怕驚擾了這份沉思:“雍正帝之治,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但閉關鎖國之策,確為誤國之舉。願後世帝王,皆能以此為鑑,開放包容,方能國富民強。”

孫悟空見狀,更是按捺不住,他猛地一拍大腿,笑道:“諸位說得在理!俺老孫雖不懂那些彎彎繞繞的治國方略,但俺知道,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變化。閉關鎖國,豈不是自已把自已關進了籠子裡?咱們得活學活用,與時俱進才是正道!”

如來佛祖面帶微笑,聲音溫和而深邃:“悟空言之有理。世間萬物皆在變化之中,唯有開放心態,方能順應時勢,引領潮流。閉關鎖國,無異於自斷雙臂,限制了國家的發展與進步。”

二郎神楊戩手持三尖兩刃刀,目光如炬:“正是如此。我大中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更應敞開胸懷,吸納四方之精華,方能保持長久的繁榮與昌盛。”

哮天犬在一旁搖著尾巴,似乎也在用自已的方式表達著贊同。

它抬頭望向主人二郎神,眼中閃爍著忠誠與智慧的光芒。

太白金星捋了捋鬍鬚,語帶深意:“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鏡子。雍正帝之治,既有其光輝之處,也有其陰暗之面。我們當從中汲取教訓,既要學習其勤勉治國的精神,也要警惕閉關鎖國的危害,確保我華夏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玉帝端坐雲端,目光如炬,緩緩開口:“諸卿所言極是。歷史是一面鏡子,映照出過去的輝煌與黯淡。雍正帝之治,既有可圈可點之處,亦有難以迴避之過。吾等當以此為鑑,警醒後世,勿讓歷史重演。”

“所以朕決定,.....立豬八戒為太子!”

眾神仙:????

孫悟空:“俺老孫艹!原來仙界傳聞呆子是玉帝私生子是真的啊?”

...........

與此同時。

大清!

雍正帝端坐在龍椅上,心情複雜的看著天幕。

雍正帝的眉頭緊鎖,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

天幕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般敲擊在他的心間,讓他無法忽視,更無法逃避。

他回想起自已登基以來的種種作為,勤勉治國,力求國泰民安,卻也在不經意間,埋下了閉關鎖國的種子。

那些嚴苛的政策,那些對政敵的無情打壓,還有那些因文字獄而失去生命的無辜之人,都是他心中難以抹去的陰影。

“朕,究竟是對是錯?”雍正帝在心中自問,聲音低沉而沉重。

他明白,歷史不會因個人的意志而改變,但他卻無法忽視自已作為帝王的責任與擔當。

一旁的李衛和田文靜等人也是紛紛說道:

李衛,這位雍正帝的心腹近臣,面容凝重,他深知皇上此刻心中的掙扎與不安。

他上前一步,躬身道:“皇上,治國之道,本就非易事。您在位期間,勤勉於政,力推改革,雖有偏頗之處,但皆是出於國家社稷之考量。至於閉關鎖國,或許當時有其不得已之因,但如今既已明瞭其弊,便是我們改弦更張之時。”

田文靜,以其溫文爾雅著稱,此時也緩緩開口:

“皇上,歷史之鏡,映照過往,亦啟迪未來。我輩當以此為鑑,不僅要反思過往之失,更要著眼未來之路。開放國門,廣開才路,方能引領大清走向新的輝煌。”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有的提出具體的改革建議,有的則強調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學習。

整個大殿內,瀰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與決心。

雍正帝聽著大臣們的議論,心中漸漸有了方向。

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著遠方,彷彿穿透了紫禁城的重重宮牆,看到了大清未來的希望。

“諸位愛卿所言極是,”雍正帝沉聲道,“朕以往或有錯失,但今日既已明瞭,便當痛定思痛,力行改革。閉關鎖國,乃我大清之殤,從今往後,朕要親自推動開放之門,廣納賢才,學習先進,以圖國家之強盛,民族之復興。”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響起一片掌聲與歡呼。

雍正帝的這一決定,不僅是對自已過去錯誤的深刻反思,更是對大清未來命運的勇敢擔當。

在這一刻,他彷彿不再是那個冷酷無情的帝王,而是一個心懷天下、勇於變革的領袖。

夜晚。

雍正吃了一碗小米粥,繼續看著奏疏。

忽然!

雍正感到胸口一陣疼痛。

他猛地捂住胸口,臉色瞬間變得蒼白,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這突如其來的疼痛讓他手中的奏疏滑落,掉落在龍案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李衛見狀,大驚失色,連忙上前扶住雍正帝,

急切地問道:“皇上,您怎麼了?是否需要傳召御醫?”

雍正帝強忍著疼痛,搖了搖頭,示意自已無礙。

但他知道,這突如其來的病痛絕非偶然,

或許是他多年以來日夜操勞,身心俱疲的累積所致。

“不必……朕只是有些累了。”雍正帝的聲音微弱而沙啞,他努力調整著呼吸,試圖平復那份突如其來的痛楚。

然而,疼痛並未因此減輕,反而愈演愈烈。

雍正帝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疲憊和無力感襲來,彷彿整個身體都被抽空了一般。

“快……傳御醫!”終於,雍正帝再也無法忍受,他艱難地吐出了這幾個字。

李衛不敢怠慢,立刻吩咐宮人傳召御醫。

不久,幾位經驗豐富的御醫匆匆趕來,他們為雍正帝診斷後,面色凝重地交換了意見。

“皇上,您這是積勞成疾,加之心中鬱結難解,才導致此症突發。”一位御醫跪在龍案前,恭敬地稟報道。

雍正帝聞言,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已這些年來為了國家社稷付出了多少心血,但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不禁感到一陣悲涼。

“朕……還能撐多久?”雍正帝的聲音微弱,彷彿是在問自已,又像是在問御醫。

御醫們面面相覷,最終由一位年長的御醫開口答道:

“皇上龍體雖虛,但若能靜心調養,輔以良藥,或可延年益壽。”

雍正帝苦笑一聲,他知道自已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了。

他必須趁著自已還有能力的時候,為大清的未來鋪好道路。

“朕明白了……你們退下吧,朕要休息一會兒。”

雍正帝揮了揮手,示意御醫們退下。

御醫們恭敬地行禮告退,留下雍正帝一人獨自面對這漫長的夜晚。

他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月光,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對過去的遺憾。

他望向窗外,彷彿穿透了紫禁城的重重宮牆,看到了外面廣闊的世界。

那裡有他未曾見過的風土人情,有他未曾瞭解的先進科技,更有他渴望的開放與包容。

“若時光能倒流,朕定當以更加開明的姿態,引領大清走向繁榮。”

雍正帝在心中暗暗發誓,雖然他知道這只是一個無法實現的願望,但他卻願意將這份決心傳遞給後世。

他站起身來,走到龍案前,提起筆,沉思片刻後,開始在紙上奮筆疾書。

他要寫下一道旨意,鼓勵官員與民眾學習外界知識,促進文化交流,逐步打破閉關鎖國的壁壘。

雖然這無法立刻改變現狀,但他相信,只要持之以恆,總有一天能夠迎來大清的新生。

同時,他也意識到,僅僅依靠一道旨意是遠遠不夠的。

他需要更多的賢能之士來輔佐他,需要更加開明的政策來引導國家走向開放。

於是,他開始著手調整朝政,重用那些有識之士,同時放寬對文化的限制,鼓勵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

雖然這些舉措在當時看來或許微不足道,但它們卻像一粒粒種子,悄然埋在了大清的土地上,等待著未來的某一天,綻放出璀璨的花朵。

是夜。

雍正帝崩,終年58歲!

次日,

乾隆登基,全盤推翻雍正新政。

歷史,再次進入迴圈!

..............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愛爾開國史 大明:我屢屢獻計朱重八很是頭疼 穿越十八世紀德意志 閒塵錄 開局穿越成葛大,立刻跑路 紹宋之後 開局我有一劑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