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107章 秦王無道,天下人人得兒誅之!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熊浩看了看玉田公主,又看了看胡亥,再一番猶豫之後,終究還是開了口:

大王!若是沒有別的事情,熊浩便先回驛館休息了,秦楚聯姻之事,還請大王不要反悔!

胡亥笑了笑,表示大秦國君說一不二,絕不會做背信棄義之事!

自已眼中最大的麻煩,楚國算是被解決了!自已現在只需要替楚國王室消滅劉邦項羽帶領這股“不聽話”的楚軍!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把天下分成若干小國賞賜給王族和功臣們,春秋時期,大大小小不下百國,經過多年的兼併戰爭,到了戰國時期,所剩國家無幾,大的只有七個,所以稱為“戰國七雄”。

1、楚國是最早稱“王”的諸侯國

周初分封建諸侯的時候,“王”是周天子的專利,諸侯國國君只能按公、侯、伯、子的等級次序來稱呼,春秋時諸國尚能遵循法度,所以你看到春秋時多為“XX公”“XX侯”。

到了戰國,周王室已經徹底被踢到一邊,諸侯國們甩開膀子稱王,《羋月傳》中方中信飾演的秦惠文王,就是秦國第一個王(他爹還叫秦孝公),楚威王出宮三年去打仗,也是因為齊魏兩國搞了個“徐州相王”,互相承認對方為王,結盟對付楚國。但楚國稱王最早,早在西周晚期的時候就開始了!楚國本來被封為子爵,是諸侯國裡爵位最低的,楚國國君非要跟中央頂著幹,甚至連前來討伐的周昭王都因沉船死在了楚地,周夷王的時候,楚國就“僭號”稱王,一下子跟天子平起平坐了,當然一開始各諸侯國是不承認的,特別是中原的大國視之為蠻夷,直到楚國強大了才不得不服氣。

2、楚國是地盤最大的諸侯國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核心地區尚處在黃河中下游流域,長江流域尚處於未開化、未開發的蠻荒之地,楚國的崛起讓南方第一次有了和中原叫板的實力,楚國立國時也不過是幾十裡地的小國,但長江流域廣袤的地帶給予了楚國的發展空間,在楚國全盛的時期,楚國的地盤北到如今河南南部,東到今上海一帶,西到陝南,南至於嶺南。

根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曾對楚威王說:“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

楚都郢都,是當時最大的都會和商貿城市之一,而楚國的宛,則是當時最大的冶鐵中心。

3、楚國是最早修建長城的國家

據史書記載,楚國最早在楚成王時就在宛修建“楚方城”以抵禦中原各國的南侵,楚方城被稱為中國最早的長城,比秦長城要早好幾百年,如今楚方城遺址仍存於河南省南陽市。

4、楚國的文化佔據半壁江山

楚國在擺脫矇昧向文明開化後,逐漸走上了與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路子,中原深受周禮影響,無論哲學、文學、音樂、舞蹈都講求道德規範,所以才有《詩經》中的那些道德訓導,孔子孟子這樣的道德先生,“韶樂”這樣的大雅之聲,而“鄭衛之聲”則被斥為淫詞浪曲。

到了楚國,文化卻是另一番光景,楚人講求浪漫,信鬼神,不拘束,喜好自然,人生觀上比較灑脫,所以產生了老莊這樣的清靜無為者,以及屈原、宋玉那腦洞大開、想象力十分豐富的《楚辭》。

5、楚國的美女引領時尚潮流

《羋月傳》中色澤豔麗、做工精緻的服飾已經讓人們一窺楚國的富貴之氣,《羋月傳》一開始王后就和莒姬為一件緙絲繡羅衫而爭執起來,可以看出楚國人對服飾的偏愛。

對此,黃易的《尋秦記》中對戰國各國的女子曾有過一番精妙的點評:“秦刁蠻,越絕色,齊女多情,楚女善飾,燕柔趙嬌,魏纖韓豐”,可以看出,楚國美女特別善於裝飾自已,引領當時的時尚潮流,大約就相當於如今的巴黎或米蘭。

楚國女子留給後世還有一個印象就是身材苗條婀娜,楚靈王時曾修建章華臺,臺中美女必須得纖細瘦弱,因此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現象,楚王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倒是與時下頗為合轍。由於楚國崇尚巫鬼,推崇赤色,因此楚國的衣服一般都會有比較誇張豐富的花紋圖案,女性化妝品中的“黛”也是最早見於楚辭之中,現在看到的許多楚墓壁畫和楚女俑,面部都能看到明顯經過裝飾的短而濃的眉毛。

6、楚國是老牌軍事大國,是秦並天下最大的障礙

之前看過一個有趣的帖子,用戰國七雄來比擬當今世界的七個大國,楚國相當於蘇俄,秦國則相當於美國,這個比喻倒是十分有嚼頭,秦國像美國一樣,軍力最強,國力最盛,而楚國則像蘇俄一樣,土地廣闊,軍備一流,在“二戰”之後,世界形成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瓜分世界的場面,展開了四十多年的冷戰對峙,其餘小國紛紛選邊站隊,而在戰國中後期,秦國和楚國也是七雄中最大的軍事強國,夾在中間的小國常常白天倒向秦國,晚上就倒向楚國,誕生了一個成語“朝秦暮楚”。

按資歷,楚國比秦國牛氣多了,楚國稱王跟周王室頂牛的時候,秦國連國都不是,還是個給周王室養馬的部落,秦國和楚國的關係也是相愛相殺幾百年,秦國曾救過楚國一命,當年楚國被吳國攻佔了國都,差點亡國,楚國忠臣申包胥到秦國哭了七天七夜,請來了秦國救兵解救了楚國。

而秦楚之間聯姻也不斷,秦惠文王的羋八子(即劇中的羋月)、秦孝文王的華陽夫人都來自楚國,秦國的美女孟嬴也曾經許給楚國太子建,不料卻被他爹楚平王“扒灰”,導致後來太子師傅伍奢死難、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復仇等等一連串事件。

然而即便聯姻也擋不住兩個超級大國的兵戎之戰,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德國、俄國的國王都是表兄弟,照樣殺個你死我活,刀劍面前只有國家利益,沒有親情,你看對付楚國最狠的,反而是有楚國血統的秦昭王(羋月之子),對付趙國最狠的,反而是有趙國血統的秦始皇。

秦王政兼併天下的時候,其他國家都已是冢中枯骨,不用費太大兵力就滅掉了,但唯有楚國雖然已經衰退了,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秦王政問老將王翦滅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說楚是大國,不可掉以輕心,至少六十萬,秦王政笑傻了,說要這麼多兵一定是老糊塗了,就啟用李信帶二十萬兵伐楚,結果被項燕打了個大敗,秦王政後悔沒有聽王翦的,親自登門請王翦出山,王翦說我出來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至少給我六十萬,付出了幾乎傾國之兵,秦國才極其吃力地把楚國吞掉。

當然,楚國雖然滅了,但楚人還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傳言一直折磨著秦始皇的神經,果然最後滅亡秦朝的劉邦、項羽都是楚人。

7、楚國為何沒有統一天下?

問題來了,既然楚國曾經是天下第一大國,遠遠凌駕於秦國之上,那麼,為什麼最終統一天下的是羋月的夫國秦,而非羋月的母國楚呢?大概可以梳理這些原因:

(1)、楚國變法不徹底,舊貴族長期把持朝政

戰國時期,改革變法成為各國圖強的必由之路,戰國七雄有六國都經歷了系統性的變法運動,有像齊國崇尚人治,有像韓國崇尚術治,唯有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深刻,剷除了舊貴族的勢力,實行了全新的土地制度和獎勵制度,使得人人有思戰之心,讓秦軍成為虎狼之師。

楚國在楚悼王時期也實行了變法革新,主持變法的是從魏國而來的名將吳起,怎奈楚國攤子太大,反對勢力太兇狠,支援變法的楚悼王一旦死去,變法即告流產,吳起也被舊貴族們亂箭射殺。

因此整個楚國八百年,楚王都沒有實現像商鞅變法後秦王那樣對國家的絕對控制權,楚國的大宗族,像春秋時的鬥氏、戰國時的屈、景、昭三大家族,幾乎壟斷了楚國軍政大權,楚國最高官爵“令尹”更是大貴族的專利,唯有一個外國人吳起還功敗垂成,反觀秦國,大量重用來自山東六國的名士。

(2)、戰略失誤,錯失良機

楚國有幾次全盛的時期,都存在著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但都被白白浪費了機會,比如春秋時楚莊王擊敗宿敵晉國稱霸,中原小國紛紛倒向楚國,當時楚莊王甚至派人去周王室詢問九鼎的重量,這已經完全表露了自已的野心了,後人將這種野心就稱為“問鼎”,但楚國這一輪霸業很快過去,晉楚兩大國的戰爭對彼此消耗太大,後來開了兩次弭兵之會,實際上就是停戰協定,各國商議尊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這就把楚國進取中原的路截斷了。

戰國時楚國最有希望的時候就是《羋月傳》的一開頭,楚威王的時期,彼時秦國剛殺了商鞅,新君立足未穩,齊威王去世後齊國也走下坡路,楚國則併吞了越國,達到最大版圖,但是這時候楚國在戰略上嚴重誤判,放著最大的競爭對手秦國不去打,反而去跟齊國糾纏徐州之地,結果不僅讓秦國緩過勁來,還讓秦國南下攻佔了巴蜀和漢中,可謂門戶洞開,更何況,秦孝公之後的秦君一個個都是英主,而楚威王之後的楚君則一個賽一個的弱。

楚懷王因狐臭而聞名於史,他治下的楚國由盛轉衰,楚懷王寵信愛妾鄭袖、佞臣靳尚和子蘭,疏遠忠臣屈原,並中了張儀連橫之計,後來楚懷王前往武關會盟被秦昭王扣留,死在秦國,為紀念他,秦末反秦義軍公推楚王后裔熊心為義帝,仍稱其為楚懷王。

(3)、人才外流

楚國本地盛產不少人才,但楚王不能盡用,加上舊貴族把持朝政,人才不僅紛紛流向他國,還為楚國拉了很多仇恨值,最典型的是伍子胥,被楚王殘害一家後投奔吳國,帶兵復仇差點滅了楚國。

另一位本來為楚國效力的張儀,因為涉嫌竊玉受到楚令尹昭陽殘害,無奈投奔秦國當上了相國狠狠報復了楚國。

(4)、楚國也許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統一天下

楚國是傳統大國,習慣了以大國霸主自居、周圍各種小國俯首帖耳的樣子,北方又苦又寒冷,楚人根本就不願意前往征伐,即便楚國勢力最強大的時候,也最多守住淮河一線,坐擁半壁江山,不再進取。

你看,項羽在滅了秦國之後,自已並沒有做皇帝,反而是把六國舊貴族搬出來恢復各國建制,自已則安心做個西楚霸王,在楚人看來,統一天下一點都不好玩,戰國還應該是戰國,大家只要尊我為老大就行。

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出現過數個霸主國,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戰國七雄了。而在當時的戰國中,有能力和秦國爭天下的國家其實並沒有幾個,很顯然楚國就是其中最為強大的一個。楚國是戰國時期毫無疑問的霸主國家,他的領土面積要比關東六國中的其他五個加起來還要大。那麼楚國為什麼最後會輸給秦國呢,這其中又有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楚國特殊的政治制度就決定了他很難在國內對抗中贏過秦國。

楚國打不過秦國最主要的原因有一點,那就是在政治制度上的缺陷。秦國在商鞅變法以後變成了一個採取郡縣制的擁有較為先進位制度的國家。而且秦國的軍功授爵制度更是賦予了秦國軍隊非常強大的軍事作戰能力。秦國的整體政治制度,在當時的戰國諸國中是最為先進的,而且這也給了秦國無與倫比的凝聚力。秦國有著一套完整的統治體系,絕大部分的權力都被秦國政府所掌控,秦國的中央集權權力要比其他六國都強大很多,而與之形成了鮮明對比的則是楚國。

楚國地處中原南方,一直以來都被其它的中原國家所嫌棄,因為楚國的文化傳統更加偏向於蠻夷,這直接導致了楚國是當時所有戰國國家中最為愚昧的國家。當時戰國諸國都在努力變法,例如韓國的申不害變法和趙國的胡服騎射等等,雖然這些變法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一些弊端,但是他們國家自上而下的改革還是有作用的。而楚國雖然有著吳起變法,不過楚國是當時所有國家中,變法最不徹底的國家。楚國保留了很多落後的政治和文化傳統,例如最典型的就是周朝的分封制度。

楚國並沒有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整個國家內部有著大量的地方封臣,而這些被分封下去的小貴族在自已的封地內部基本上就掌控了絕對權力。這也就直接導致整個楚國的整體凝聚性並不大,雖說理論上封君都聽從於楚王的命令,但是當楚國真正需要他們時,他們所能起到的整體戰鬥力卻遠遠不如秦國的整體國家凝聚力。而秦國的軍隊是一支完全由朝廷所掌控的軍隊,而楚國想要發動戰爭,就必須向下級的各級貴族釋出徵召令。這直接導致了楚國軍隊雖然人數龐大,但是想要和秦國銳士相比,顯然是完全不可能的。

楚國的上層君主較為昏庸。

而除了在制度上的絕對劣勢以外,楚國的君王整體素質要遠遠低於秦國君王,這也是楚國會在最後敗亡的直接原因。秦國能夠統一天下,並不是依靠的秦始皇一個人努力才可以成功的。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最後才成就了天下凝一的偉大壯舉。但是楚國不一樣,楚國雖說經過了變法,在消滅越國的時候將自已的國力達到了巔峰,但是楚國的君主長期處於昏庸,就算是臣子再厲害也沒什麼用。從楚懷王以後的楚考烈王,基本上就沒有一個政治能力及格的。

楚懷王自已親近秦國,最後在秦國被囚禁致死。而楚懷王之後的數代楚國國君也同樣沒有展現出自已應有的政治能力。例如,在楚頃襄王時期關東六國合縱攻秦,但是在關鍵時刻,楚國卻背叛了自已的盟友。作為六國領頭的楚國最先撤軍,這直接導致了合縱破滅。

而楚頃襄王死後,楚考烈王也同樣是一個沒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時期曾經三次遷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躲避秦國龐大的軍事威脅。而在長平之戰的關鍵時刻,楚考烈王也不願意向趙國提供幫助。而關東六國都不團結,和楚國作六國領導,卻沒有做出一個應有的表率,是有著直接關係的。分裂到最後的結果就是,關東六國都只是在臨死邊緣無力掙扎,到最後都便宜了秦國。

如果楚國的最後幾位國君中出現幾個擁有雄才偉略的,那麼楚國也絕對不會在後面,被秦國所覆滅,甚至是在沒有什麼太多抵抗能力的情況下,就被秦國覆滅。後來的楚國完全失去了建立之初那樣的雄心壯志,如果楚國可以保持自已的英武,那麼戰國的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

然而,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國無遠慮,必有近憂,你不打別人,別人就打你!

然而,熊顯然不明白這些,秦國是敵人不錯但是秦國送過來的美女也不能不要啊?不然打秦國幹什麼?

先拿下面前這個秦國公主再說!反正自已的堂哥對自已非常信任,自已回去後只需要把責任推到隨從人員身上就行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諸侯編 大明穿越之崇禎皇帝 重生之我乃扶風馬超 重生三國:金瞳趙雲,龍佑季漢 開局殺豬刀,迎娶美嬌娘 皇上,請不要讓朕為難 血色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