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28章 蒙古國與大盛魁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王老爺子今天的心情特別好,八十多歲的人了,兩眼放光,笑容可掬的看著我。

我能感到,老爺子一定是有一肚子話要對我說。

王老爺子的家鄉是中國山西省太谷地區的。從明代開始,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因戰爭的需要,民眾自發組織的,迅速崛起的,為明朝戍邊軍隊做後勤保障的,民間商業組織。

當時,明朝的西北邊境是以長城為界,來防禦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和騷擾。

既然和軍事有關,那就免不了打仗和駐軍。

無論是打仗還是駐軍,做為一個政權,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有沒有賴以支撐的經濟基礎。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士吃不飽肚子是沒法打仗的。

單靠官方後勤保障部隊來完成這個任務,在當時以馬拉駝運的技術條件下,還不夠運糧的軍人和牲畜吃的呢。

據歷史資料記載,能有十分之一的糧食運到前線,交付給戍邊的將士們,就已經很不錯了。

可見後勤保障,是多麼耗費國力的的一種無奈啊!

山西正好在長城沿線,而且又盛產糧食,人口眾多,有一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明朝廷聰明的看到並利用了這一點,解決了一個令各朝各代都頭疼的軍隊後勤補給難題。

在當時,整個山西晉中南地區,從事這項工作的民間組織有很多,把當地生產的糧食,送到朝廷指定的地點,就能夠獲得比其他銷售方式更高的“溢價”,這無疑對老百姓是一種很大的誘惑力,因此在山西晉中南地區,陸續成立了眾多從事為朝廷送軍糧的民間組織。

他們和朝廷簽訂協議,自行出資組織糧草,自行運輸,運往中原北部和大西北地區,交付給在長城沿線戍邊的將士們,然後拿回收據,交付給朝廷,朝廷給他們結賬。

可以想見,朝廷結的賬,那是百分百收到的實物啊,在這個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消耗及損失,只能由這些民間後勤保障組織自行承擔了。

這些民間組織的另一項賺錢方式就是,可以跟隨遠征作戰的軍隊,在駐地售賣其他商品,隨時保障部隊生活用品的需求。

當然,對於這些民間軍需保障組織的付出,朝廷也不能完全用財政來支付,畢竟國庫也缺錢,為了彌補和鼓勵這些民間後勤保障組織,就動用了一些其他的刺激政策。

“鹽鐵官營”是自春秋戰國時期,歷朝歷代由官方壟斷經營的生產及生活資料,老百姓是絕對不可以染指的,但是這些為朝廷充當了戍邊軍需保障的民間組織,朝廷給予了一定的“鹽鐵”特許經營權。

能夠拿到這個“鹽鐵特許經營權”的民間組織,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資金和組織能力的,因此在山西晉中南地區相繼成立了幾家正規的商業組織,也就是後期所稱的“商號”吧。

“大盛魁”就是眾多商號之一。

“大盛魁”從一開始組建,就採取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管理模式:大股東除了分紅權,沒有任何決策權,實際管理大盛魁運營的,除了基層“夥計”,中層“夥計”,就是高層“夥計”。

這種特殊的經營模式,使得“大盛魁”始終存在著一種永不懈怠的商業精神,並一路走來。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在明朝走完了他的歷史程序之後,以晉商為主的,專門為朝廷做軍需的這種成熟的商業模式,不僅沒有被明朝的退出而退出,反而又被清朝所倚重,併發揚光大了。

蘇布達大姐有點累,要休息了,叮囑我們不要聊的太晚。

王老爺子談興正濃,我和姐夫一邊喝酒,一邊認真傾聽老爺子講述這些陳年的往事。

在進入滿清時代以後,長城已經失去了早期的作用,有賴於滿清與退居漠北的元朝(北元),之間的緊密關係,滿清的管轄範圍已經涵蓋了後貝加爾地區。

因此,晉商也隨著滿清管轄範圍的擴大,一步越過長城,向著北方草原挺進了。

這個時期在蒙古國西部的“葛爾丹”勢力,頻繁對滿清政權進行抵抗和騷擾,康熙皇帝歷經多年在追剿葛爾丹的戰爭中,大量使用這些山西民間商號,做為軍隊的主要後勤保障。

所以類似於“大盛魁”這樣的商號,在滿清時期又得到了進一步蓬勃發展的機會。

而且這次發展的機會,要比在明朝時期大的多,除了為軍隊提供後勤保障服務,可以直接掙到朝廷的錢以外,還能透過民間易貨貿易掙到北方草原牧民的錢。

北方草原民族,除了生產牛羊肉、馬匹和各種皮革之外,基本是包括糧食在內的所有生活用品,都需要漢地給予提供,尤其是茶葉,而且需求量巨大而長期穩定,所以這些山西商號,其主營業務就從軍隊後勤轉型為蒙地貿易了。

這個時期,也就出現了“旅蒙商”這個說法。

到晚清和民國初年“旅蒙商”的業務已經做到了全蒙古,並進入了蘇聯。

老爺子的父親和爺爺都是在“大盛魁”從基層夥計,做到中高層夥計的。

老爺子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五歲跟隨私塾先生學文化,十二歲時,“大盛魁”要招收一批有點文化基礎的孩子,培養他們蒙古語和俄語,做為大盛魁的人力儲備。

1919年開春,也就是這個時期,王老爺子被大盛魁選中,安排到歸化城(呼和浩特)學習一年的語言。

這時已經是民國初年,國內軍閥混戰,外蒙古草原也由於紅色蘇俄的的崛起,和日本人的介入,搞的烽煙四起,形勢混亂。

“旅蒙商”和“大盛魁”在蒙古草原的傳統勢力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摧毀,甚至外蒙古在內外勢力的介入和鼓譟下,一度鬧起了獨立運動。

但是在北洋政府的努力下,外蒙古草原當時還在中國政府的管轄範圍。

因此在“庫倫”(烏蘭巴托),和更北邊的與沙俄接壤的邊境小城“阿拉騰寶利格”(買賣城),還有相當大的屬於這些旅蒙商們的資產。

大盛魁的興起就是伴隨著戰爭,也是因戰爭而發家致富,所以在這種動盪不安的環境中,大盛魁依然選擇的是堅守和發展。

堅守和發展就要有不間斷的後備力量,老爺子就是在這個大的歷史背景下,被選中做為儲備人才的。

他們這次被派往的最終目的地,就是民國最北部的中俄邊境貿易重鎮“買賣城”。

在“買賣城”一河之隔的北邊,就是蘇俄遠東邊境貿易小城“恰克圖”。

早年,滿清政府與沙俄政府,就是在這裡簽署了著名的《恰克圖條約》。

“買賣城”是一個長方形的城池,城牆是由圓木夯佇而成,每邊長約一里左右。城內有縱橫的街道,街道兩邊商號店鋪林立。

在城裡一眼望去,清一色的滿清式建築,城牆頭上有城樓和瞭望塔,有軍人值守。

每年由中國從這裡向俄羅斯出口大量的茶葉、絲綢、棉布、水果、瓷器、大米、蠟燭、香料等,中國則從俄羅斯進口毛皮、紡織品、成衣、皮革、及各種工具。

總之,這裡是一條從中國內地經張家口、歸化城(呼和浩特),再經過外蒙古庫倫(烏蘭巴托),最終到達買賣城,出口到沙俄和歐洲的陸路商貿大通道。

所以這裡對於百年旅蒙的晉商來說,是他們的命根子。

這裡聚集了有上百家大小商號,幾十家山西有實力的商號,在這裡都設立了進出口機構,大盛魁在這裡自然是最實力雄厚的。

他們還要在這亂世之中,堅守住這來之不易的產業,自然要不斷補充有生力量。

老爺子這批年輕人,正是在這樣一個動盪時期,踏上了這麼一艘,即將沉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船舶,在風平浪靜之後,有的僥倖成為了見證者,大部分沉入了海底。

本章完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念燃 天下烏鴉一般黒 重生之80我的媳婦超旺夫 先婚後愛,傅總,夫人要離婚 來自大腦的空洞 重生後想爽,沒爽起來 真想在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