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3章 美國的防禦失誤和反應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中,表現出了嚴重的防禦失誤和反應不力。美國的防禦失誤和反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美國的情報疏漏和誤判

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前,也有一定的情報收集和分析能力。美國主要利用了以下幾種情報來源:

- 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美國在日本設有多個外交機構,其中最重要的是位於東京的大使館和位於神戶的領事館。這些機構負責收集有關日本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方面的資訊,並向華盛頓彙報。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關日本對美國的態度和意圖的資訊。美國駐日本大使約瑟夫·格魯也參與了與日本政府的談判,試圖化解雙方的緊張關係。

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在珍珠港偷襲中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由於日本對美國發動偷襲的計劃是高度保密的,美國駐日本的外交人員並沒有獲得任何可靠的預警資訊。雖然他們注意到了日本在外交上的強硬態度和軍事上的動向,但他們並沒有預料到日本會對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事實上,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在偷襲發生前後都遭到了日本政府的限制和干擾。

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在珍珠港偷襲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偷襲前,美國駐日本大使約瑟夫·格魯與日本外相松島寅太郎進行了多次談判,試圖解決雙方在中國、法屬印度支那和東南亞等地區的利益衝突,但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格魯曾向華盛頓報告,他認為日本政府已經決心與美國開戰,並建議美國加強對太平洋地區的防禦。

偷襲當天,美國駐日本大使館收到了一份長達14頁的電報,內容是日本政府對美國提出的最後通牒,宣佈中止與美國的談判,並暗示可能採取敵對行動。這份電報原定於當地時間12月7日下午1點(即珍珠港時間早上7點)交給格魯,但由於日本外交部翻譯人員工作不力,導致電報延誤了一個多小時才送達。格魯在閱讀電報後立即向華盛頓發出緊急警告,並表示他認為這意味著戰爭即將爆發。

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遭到了日本政府的封鎖和監視,他們無法與華盛頓或其他國家的外交機構取得聯絡,也無法獲得任何有關戰爭情況的資訊。他們被限制在大使館和領事館的範圍內,不得隨意出入。他們的電話、電報和郵件都被日本政府審查和攔截。他們的財產和檔案也被日本政府查封和沒收。他們受到了日本政府和民眾的敵視和威脅,甚至有些人遭到了暴力攻擊。

在偷襲後一個月,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的外交人員被日本政府以戰俘的身份拘留,並與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一起被送往日本北部的一處旅館。他們在那裡受到了相對體面的對待,但仍然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和監視。他們在那裡度過了半年多的時間,直到1942年6月,他們才與日本駐美國的外交人員進行了交換,回到了美國。

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在珍珠港偷襲中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他們沒有獲得任何可靠的預警資訊,也沒有能夠阻止或減輕偷襲的影響。他們在偷襲前後都遭到了日本政府的限制和干擾,無法有效地履行外交職責。他們在偷襲後成為了戰俘,受到了日本政府和民眾的敵視和威脅。

- 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是美國海軍的一個專門從事密碼破譯和情報分析的部門。這個部門在1930年代開始破譯日本外交密碼,即著名的“紫色密碼”。這個密碼是日本外交部使用的一種機械加密系統,用於加密日本外交電文。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利用複製的加密機和數學方法,成功地破譯了大量的日本外交電文,並將其命名為“魔術”(Magic)。這些電文揭示了日本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政策和計劃,包括對美國發動戰爭的可能性。

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在珍珠港偷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他們能夠及時解讀日本的外交電文,他們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警告了美國政府和軍方日本可能發動戰爭的意圖和時間。雖然他們沒有能夠阻止或預防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但他們為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取得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在珍珠港偷襲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一直監視著日本外交電文,並將其翻譯成英文分發給相關人員。他們發現了日本對美國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包括撤出中國、解除對日製裁、承認日本在東亞和南洋的勢力範圍等。他們還發現了日本政府對美國提出了一個最後期限,即11月25日下午4點之前必須達成協議,否則就會採取敵對行動。他們還發現了日本政府對其駐外使館和領事館下達了銷燬機密檔案和裝置的命令,以及對其海外艦隊下達了出動準備的命令。這些情報都表明日本正在準備對美國發動戰爭。

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利用“紫色”機器,提前破譯了電報,並將其送達了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和其他高層官員。這份電報被認為是日本對美國的宣戰書,也是日本對珍珠港發動偷襲的訊號。

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繼續破譯日本的外交電文,並提供了許多有關日本的戰略意圖和行動的情報。他們發現了日本對英國、荷蘭、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地的攻擊計劃,以及日本對中途島、阿留申群島等地的侵略計劃。他們還發現了日本對美國航空母艦的追蹤和搜尋,以及日本對美國海軍基地和工業中心的轟炸計劃。這些情報使得美國能夠及時調整自已的防禦和反擊策略,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並在一些關鍵的戰役中取得了優勢。

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在珍珠港偷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透過破譯日本的外交電文,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警告了美國政府和軍方日本可能發動戰爭的意圖和時間。雖然他們沒有能夠阻止或預防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但他們為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取得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 美國陸軍訊號情報局:美國陸軍訊號情報局是美國陸軍的一個專門從事無線電偵察和情報分析的部門。這個部門在1930年代開始監測日本軍事無線電通訊,尤其是日本海軍無線電通訊。這個部門利用無線電定向儀和高頻分析儀等裝置,成功地捕捉了大量的日本海軍無線電訊號,並將其命名為“超級魔術”(Ultra Magic)。這些訊號揭示了日本海軍的部署和行動,包括對珍珠港發動偷襲的跡象。

儘管有這些情報來源,美國卻沒有能夠及時地預警珍珠港基地。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 情報分散和不共享: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情報機構或指揮官來協調各種情報來源和分析結果。不同的情報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甚至存在競爭和隱瞞。例如,海軍密碼學部門只向海軍高層提供“魔術”電文,而不向陸軍或太平洋艦隊提供;陸軍訊號情報局只向陸軍高層提供“超級魔術”訊號,而不向海軍或太平洋艦隊提供。這樣導致了情報的分散和不共享,使得珍珠港基地的指揮官無法獲得完整和準確的情報,也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美國情報機構在珍珠港事件中的失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海軍密碼學部門在11月25日就破譯了日本政府對美國提出的最後期限,即11月29日下午4點之前必須達成協議,否則就會採取敵對行動。但是,這一資訊直到11月28日才被送達給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和其他高層官員。同樣,在12月6日,海軍密碼學部門收到了一份長達14頁的電報,內容是日本政府對美國提出的最後通牒,宣佈中止與美國的談判,並暗示可能採取敵對行動。這份電報原定於當地時間12月7日下午1點(即珍珠港時間早上7點)交給美國駐日本大使約瑟夫·格魯(Joseph Grew),但由於日本外交部翻譯人員工作不力,導致電報延誤了一個多小時才送達。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利用“紫色”機器,提前破譯了這份電報,並將其送達了總統羅斯福和其他高層官員。這份電報被認為是日本對美國的宣戰書,也是日本對珍珠港發動偷襲的訊號。然而,由於電報過長且含有許多複雜的外交用語,美國情報機構沒有及時將其解讀和傳達給太平洋艦隊指揮官哈斯本·金梅爾(Husband E. Kimmel)和陸軍指揮官沃爾特·肖特(Walter Short)。直到珍珠港遭到襲擊後,他們才收到了這份電報的副本。

由於不同的情報部門之間沒有有效的協作機制,導致了資訊的遺漏和誤判。例如,陸軍訊號情報局在12月7日早上6點20分左右,攔截到了一條日本海軍訊號,內容是“虎!虎!虎!”,意思是日本航空母艦已經完成了起飛準備,並準備發動第一波攻擊。這條訊號被陸軍訊號情報局的分析員認為是日本海軍的例行訊號,沒有及時上報給高層官員或太平洋艦隊 。同樣,在12月7日早上7點02分,珍珠港北部的一個雷達站發現了一大群飛機正向珍珠港飛來。這個雷達站的操作員立即向陸軍指揮部報告了這一情況,但被告知這些飛機可能是美國陸軍從加利福尼亞州派來的B-17轟炸機,不必擔心 。事實上,這些飛機正是日本第一波攻擊部隊,而美國陸軍的B-17轟炸機則在偷襲開始後不久才抵達珍珠港。

在12月7日下午1點左右,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攔截到了一條日本海軍訊號,內容是“尼特”(NIIT),意思是日本航空母艦已經完成了任務,並準備返回基地。這條訊號被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的分析員認為是日本海軍的例行訊號,沒有及時上報給高層官員或太平洋艦隊 。同樣,在12月8日早上8點左右,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攔截到了一條日本海軍訊號,內容是“東風”(TOFU),意思是日本航空母艦已經透過東風島,並準備進入馬紹爾群島。這條訊號被美國海軍密碼學部門的分析員認為是日本海軍的例行訊號,沒有及時上報給高層官員或太平洋艦隊 。事實上,這些訊號都是日本航空母艦的位置和動向的重要線索,如果能及時通知給太平洋艦隊指揮官金梅爾或其他高層官員,可能會改變後來 大黃蜂號 航空母艦 和 飛魚號 潛艇 對日本航空母艦進行反擊的結果。

- 情報過載和混亂: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前,收到了大量的情報,但並不是所有的情報都是有用和可靠的。有些情報是模糊和含糊的,有些情報是過時和錯誤的,有些情報是故意和誤導的。例如,美國收到了日本對東南亞、菲律賓、馬來亞等地的侵略計劃,但沒有收到對珍珠港的侵略計劃;美國收到了日本對美國發動戰爭的最後期限,但沒有收到具體的時間和地點;美國收到了日本對珍珠港基地進行偵察的訊號,但沒有將其與偷襲聯絡起來。這樣導致了情報的過載和混亂,使得珍珠港基地的指揮官無法區分重要和次要的情報,也無法識別真實和虛假的情報。

美國情報過載和混亂在珍珠港事件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美國情報機構雖然能夠預測到日本可能會對美國發動戰爭,但卻沒有能夠確定日本會選擇哪個目標和時間。由於不同的情報來源之間存在矛盾和衝突,導致了資訊的分歧和混淆。例如,在1941年11月27日,華盛頓向太平洋艦隊發出了一份警告電文,稱“這是一份戰爭警告……敵人可能會突然襲擊馬來半島或菲律賓群島或可能是泰國或克拉群島……也可能會襲擊蘇門答臘或婆羅洲”。然而,在同一天,華盛頓又向太平洋艦隊發出了另一份電文,稱“不要採取任何可能引起日本誤解或挑釁日本的行動”12。這兩份電文給太平洋艦隊指揮官金梅爾和陸軍指揮官肖特造成了困惑和矛盾,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解讀這些資訊,並採取適當的防禦措施。

在1941年12月7日下午,華盛頓向太平洋艦隊發出了一份電文,稱“你們必須立即採取積極行動來恢復你們的作戰能力,並儘可能地追擊和摧毀敵人”。然而,在同一天,華盛頓又向太平洋艦隊發出了另一份電文,稱“你們必須保持你們現有的艦艇和飛機,並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敵人進一步攻擊或挑釁敵人的行動”。這兩份電文給太平洋艦隊指揮官金梅爾造成了困惑和矛盾,他不知道應該如何執行這些命令,並採取適當的反擊措施。

- 情報評估和誤判: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前,對收到的情報進行了評估和判斷,但並不是所有的評估和判斷都是正確和合理的。有些評估和判斷是基於錯誤或過時的資訊,有些評估和判斷是基於偏見或慣性的思維,有些評估和判斷是基於自滿或輕視的態度。例如,美國認為日本不敢對美國發動戰爭,因為美國比日本強大;美國認為日本不會對珍珠港發動偷襲,因為珍珠港距離日本太遠;美國認為日本不會在週末早晨發動偷襲,因為那是不禮貌和不合理的。這樣導致了情報評估和誤判,使得珍珠港基地的指揮官無法警惕和防範日本可能發動的偷襲。

美國的防空措施和指揮混亂

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中,表現出了嚴重的防空措施和指揮混亂。美國在珍珠港基地沒有采取有效的防空措施,也沒有建立有效的指揮系統。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防空設施和裝備不足:美國在珍珠港基地沒有設定足夠的防空設施和裝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空襲。例如,美國在珍珠港基地沒有設定防潛網、水雷、氣球等障礙物,以阻止敵方潛艇或飛機進入;美國在珍珠港基地沒有設定足夠多或先進的防空炮、雷達、戰鬥機等武器,以攔截或摧毀敵方飛機;美國在珍珠港基地沒有設定足夠多或有效的掩體、分散、偽裝等措施,以保護自已的艦艇、飛機、設施等目標。這些防空設施和裝備不足,使得美國在珍珠港基地處於一種極為脆弱和無防的狀態。

美國在珍珠港基地沒有設定足夠的防空設施和裝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戰略判斷失誤:美國在1930年代制定了《彩虹計劃》,預測了可能發生的多種戰爭情況,並制定了相應的應對策略。其中,《彩虹五號計劃》是針對與日本開戰的情況,認為日本最可能的攻擊目標是菲律賓、關島和威克島等西太平洋地區,而不是距離日本本土4000多公里的珍珠港。因此,美國將太平洋艦隊主力部署在珍珠港,作為一個遠離戰場的後方基地,而不是一個前沿陣地。美國也沒有認真考慮日本航空母艦的威脅,低估了日本海軍的技術水平和作戰能力。美國高層認為日本不敢也不會對珍珠港發動空襲,因此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準備。

資源分配不均:美國在1941年時還沒有完全擺脫經濟大蕭條的影響,軍事預算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歐洲戰場上。由於美國與德國和義大利已經處於實質上的敵對狀態,美國將大部分的防空設施和裝備分配給了大西洋沿岸和歐洲戰區。例如,在1941年12月7日時,美國在歐洲戰區部署了4500門防空炮,而在夏威夷只有140門。同樣,在1941年12月7日時,美國在歐洲戰區部署了2000架飛機,而在夏威夷只有233架。這些資源分配不均,導致了美國在珍珠港基地的防空能力嚴重不足。

指揮失誤和疏忽:美國在珍珠港基地的指揮官是海軍上將哈斯本·金梅爾和陸軍中將沃爾特·肖特,他們對於日本的威脅持有不同的看法。金梅爾認為日本可能會對珍珠港發動空襲,因此他要求增加防空炮和戰鬥機的數量,但遭到了肖特的反對。肖特認為日本不太可能會對珍珠港發動空襲,而更可能會進行第五縱隊的破壞活動,因此他要求將艦艇和飛機集中停放在港內,以便於保護和監視。這樣一來,美國在珍珠港基地的艦艇和飛機就成了日本空襲的容易目標。此外,金梅爾和肖特也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防空設施和裝備,例如雷達、氣球、水雷等。他們也沒有及時接收和處理來自華盛頓或其他情報來源的警告資訊,也沒有及時向下屬傳達和執行緊急命令。這些指揮失誤和疏忽,加劇了美國在珍珠港基地的防空漏洞。

美國在珍珠港基地沒有設定足夠的防空設施和裝備,是由於戰略判斷失誤、資源分配不均、指揮失誤和疏忽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這些原因導致了美國在珍珠港基地處於一種極為脆弱和無防的狀態,使得日本能夠成功地對其發動突然襲擊,給美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打擊。這也反映了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軍事準備不足和戰略思維落後,以及日本在海軍航空方面的先進技術和作戰能力。

防空預警和反應遲緩: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前,沒有收到或忽視了一些關於日本可能發動偷襲的預警訊號。例如,美國在12月6日收到了日本對美國發動戰爭的最後期限電文,但沒有將其視為緊急情況;美國在12月7日早晨收到了日本對珍珠港進行偵察的無線電訊號,但沒有將其與偷襲聯絡起來;美國在12月7日早晨收到了雷達上顯示有大量飛機接近珍珠港的報告,但沒有將其視為敵機而是誤認為是友機。這些防空預警和反應遲緩,使得美國在珍珠港基地沒有及時做出有效的應對和抵抗。

防空指揮和協調混亂: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中,沒有建立一個統一和有效的防空指揮和協調系統。不同的軍種和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甚至存在衝突和誤解。例如,海軍和陸軍之間沒有建立一個共同的情報中心,以共享和分析收到的情報;海軍和陸軍之間沒有建立一個共同的指揮中心,以制定和執行統一的作戰計劃;海軍和陸軍之間沒有建立一個共同的通訊系統,以保證資訊的及時傳遞和反饋。這些防空指揮和協調混亂,使得美國在珍珠港基地陷入了一種無序和混亂的狀態。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我的教官老公 重生回到校園生活 凹凸世界:嘉嘉是我的! 玄虛修真 喜歡秋葉的新書 異世界救贖者反被治癒 鹹泡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