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1章 草市街上的操哥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玉泉街算是成都的老街了,曾經以隸屬於北東街的沿街菜市而出名。後來城市規劃菜市被搬到了北大花園附近,繁華的街道兩側成了晝夜停車場,沿街為市的市井味道也就隨之而發生了改變......

前幾天辦事路過了成都這條老街。街道的標誌符號依舊,熙熙攘攘的人群卻被隔離在鋼筋水泥的堡壘之中,幾片乾枯的黃葉隨灑水車的電聲節拍紛亂跌落。往日讓人煩躁的“叫賣”與“堵車喇叭”聲,也隨冬眠的街道一起成為了人們口罩背後的祈盼!

“玉泉街”據說是取自《三國演義》中“玉泉山關公顯聖”的段子,從草市街的“和平電影院”往東南鑽進的“巷巷兒”,就是“灶君廟”街。街道不長有一處尼姑庵喚作“金沙庵”,還有所不大的附屬醫院。吊腰的鋪面有雜貨鋪、煙攤攤,還有幾個燒菜飯館。

這些鋪面的生意主要來自街口子上的“和平電影院”,這電影院歷史悠久以前又叫“井岡山電影院”。

記得九十年代電影市場並不景氣,和今天春節檔期幾十億票房不敢同日而語!那時候是片源匱乏,一年到頭出不了幾部像《追捕》那樣的好片子。

沒辦法影院的薛主任就只好另闢蹊徑,把電影院分拆為“電影廳”和“錄影廳”兩種形態。

在膠片緊張的年代“錄影”成了超哥消費的一種生活時尚,《龍蛇爭霸》、《英雄本色》、《至尊無上》等港臺電影讓無數青年的荷爾蒙噴濺!

錄影廳的樓下是“和平舞廳”,本來就不大的舞池被城北體校的一群“摔跤”、“拳擊”還有“柔道”隊的高階別運動員盤踞,顯得更為袖珍和弱小。

“三步”、“四步”完全蹬打不開,捱到中場“迪斯科”時段,大家的表現才逐漸嗨了起來。

不同專案的運動員都有看家絕活,有翻筋斗的有跳霹靂舞的,還有看哪個不順眼的直接把舞池變成“天橋小耳朵”的競技場......

從和平電影院到灶君廟街的尾巴是個十字路口,左手邊是“新開寺”街和巴金老爺子的“雙眼井”遺址,還有“嚴歌苓”和“劉曉慶”演繹過“芳華”的“戰旗文工團”......

右手邊是與“皇城”、“御河”齊名的“鼓樓北四街”。鼓樓街從“北一”街到“北四”街橫貫了古今,從“銀河王朝”跨“金地飯店”再和“玉泉街”接壤,算是老成都跨度較大的中等街道了。

鼓樓北四街沿線除了與北東街菜市配套的“肉架子”,就是頗具規模的“水果攤攤”了。其中也有一些小吃、醃滷的明檔門面,如“太婆鴨店”、“二姐兔丁”、“丁丁糖”、“波斯糖”還有吳老太爺的家傳“理髮店”......

再從灶君廟街一路向東,就是玉泉街(1)棟的居民樓,不曉得這裡是玉泉街的起頭還是結尾。總之玉泉街不長,只有尿長的兩節到“方正街”就截止了。但當年這條街卻是寸土寸金,賣時令蔬菜的、賣調料醬醃的、賣磨刀神器和樟腦丸的,還有宮廷桃酥現烤麵包的,生意都好得很!

除了沿街有一排由“絲綢公司”搭建的獨立鋪面,其它基本都是住改商的老式店鋪。這些鋪面門口的街沿上,大多都被賣菜的“地攤攤”擋得“輕絲嚴縫”,進進出出都很不方便。

然而商鋪老闆和“菜攤攤”之間卻少有衝突,因為這裡原則上還是規劃的“菜市”,沒有這些賣菜的抽起,店鋪恐怕也沒得好多生意可做。

不過也有例外的,在“絲綢公司”鋪面當頭的對面有一排老房子,是一樓一底的老式磚木結構建築。起頭一間開的是餐飲,牌匾很是氣派叫“玉泉飯店”,老闆是個中年超哥外號“陳和尚”。隔壁是一家理髮店,好像叫“偉偉美髮店”想必是以當家帥哥老闆的名字命名的。

這個美髮店老闆“偉偉”確實是個帥哥,身高一米八左右眉清目秀。加上一身時髦的行頭,頭髮梳得螞蟻上去都要杵柺棍兒,在玉泉街上回頭率相當之高!

那天偉偉正準備開門做衛生,門口就被一箇中年男人擺起了一地的“青菜腦殼”,搞得偉偉腳都插不進去。

於是雙方發生了爭執,偉偉先動手想去卡別人的脖子。那賣菜的哥子比他莽實多了,單手一“朗掌”他就站不穩了,一頭碰到自己的門框玻璃上。

血氣方剛的偉偉立即到店裡抽了一把長刃剪刀,就要給對方來起!賣菜的哥子也不是省油的燈一腳踢翻菜筐框,抽出一把沾滿泥巴和爛菜葉子的“柳葉砍刀”......

這時候周圍看熱鬧的人按捺不住了,幾個年齡大的喊道“都快點把刀丟了,弄到人你娃娃些都脫不到手!”

在旁邊看“抹豁”的陳和尚臉色也變了。手上煙鍋巴一丟,縱身一個“旋風腿”翻過種滿蔥蔥蒜苗兒的花臺,再一招“空手入白刃”扣住雙方握兵刃的手腕寸關,脆勁發力一個“野馬分鬃”乾淨利落的把雙方分開了......

後來的幾天陳和尚成了街上的英雄。他“甩鐵甩鋼”說自己自幼習武,還是跟少林寺和尚學的,要不咋個叫“陳和尚”喃!還說有自己在這條街就會很“和平”,還差點把館子的招牌改成了“和平飯店”。

偉偉後來抽底火說:“其實是我故意把剪刀丟給他的,那個大漢估計也是一樣,都是做生意的又不是俠客。不過還是要感謝陳和尚把刀搶走,要不大家人大面大的都下不到臺!”

矛盾化解過後大家又恢復了和諧的生活,只是一個月過後陳和尚還在給客人講述那場驚心動魄的“戰鬥”,直到新的故事又在“玉泉街”的地界上演......

整個“玉泉街”不愧為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老成都市井生活縮影。每天天不見亮“天回鎮”、“溫江”、“文家場”一帶的菜農就用加重28腳踏車,把成捆成捆的“韭菜”、“蒜頭”、“油菜頭”等蔬菜運到“新開寺”打批發。

早上六點不到就基本批發完畢,然後菜農們會去“衛民巷”吃幾個包子喝碗稀飯,再騎一個鐘頭的腳踏車回家睡回籠覺。

接下來拆開零賣的就不叫“菜農”了,改稱“販子”就是現在叫的“零售商”。俗話說“賣錢不賣錢,攤攤要扯圓”,販子們把批發來的蔬菜瓜果按賣相分開清洗乾淨,然後鋪在一塊塑膠布上,旁邊放一把“桿秤”一瓶裝滿清水的“高橙”瓶瓶兒,就準備開張做當天的生意了。

上午七、八點開始,各居民小區的“中國大媽”就開始出門買菜了。她們沿街一路討價還價,掐斤掐兩的和菜販子扯皮講價,時不時還會跑到灶君廟街上的“市管會”用“公平秤”約秤。

也有的會先去鼓樓北四街買豬、牛、羊肉,無論是“腿子”、“保肋”還是“二刀”、“五花”都必須要比到劃,生怕賣肉的“刀兒匠”會耍“飄刀”作假,看到一刀下去結果一半都是肥膘肉!

還有各種調料在市場上也是應有盡有,左邊“八角”、“草果”、“十三香”,右邊“茴香”、“桂皮”、“孜然粉”,“太和豆豉”炒蒜苗、“郫縣豆瓣”熬鍋肉......

“玉泉飯店”對面還有一家叫《蜀蓉香居》的幹雜店,主打產品是“皇后花生”。花生顆粒飽滿,味道厚重曾經是和樂山“老八號花生”、“顆顆酥花生”齊名的成都知名零食。

靠近“方正街”的小吃館子也很多,雙流“白家肥腸粉”、彭縣“軍屯鍋盔”、富順“豆花飯”都是菜市場附近的標準配置。買完菜後大媽些會坐下來休息一下,順便幾個人一起打個尖吃點“嘻嘻沙”,然後掙到買單直至給錢的人說:“這回我來,下回你請哈!”

後來一些外地美食也紛至沓來,新開寺街的“秦之味”肉夾饃、biang biang面、岐山哨子面都非常地道,可惜後來因為房租太高被迫換了踏踏。

但它旁邊的生餃子店也不錯,五花八門的像是“餃子開會”,不但好看味道也巴適!

“蟠龍烤鴨”、“乾鍋老滷”、“兔丁美蛙”、“火鍋冒菜”、“餈粑冰粉”周圍的美食更是舉不勝舉......

我在待業期間也在北東街市場上賣過東西,賣的是從九眼橋宏濟路菜市場批發過來的生花生。同學“金胖子”給我投入過10元錢股份的本錢,足球隊的“小東西”也經常過來幫我吆喝。

那時候金胖子考上了大學,假期後就去外地求學深造,小東西也參軍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汽車兵。

守在菜攤上的我目送他們一個個向理想而去,無限秘迷茫在心頭積壓成一塊石頭。今後的道路如何走?成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於是每天買報紙查閱招工資訊,或是央求父親託關係先找個臨時工來乾乾,反正這菜是不想再賣下去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我永遠陪著你 穿越鬥羅攻略光翎 7班日常 那些年暗戀 武林外史之我是公主 煜影 竹馬為我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