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25章 蜀相帖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大宋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對於文人給予高度重視,因此科舉制度相較於隋朝時期更為完備。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極為殊榮。

首先,大宋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將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

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

北宋時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

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解試,於當年秋天舉行,所以又稱“秋闈”,考過的便成為“舉人”;二級是由禮部舉行的省試,於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因此又稱春闈;最後是由皇帝主持的殿試,又叫庭對,於省試當年舉行。

殿試以後,無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

此時大宋科舉考的可不是“八股文”,大宋的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

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不過隨著大宋官場政治鬥爭的變化,考試的科目變幻不定。

如今《三經新義》被趙構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卻說秀王在含光殿宴請蜀中士子,出席宴會的皆為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大多在數年前參加過秋闈,但當時因受到秦檜打壓未能高中。

宴會中坐著的正有前幾日在武侯祠遊覽的於承晦、李松如兩人。

這兩人那日將徐渭在武侯祠題下的《蜀相》拓下,便立即返回城中在城內傳唱,一時間竟讓成都紙貴,引發了蜀中文壇震動。

原本蜀中士子們躊躇滿志,決心在此次科舉考試中大顯身手。然而這《蜀相》一出,卻嚴重打擊了蜀地讀書人的信心。

趙子偁見士子們在宴會上皆意興闌珊,愁眉不展,不禁好奇問道:“諸位皆為蜀中青年才俊,如今秦檜已死,科舉考試即將如期舉行,此乃諸位大展身手的良機,何以皆如此憂心忡忡?”

眾人相顧無言,卻是那於承晦起身,向趙子偁拱手施禮,道:“王爺您有所不知。近日,一位臨安文人在武侯祠題下一首律詩,堪稱千古絕唱,我等皆自嘆弗如,恐怕來年春闈要讓王爺失望了。”

趙子偁聽得一頭霧水,詢問:“什麼詩?”

那於承晦便從懷中取出《蜀相》的拓本,遞給了侍者。

那位名叫於承晦計程車子於是從懷中取出了《蜀相》的拓本,交給了侍者。

趙子偁初睹此《蜀相》便被書法所驚豔,待讀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一句時更是心潮澎湃。

此刻,北方故都開封仍為金軍所佔領,靖康之恥猶在眼前。

身為太祖後人,他內心何嘗不像諸葛亮一般出師北伐,收復中原。

然而朝政由主和派掌控,他的身份敏感,且南北雙方實力懸殊,因此不得不隱忍至今。

想到這裡,他雙眼微紅,端起案前的酒杯一飲而盡。“好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他低聲自語。

“好,好,好詩。”待看到此詩的落款時,他不禁放聲大笑。“原來是子游,不愧是徐家的二郎。”

想到此處,他便吩咐侍者去請徐渭,而後向李鈞道:“李少卿,可曾觀賞過這《蜀相貼》?”

李鈞接過這拓本,待看過這《蜀相貼》後,也是面色泛紅,沉默不語。

不久,徐渭便隨著侍者來到了這含光殿。他步入殿內,只見大殿之內高賢滿座,宴會之上美食如畫、美酒如泉,古琴涔涔、鐘聲叮咚,真是風雅非凡。

然而讓他感到奇怪的是眾人都齊刷刷地注視著自已,徐渭一臉疑惑,感受到眾人的目光,一時間他竟手足無措起來。

秀王微微一笑,走到徐渭身旁挽住他的胳膊,將他引到了自已身旁的席位,道:“諸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便是這《蜀相帖》的作者,徐國公家的二郎,雲騎尉徐渭。”

眾人見徐渭一身青衫,面冠如玉,哪能想到這曠世名作竟出自這個少年,待得知他是勳貴之後,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但隨即又慚愧地低下了頭。

趙子偁豈能不知其中深意,大宋勳貴歷來多效力軍中,縱然有個別擔任文官也難以進入中樞,任職宰相的更是寥若晨星。徐渭出身勳貴,即便欲任文官亦需參加鎖廳試,而非與他們一同參加省試和殿試。

鎖廳試是現任官員或有爵祿者的進士考試。

《宋史·選舉志三》記載:“熙寧十年,始立《宗子試法》。凡祖宗袒免親已受命者,附鎖廳試,自袒免以外,得試於國子監。”

就在此時,那位名叫於承晦計程車子起身道:“在下觀徐公子此詩頗具恢復山河之志,不知徐公子對當前南北對峙之局勢有何看法?”

此言看似為策論,實則為陷阱,即便是秀王聽聞亦略顯皺眉,頓感不悅。

此時,奸相秦檜剛遭刺殺,朝堂之上新的政治勢力尚未形成,對北方的政策亦不明朗,趙構的態度亦撲朔迷離,何況此間宴會又有長史記錄,他們見徐渭年少,故存試探之心。

徐渭也明白於承晦的用意,只聽他緩緩地道:“小子久居江湖不知朝堂之事,只是自小聞家父嘗有二恨。金人竊據中原,靖康之恥尚未能雪,此其恨一也;”

“吾家世居中原,宗祠皆陷於北地,祖宗之業不能守,親族之命不能全,此其恨二也。”

“苟利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丈夫進而不能保其國,退而不能全其家,何以立於天地之間耶。”說罷將拳頭狠狠地砸在了桌案之上。

眾人皆沉默無言,實際上這些士子並非全部祖籍蜀地,也有部分在靖康之變時從秦、晉兩地遷移而來。

此刻受到徐渭的話語感染,紛紛產生共鳴,義憤填膺。在場計程車子們都知道徐國公是當年堅決主張抗金的名將,此言倒也符合常理。

“好,好一句‘苟利以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子游今日之後必定名揚天下。”秀王稱讚道。

徐渭心中感到一絲慚愧,口中謙虛地說:“叔父過譽了,自古以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若朝中有諸葛丞相這樣的人物,子游即便擔任王平、馬岱又何妨!”

他的言下之意是朝中缺乏主戰的賢臣。秀王理解他的心意,便說:“子游年紀輕輕便文武雙全,將來必定能成為姜伯約那樣的人物。”

士子們見徐渭是主戰派的家人,也不再為難他,宴會很快便宣告結束。徐渭一心全在碧遊劍上,宴會剛一結束便起身告辭。

然而秀王卻叫住了他。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被讀心後,全家靠我鹹魚翻身 洪荒:萬道聖祖 平行次時空 穿越:團寵王妃的悠閒生活 盛夏時光, 後空翻的貓 從獲得密室領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