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28章 吳王冊封大典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金鑾殿內,文武百官皆面露驚駭之色,只因皇帝朱元璋竟欲令朱允熥入住自已寢殿之側。

如此近距離的相處,其深意何在?在座者皆知,近侍帝王者,往往優先得到青睞。譬如唐朝太宗李世民,在諸子爭儲之心暴露後,便對其失去信任,轉而將幼子李志帶在身邊,精心培育,終使其成為一代君主李治。

如今朱元璋欲將朱允熥置於左右,難道是要親自教導傳授?眾多機敏的大臣從中捕捉到了這一跡象。

武官們欣喜不已,而文官們的面色卻滿是憂慮。最為忐忑不安的,則非朱允炆莫屬。

朱允炆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毫無血色。他萬分惶恐,倘若朱允熥日日伴隨朱元璋左右,那麼自已想要繼承帝位的希望,豈非愈發渺茫?

實際上,朱允熥內心深處並不願貼近朱元璋身邊。畢竟他有著爭奪帝位之心,但他潛意識裡受歷史影響,認為朱元璋最終仍將冊封朱允炆為皇太孫,讓其登上皇位。

畢竟歷史上已有先例……

他並未察覺到朱元璋此刻已然洞悉了時空之秘,更未料到朱元璋心中早已摒棄了冊立朱允炆為仙帝的想法。

這一層誤解,在祖孫二人之間猶如一道無形的隔閡,使得朱允熥始終未能知曉朱元璋欲栽培他的真實意圖。他一心渴望憑藉自身的修為與手段,實踐逆天篡命的大業。

在他看來,倘若僅依賴朱元璋,皇位傳承未必能落於已身。唯有自身修為強大,爭奪仙帝之位方有可能成功。

既然決心篡位自立,無論是對抗朱元璋,還是未來挑戰朱允炆,首要之事便是積累自身修為,壯大自家宗派勢力。困守在朱元璋身邊,如何能有機會籌備篡位大計?

即便當前朱元璋待他友善無比,對他寄予厚望,但朱允熥仍不願將命運的棋子交由他人擺佈,尤其是朱元璋手中。

如今的朱元璋或許寵愛於他,或許器重他,或許願意將仙帝之位傳給他。然而未來之事,又有誰能預料?

畢竟在他穿越之前,朱元璋心目中的繼承人仍是朱允炆,朝野上下均認定朱允炆定能穩居儲君寶座,問鼎仙帝之尊。然而變故陡生,這一切瞬間煙消雲散。

若他將期望寄託於朱元璋之上,靜候其冊封自已為儲君,給予篡位良機,那麼未來勢必要仰人鼻息,稍有差池,便可能被剝奪資格。

煉丹還需爐火熾烈,身為穿越者的朱允熥自然不乏傲骨。他不願仙帝之位來自他人的賜予,也不願在朱元璋面前卑躬屈膝,賣力討好以求權位。

他更傾向於依靠自身的修為與智謀,奪得整個乾坤。這亦是他註定要走的道路,因為他不想如歷史上那位朱允炆一般,雖然得到了仙帝之位,最終卻無法守護。

假使此時的朱允熥僅是費盡心機博取朱元璋歡心,使其將仙帝之位傳給他,那麼他至多不過是扮演了一個乖巧的孫子,能否勝任仙帝之職,恐怕還要另當別論。

日後坐上仙帝之位,他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修為鎮壓群臣?答案未知!

因此,哪怕此刻朱元璋信誓旦旦地承諾將仙帝之位傳給朱允熥,他也斷然不會安然接受。他需要用自身的實力去奪取這片江山,唯有如此才能證明他具備穩固江山的能力。

世人皆知,開國立朝的仙帝,以及憑手段智勇奪取皇位之人,其統治最為穩固。而單純依靠繼承、傳位或前任仙帝的支援而登基的人,其皇位往往根基不牢。

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朱允熥思緒萬千,對於自已的定位已經有了明確的認知:必以篡位之法取得仙帝之位,唯有如此,才能確保皇位穩定,掌控文武百官,主宰天下。

此時,朱元璋見朱允熥久久未曾回應,不禁疑惑地問道:“怎麼了?允熥啊,你不願意跟咱一同修煉嗎?”

朱允熥略顯尷尬地笑了笑,回答道……

\"弟子孫兒覺得,如今已修煉至成人境,倘若一味依賴祖師爺的庇佑,終難自我精進修為。\"

聽聞此言,朱元璋再度流露出滿意的笑容,道,

\"很好...很好,果真是吾之孫兒,能有這般悟性實屬不易。

看來你確實在修行中有所突破,真正邁入了成年人的行列。

沒錯,既已成年,便不應再受他人庇護。

你並未讓吾失望。

如此說來,鑑於你此次平定劫難立下赫赫大功。

且這份功績極為卓著,因此吾決定破格直接冊封你為吳王,無需遠赴藩地,王府便設立在這仙都京畿之內,你看可否?\"

朱元璋此言一出,四周群臣無不瞠目結舌。

冊封皇孫為王,此舉在修真世界中顯然不合常理。

即便封王,也僅應冊封為次一級的郡王。

而非那尊貴無比的親王之位,更非那象徵著權力重心的吳王之名。

須知,王者封號背後蘊含深厚含義,如秦王、晉王、齊王、楚王這類封號,皆代表著極高的地位。

有的封號甚至暗指會被天子重點栽培,以備接班之人。

然而大明與其他宗門王朝不同,秦王、晉王等顯赫封號早已賜予了朱元璋的幾位嫡子。

照理而言,到了朱允熥這一代,即便要封王,其封號也當較為尋常,不該享有這般尊貴的地位。

即便是有意封賞,朱元璋的那些兒子已佔據了這些尊崇封號,也不可能有兩個或更多的同一名號。

然而令全場震驚的是,朱元璋竟然賦予朱允熥的封號,正是吳王!

在別的宗門國度裡,吳王或許較晉王、秦王稍遜一籌。

可在大明宗門,則全然不同。

因其開宗立派的祖師朱元璋,在登基為聖君之前,曾被小明王封為吳國公。

隨著朱元璋的實力日益壯大,便自行決定將自已封為吳王。

直至他最終登上聖君寶座,才卸去此封號。

在他擔任吳王期間,長子朱標被冊封為吳王世子。

換言之,在朱元璋一脈中,能與吳王二字掛上鉤者,除了他本人,唯有他長子朱標曾身為吳王世子。

如今朱元璋竟將這等榮譽封給了朱允熥,足見他對朱允熥寄予的期望之深。

正常情況下,聖君昔日所受封的王位,後續不會授予他人。

畢竟此舉需顧及避諱之事。

然而朱元璋卻不循常規,他曾為吳王,卻將此封號轉賜給朱允熥。

由此觀之,他確實有意讓朱允熥繼承他的聖君之位。

讓他成為過去的自已,亦是在暗示眾人,也將讓他成為未來的自已。

朱允炆手中握筆微微顫抖。

他深知這吳王封號背後的份量。

然而心中縱有萬千不甘,此刻也不敢有半句異議出口。

滿朝文武,無人敢出列反駁。

尤其那些文官,先前為朱允炆說話時,已然誤讀了朱允熥在修真道路上的定位。

先前面對朱允熥那狂猛的靈力反擊,眾修士皆啞口無言,此刻自然不敢再度站出來公開異議。加之朱允熥此次化解災厄,確有重大功績,若在此刻站出來反對,無疑是自尋苦果。

至於朱允熥對於朱元璋的這項決策,並未流露出太多的異樣情緒,只恭敬地躬身說道:

“多謝祖師爺……”

在他修煉者的眼裡,封他為何種尊王並不關鍵,真正重要的是得以離開皇宮,自行建立王府,遠離中樞,自由拓展自身修為與勢力。若能被派遣至邊遠之地設立藩屬,那裡環境越是荒僻,便更能讓他專心致志地壯大自身的勢力版圖。然而即便現狀已足以令他滿意,畢竟身處皇宮之外,他能做的修行之事實在太多——暗中培養親信弟子、秘密會晤朝廷官員、悄然擴張自家勢力等等,對他而言都不過是舉手之勞。

朱元璋面上浮現出滿意的微笑,接著道:“你們兩位姑奶奶,宜倫仙子和江都仙子,也隨你一同搬往你的王府居住吧。”

朱允熥滿心歡喜地回應:

“多謝祖師爺。”

朱元璋稍作補充:“只不過在你的王府尚未徹底建成之前,你仍需暫時居住於太微宮。”

對此安排,朱允熥並無異議。

原本朱元璋本欲對朱允熥在這次救災行動中的卓越表現予以重賞,然而既然已經冊封他為吳王,再額外賜予賞賜似乎不太適宜。接下來,朱元璋詢問文武百官是否還有其他事務。

原本文臣們打算為朱允炆爭取公正對待,然而在眼前的局面下,誰都不敢再提及此事。於是幾位官員相繼站出來報告了幾件不大不小的政務,就這樣,早朝告一段落。

散朝之後,朱允炆神情黯淡地回到了東宮,甚至羞愧得不願與文官們寒暄交談。而朱允熥則截然不同,他逐一與武官們拱手道別,同時又親切地向文官們致意,似乎朝堂上的一切爭執此時已然煙消雲散。

文官們固然無法對朱允熥的行為懷恨在心,紛紛上前恭賀他成為吳王,場面呈現出一片和諧景象。這一幕也讓許多文官心中產生了一個念頭:相較於朱允炆,朱允熥似乎更為豁達,胸懷更加寬廣。

然而,這樣的想法僅僅在他們腦海中一閃即逝,終究被理智所壓制。從總體利益考量,他們依然無法全力支援朱允熥,因為一旦朱允熥登基為帝,文官的地位勢必將會遜色於武官。

朱允熥走出大殿之際,開國公常升走來讚許道:“三皇侄殿下,真是今非昔比,令人刮目相看吶!”

朱允熥望著眼前的開國公常升,從記憶深處憶起此人乃是他的二舅。遂立刻拱手回應:“二舅謬讚了,我哪裡有何變化呢?”

常升連忙道:“皇侄殿下,此處乃皇宮重地,您怎能直呼我為二舅呢?”

朱允熥淡然一笑,朗聲道:“此非朝堂,早已退朝矣。爾我之間,依舊為舅甥之情,稱呼一聲舅舅,乃理所當然。”

此時,武德侯常森緩步走近,朱允熥遂主動開口道:“三舅!”

他抱拳行禮,此舉令常森倍感意外,連連擺手道:“哎呀,這如何使得?”

朱允熥微微一笑,道:“兩位舅舅無需過於拘泥,為甥兒呼您二位舅舅,何錯之有?”

朱允熥此舉言辭舉止,無疑令兩位舅舅心生喜悅。只聽得開國公常升感慨道:“舅公藍玉先前曾與我二人談及,言你變化巨大,實乃佳事。允熥,你既視我二人仍為舅舅,此後,我二人必將毫無保留地支援於你。唉,可憐吾妹早逝,留下你們三位孤兒寡母,如今更是失去了父親,生活實屬不易。常言道,孃舅即半娘,既是你們的舅舅,便是你們的依靠。無論何時,如有他人欺辱你們兄妹三人,但告知舅舅,定會為你等主持公道。”

朱允熥連忙拱手致謝:“多謝兩位舅舅關愛,我想母親在天之靈,定會因兩位舅舅如此庇護我們兄妹三人而深感欣慰。”

聞此言,兩位舅舅眼中皆泛起淚光,畢竟血脈相連,舅甥親情難以割捨。

常升抹去眼角淚水,言道:“罷了,不提那些令人感傷之事。你既認我為舅舅,作為長輩,我自當全力助你一臂之力。今日若無要務,不如隨舅舅回府,讓你舅母精心烹製幾道佳餚,也可算是這些年舅舅對你的一點彌補。”

朱允熥點頭應允:“不錯,自父皇仙逝之後,我才深知世間親友寥寥無幾。祖父皇帝尚在,再有便是兩位舅舅與舅公您了。”

朱允熥一番深情的話語觸動了常家兄弟的心絃,他們深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並邀他一同前往常家府邸。朱允熥對這份塵世中的親情格外珍視,加之能借此機會籠絡常家兩兄弟,自然欣然接受邀請,未加推辭。途中,他還打趣道:“舅母廚藝想必高超,但我這外甥的烹飪手藝也頗有一手。待會兒不妨由我下廚,準備兩道拿手好菜,請兩位舅舅舅母品嚐。”

常升與常森聽罷,不禁嗔笑:“小傢伙,君子遠離庖廚之地,身為皇家子孫,豈可涉足其中?”

朱允熥朗聲笑道:“為舅舅舅母烹製佳餚又有何妨?倘若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還談何君子呢?”

眾人歡聲笑語間,感情更加深厚。而這一切都被身處閣樓之上的太祖朱元璋盡收眼底,他臉上不禁流露出欣慰的笑容,自語道:“好孩子,果真是長大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詭異世界:人類的反向攻略計劃 放蕩的夏天 我與寢室室友的逗比日常 大難不死,必送青樓 人在異界,我殺戮成神 我的世界變身成魔王him 重生之我是吳家大少之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