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40章 萬事俱備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當程家良拿過紙張一字一頓唸完《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幾句時,張學晏就知道,這場關於詩會的入門考試,他必然是高分透過。

程家良輕聲誦讀此詩,彷彿整個心靈都被其深深觸動,瞬間陷入了沉默。他尋找著合適的言辭,卻有些失語,不知從何說起。程知棟在一旁靜靜聆聽,對張學晏的欽佩之情如泉水湧動,幾乎難以抑制,這是一種近乎崇拜的熱烈情感。

程家良試圖平復自已的情緒,淡然地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水。然而,他的手微微顫抖,出賣了他的真實情感。他沉浸在詩的世界裡,良久無言。再次拿起詩作,他低聲誦讀,一遍又一遍。

他忍不住讚歎道:“言簡而意賅,至情則至理,此詩純以意勝,而不在言語之工也。它以意勝而言不足,不依賴華麗的辭藻,卻能夠深入人心,引起共鳴,當真是首好詩啊。”他感受到的,不僅是詩歌的韻律和詞句之美,更是那份深藏在字裡行間的真摯情感。這份情感,如清泉流淌,如微風拂過,讓人心生敬意。

在程家良的視線中,張學晏的身影輪廓,宛如墨滴在宣紙上,筆意悠長。他凝視著張學晏,那目光似是在尋找古人的風骨,尋找那不凡之才的印記。終於,他打破了沉默,讚歎的話語溢位嘴邊。

他道:“賢侄,在這詩文一道,你真宛如是天地之精華凝結而成,彷彿生而知之,卓爾不凡。首首皆是佳作,令人瞠目。”

詩會之事,在程家良的眼中,有了張學晏的參與,必定如龍入海,掀起萬丈波瀾。他彷彿預見了那日的盛況,詩會之上,張學晏的一言一行,必定能令眾人矚目,贏得滿堂彩。他的詩詞,必定會如春風拂面,讓人心生歡喜。

張學晏的精彩表現讓程家良徹底放下心來,至於程知棟,那更是從來沒有懷疑過張學晏的水平。幾人言笑晏晏,詩會的細節猶如流水般被精心雕琢。張學晏對詩會的佈置、宣傳乃至細微的服務環節,均有獨到見解。他娓娓道來,彷彿每個角落、每個環節都已在他的心中預演過無數遍。他的提議,如清泉湧出,令人耳目一新。

程家良更是驚喜連連,他未曾想過,這位出身農家的少年,不僅詩文才華橫溢,就連經商之道也頗有心得。他的天賦,如明珠閃耀,令人讚歎不已。父子二人相視而笑,心中均對張學晏的才華與智慧感到欽佩。

商議完詩會的細節問題,張學晏很快告辭,在他心頭一直纏繞著對張清川先生的掛念,彷彿一炷香燃燒於胸口,揮之不去。想起此次田假之行,原本想與先生一同歸鄉,重溫那熟悉的風景與情懷。然而,臨行之際,先生卻說有些事需留在秦安處理。他並未細說何事,只是那眼中流露的深沉與堅定,讓張學晏明白先生的決定不容置疑。

腳下的路似乎變得漫長而又漫長,心中對先生的思念如潮水般湧動。不知先生此時在做什麼?宅子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似乎與他心中的那份掛念緊密相連。他迫切地想要見到先生,彷彿只有見到他,心中的那份不安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行至宅門前,張學晏心中的那份期待愈發強烈。他迫不及待地踏入宅子,尋找先生的身影。或許此刻,先生正在書房裡揮毫潑墨,或許正在庭院裡悠然自得地品茶。無論先生在哪裡,只要能見到他,張學晏心中的那份掛念便會得到片刻的安寧。

“先生!”一聲呼喚,帶著無盡的思念與期盼。在鳳州刺史府衙外,盧麟殊抬眼看看,眼前的人,竟然是張清川。盧麟殊不禁感慨:“啊!是你啊心正(張清川的字),多年不見,今日竟在此偶遇。”張清川行過禮,抬起頭來,眼中滿是堅定:“學生此來,正是為了拜訪先生。”

盧麟殊略作沉思,道:“你且隨我來。”二人踏入鳳州府衙,那熟悉的氛圍讓張清川有些恍惚。他放慢了腳步,目光所及,似乎每一磚每一瓦都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府衙內的景象,與他記憶中的片段相互交織,他似乎在對比,又在緬懷。

走過長廊,繞過假山,每一處風景都能勾起他的回憶。那些年少時的夢想,與父親共度的時光,彷彿都在這一刻重現。心中感慨萬分,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只能默默跟隨盧麟殊,深入這府衙的每一個角落。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然而眼前的府衙,依舊保持著那份古樸與莊嚴。他在心中默唸,彷彿要與這個世界對話,要將這份情感,深深地刻入這府衙的每一寸土地。

二人相對而坐,張清川心中猶疑,不知從何說起。盧麟殊的初見欣喜已消退許多,靜默不語,等待張清川開口。張清川輕啟唇齒,繞開了直接的議題,彷彿又回到時光的那端,談及二人於謝恩時的初次相逢。

那時,年輕的他如晨曦般清新脫俗,滿懷敬仰之情前來謝恩。提及那時,盧麟殊心中湧起一股熟悉而親切的情感,隨著張清川的話語,彷彿又回到那曲謝之際。他們暢談曲江宴上的盛景,書生們的意氣風發,如詩如畫。

歲月流轉,人事已非,但那些美好的記憶依舊清晰如昨。張清川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懷念和感慨,勾起盧麟殊對往事的回憶。他們聊起那時在長安的夢想與抱負,彷彿一切重新來過。

回憶之後盧麟殊還是切入了正題,他說:“心正啊,你此番前來尋我,定不只是為了聊些往事。但說無妨,當年眾進士中,我最欣賞的便是你。”張清川聞之,沉吟片刻,道:“恩師所言極是,記得當年,我意氣風發地透過了關試,本以為吏部銓選不在話下。誰料連試數次而未果,我於是心灰意冷,黯然回到了老家秦安,做了個私塾老師。隱居鄉村的這兩年裡,我本以為此生仕途無望。”

他的思緒似乎被牽引到了張學晏身上,停頓片刻後繼續道:“近來卻遇到了一位天資聰穎的學子,他不僅學業出眾,更點燃了我重返官場的希望之火。只是,這些年我遠離長安,對銓選的要求是否變化一無所知。於是,我書信寄給您在長安的宅邸,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並未得到您的回答,但得到了師孃的回信。從師孃的回信中,我得知您已調任鳳州刺史的訊息,遂決定特來尋您。”

清風拂過二人的臉龐,似乎能聽見時光的流轉聲。昔日的進士如今再度提及過往,那沉寂的歲月似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往事如煙,卻又歷歷在目。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十萬個社會中的為什麼 混在美洲當暴君 愛爾維亞 一個人類往事 都不想當皇帝,換朕來試試 邊城戰事 摸魚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