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42章 密話曾國藩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李孟群戰敗,上百艘戰船被毀,只逃回七艘戰船、兩百親兵。他雖以善戰名重一時,一向沒有敗績,卻遭此大敗,始知火軍威名。

曾國藩明知李孟群打不贏,所以對李孟群的戰敗並不意外。

好在湘軍水師主力在楊載福和彭玉麟那裡,主力並未受損。曾國藩擔心的是豬隊友-湖廣總督楊霈,害怕楊霈上摺子給皇上,誇大李孟群的敗績。

皇上信任楊霈,曾國藩也沒有辦法。他只能搶先上折請罪,將李孟群大敗的事實輕飄飄一筆帶過,說自己統御無方,李孟群急於奪城,沒有仔細偵察敵情。

摺子上,曾國藩再次強調火軍武器的先進,湘軍破城還需時日。他知道楊霈主張招降火軍,重申自己對付火軍的方針:剿撫並舉,以剿為主。

曾國藩何嘗不想招降火軍。火軍和太平軍貌合神離,他在嶽州時已經掌握這個重要情報。但他揣摩咸豐心思,不敢說出招降的主張。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在某種程度上,湘軍是曾國藩的私兵,只聽曾國藩的話,不聽朝廷的調遣。

若曾國藩長時間頓兵武昌城下,不僅不願進攻火軍,反而主張招降。豈不會觸動咸豐敏感的神經,讓他誤以為曾國藩擁兵自重,不願為朝廷死戰?

可是若強攻吧,火軍武器先進,湘軍不一定能打得過火軍。李孟群戰敗便是明證。李孟群一向以善戰知名,他尚且大敗,何況其他人呢?

曾國藩覺得,最好能效彷城陵磯的故事,讓陳城主動讓出城池。這樣,湘軍撿個大便宜,可以兵不血刃佔領武昌。

但武昌與城陵磯不同。城陵磯雖然地勢險要,但僅是個小山磯,沒有民事價值和政治意義。武昌則不一樣,是湖北省會,也是湖廣總督、湖北巡撫駐地,城內又有數萬百姓。

武昌的得失,不僅關係朝廷臉面,也關係到洋人對清廷的信心。

若洋人翻臉,轉而支援太平天國,那麼大廈將傾,縱有十個湘軍、一百個曾國藩也無力迴天了。

他很想派人聯絡陳城,希望陳城像在城陵磯時那樣,主動後撤。作為交換,湘軍保證不追擊火軍。

但轉念一想,自己統率有兩萬兵馬,是火軍的兩到三倍。他豈能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主動向陳城求和?

在城陵磯時,代湘軍和火軍密謀的是左宗棠。左宗棠沒有官職,做事一向不考慮影響。曾國藩是欽差,豈能揹著皇上和敵軍勾通?若被政敵知道了,自己還有政治前途嗎?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曾國藩左右為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拿出他的殺手鐧:挺!他並不急於攻城,扎牢營壘,做出長期相持的準備。

此刻太平軍北伐已經失敗。北方的八旗精兵得以南下,援助清軍在天京東側的江南、江北大營。天京吃緊,石鳳魁已經敗退田家鎮。

太平軍西征已告失敗,楊秀清也派不出精銳援兵了。火軍獨木難支,定會效彷城陵磯故事,主動從武昌撤退。

這是曾國藩的如意算盤。他按兵不動,正是想後發制人,逼迫陳城主動撤退。

沒想到,李孟群的戰敗打亂了曾國藩的部署。他預料到李孟群會失敗。他本以為,李孟群頂多焚燬不了火軍戰船,頂多擊毀不了“雛鷹號”。但李孟群竟輸得那樣慘,兩千水兵只逃回了一百多個親兵。

雖然楊載福、彭玉麟的湘軍水師主力仍在,但人心士氣已經隱然發生變化。火軍船堅炮利,比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湘軍上下談“火”色變。

現在,就算曾國藩有心找陳城談判,氣勢上也矮人一截。誰讓湘軍打了敗仗,還是個大敗仗呢!

曾國藩暗下決心,待他做了督撫,他一定辦個機器製造局,中國人自己製造輪船、槍炮,和火軍、洋人一較高下。

李孟群大敗的次日,彭玉麟深夜來訪。原來,火軍找到了彭玉麟,希望透過彭玉麟引介,直接和曾國藩對話。

曾國藩見火軍主動派人過來談判,心中大喜,臉上卻不露聲色,澹澹地問彭玉麟:“火軍來了幾人?找老夫何事?”

彭玉麟說:“火軍來了艘小船,目前在我營裡。他們帶了副千里耳,可以遠距離通話。火軍主帥陳城希望利用千里耳和大帥直接對話,有要事商議。若大帥不願意,他們即刻回營,並不願在我營裡延宕。”

曾國藩故作深沉,說:“雪琴,你和陳城打過交道,你意下如何?”

彭玉麟說:“大帥。火軍與長毛有隙,絕對不願給長毛賣命。我猜,陳城大概要效彷城陵磯故事,率軍撤退。至於原因,我估計是因為太平軍那邊派了援軍,要接防武昌。陳城騎虎難下,只能撤軍。雖然如此,我們也要抓住這個機會,搶在楊霈之前奪佔武昌。”

說到楊霈,曾國藩眉頭一皺,說:“那就見見吧。”

火軍來了兩個人,一個是參謀劉文秀,另一個是警衛連長趙韋,帶一副短波電臺。

趙韋撥通電臺,曾國藩果真聽到了陳城的聲音。傳言竟然是真的,火軍裝備先進,有千里耳、血滴子、自走鐵牛,非洋人所能及。

在場的只有曾國藩、彭玉麟、劉文秀、趙韋四人。

寒暄過後,陳城進入正題,說:“曾大帥,陳某這次不揣冒昧,貿然聯絡大帥,還是為了效彷城陵磯故事,把武漢三鎮讓給大帥。”

曾國藩裝作意外的樣子,說:“哦?老夫有些不懂,火軍剛打了勝仗,士氣正旺,正可以堅守城池以待援軍。何以貿然放棄武漢呢?”

兩人的口音差別很大,彼此很難聽懂。陳城那邊有湖南士兵作翻譯,曾國藩這邊有劉文秀、趙韋,所以通話還算順利。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陳城見曾國藩裝湖塗,也就不想和他繞彎子了,說道:“我這千里耳用一次要耗費好多能量,我就長話短說了。季高兄想必和大帥說過了,我軍不願參與湘軍與太平軍之間的爭鬥。因為受到太平軍的挾制,不得已才西征,來到戰場前沿。

“我們打得敗李孟群,也自然能夠打敗其他人。不管是湘軍,還是太平軍,只要有人膽敢窺伺火軍,我們一定奉陪到底。

“假如曾大帥以為陳某不可信,儘可繼續圍城,也可以繼續攻城。可能有人覺得火軍人少,成不了氣候。其實不然,大不了,我堅持到太平軍援軍到來,把武昌讓給太平軍。再不濟,湖廣總督楊大帥也給我寫過親筆信,我把武漢讓給楊大帥就是了。”

陳城說完,好一陣沉默。

曾國藩臉上陰晴不定,好一陣才發話:“老夫小看火軍了,這裡向將軍賠罪。武漢是湖北省會,數十萬百姓賴以生存。請將軍看在武漢百姓的份上,不要把武漢交給長毛,以免再啟戰端,荼毒生靈。

“至於楊大帥,手下的綠營紀律敗壞,恐怕進城後也會乘機劫掠百姓。老夫不才,屬下卻有一個文武雙全的奇才,名叫胡林翼。老夫推薦他接替將軍開進武漢,必能安定百姓、保護名城。”

胡林翼字貺生,才大心細,最是公忠體國,後來與曾國藩、彭玉麟、李鴻章並稱“中興四大名臣”。

他天資聰穎,但早年私生活放蕩,後來幡然醒悟,立志匡扶天下。其才幹、學識不在曾國藩、左宗棠之下。

陳城見曾國藩將派胡林翼和自己對接換防的事,也就放下心來。他說:“貺生才大心細,派他進城最是恰當。”

話音一轉,陳城說:“陳某甘願把城池讓給大帥,並不是因為大帥的湘軍人強馬壯,不過是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太平軍不能成事,只會讓更多的老百姓顛沛流離。大帥的湘軍雖然差強人意,但比起綠營、八旗還是好些的。日後能夠平定太平軍的人,必是大帥。”

曾國藩趁機說道:“將軍既然明知天下大勢,何必依附這不成器的長毛賊呢?何不加入湘軍,共立功勳呢?”

陳城笑笑,說:“我軍受到太平軍挾制,至今仍有婦孺留在銅陵。而且,我們只願儲存種族血脈,並不願與湘軍、太平軍爭奪天下。”

曾國藩又問:“假若幸如將軍所言,我軍得以剿滅長毛賊。但長毛滅亡後,火軍又何去何從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豈能容忍火軍存在?”

陳城說:“這個不須大帥費心,火軍自有生存之道。”

但陳城還是忍不住,問曾國藩:“大帥若為督撫,掌握一省軍政、民政、財政大權,必能如虎添翼,加速滅亡太平軍。可大帥知道皇上為什麼不封你為督撫嗎?”

曾國藩脫口而出:“皇上滿漢之防極嚴,不信任漢人。”

陳城冷笑道:“大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皇上寧願讓楊霈這樣的草包作總督,也不讓統率數萬大軍的大帥作巡撫,表面上是不信任漢人,實則是為了國家社稷。

“大帥的湘軍,說難聽點就是大帥的私家軍。別說湖廣總督調動不了,就是欽差大臣、兵部尚書也置喙不得。現在湘軍沒有餉源,糧草軍餉都靠各省督撫接應。若皇上再封大帥一個巡撫,大帥手裡有了財權,豈不如魚得水,再也沒人掣肘?

“大帥公忠體國,沒有異心。但保不住其他將官不生野心呀!太平軍越強大,皇上就越倚重大帥。日後大帥作督撫,是遲早的事。大帥能作督撫,只能管一兩省人。而太平軍肆虐數省,大帥底下的楊載福、彭玉麟、胡林翼、李孟群等人也就能做督撫。

“其他的督撫是明明白白的文官,大帥和大帥的屬下做督撫,可是掌著數萬精兵。請問若讓大帥作督撫,與唐末的節度使有何區別?大清國不會亡於太平軍,而將亡於平定太平軍的湘軍之手。大帥最是公忠體國,卻將成為大清國的掘墓人。

“即便大帥戰後裁撤湘軍,但大帥的湘軍制度會被其他軍閥模彷複製。朝廷的財權一旦下放,就難以回收,督撫的權力將急劇增強。日後,地方尾大不掉,外重內輕,很可能會演變成五代十國那樣的混亂局面。

“大帥無需擔心火軍的去處。也許,火軍將和大帥的湘軍一樣,獨立於某個地方。”

陳城說完,曾國藩仰天長嘆。

他眉頭緊鎖,最後有氣無力地吐出幾個字:“將軍不要過度揣測,還是讓貺生和將軍儘快對接撤退的事吧。”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越隋朝化身武將秦瓊,橫掃天下 重生之鳳女歸來 我是王二狗之人品爆發無敵寶典 大唐:東宮毒士,請陛下退位讓賢 我在大秦開超市 開局獲得王霸系統 風起石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