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七十四章 物證人證俱齊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一時間,越國公府上風聲鶴唳,所有人全部噤若寒蟬,只知道越國公陷入了巨大的麻煩,卻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

書房內,楊素看著被士兵用白絹小心翼翼捧著的斷劍愁眉不展,想不清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隋唐時期對於常見的鐵器一類的管制並沒有那麼嚴格,主要還是分為戰爭兵器與日常鐵器。

戰爭兵器比如弩槍矛盾甲戟、流星錘、狼牙棒一類的適合大軍團作戰的鐵器,而日常鐵器則是刀、劍、匕首一類用作防身的鐵器,還有一些鐵鍋、菜刀、鋤頭生活鐵器。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大唐玄宗時期,有一大臣徐堅,他編寫了一部類書叫《初學記》文章,當中對於劍特意說明:

“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

這其中庶人的“有事”,指的是戰事,因為從南北朝至大唐中期,實行的一直是在不斷改進的府兵制,農忙為民、農閒訓練、戰時為兵、戰後解散。

而直到開皇十二年,也就是公元592年,南陳有一降臣名為蔡徵,被楊堅任命為太常丞,負責掌管宗廟祭祀禮儀的具體事務,總管本府諸曹,參議禮制。

就是從這個蔡徵開始,上奏制定了新的制度,朝會上殿,必須脫鞋,解除佩劍,目的就是為了杜絕殺君篡位的風險,因為南北朝時期的各個皇室可以說是最為混亂的時期了。

大隋代周,沿襲的還是前朝的武風,王公貴族以及民間不允許私藏戰爭兵器,但是並沒有禁止日常鐵器。

故而京都的鐵匠鋪沒有百十個也有幾十個了,但是因為冶鐵技術的不太發達以及鐵的產量低,所以能夠配備刀劍之人非富即貴,一般人就不要想了。

還有就是貴族府中的家兵,除了不能持有戰爭兵器之外,基本人人配備了刀劍防身。

比如楊素這個級別,雖然現在只是一個內史令的文職,但因為需要隨時應對戰爭切換成武職,所以府內有近百名的親兵。

不過此時全部被武候府兵繳了刀劍嚴加看管起來,賀若誼對楊素的態度也沒有了一開始的恭敬,神色戒備的看著對方。

楊素抬起頭,雙手背在身後,籠在袖中的手握緊又放鬆,突然大笑起來。

賀若誼冷眼看著楊素髮笑,直到對方笑累了停下來找了個椅子坐著。

“越國公,可還有話說?”

“老兄想讓在下說什麼?”

“自然是這斷劍。”

“還需要說嗎?沒猜錯的話既然是從在下書房搜出來的,那麼鐵器庫名錄和編號自然能對的上吧。”

賀若誼看向一旁正在翻閱府庫目錄的親兵,對方核對了一下斷劍劍柄處的記號,說道:

“稟大將軍,府庫中共登記了八十柄刀與一百柄劍,除了日常配備外,只留下了十柄刀與三十柄劍備用,可剛才清點中只有二十九柄劍。”

“這把斷劍正是少的那一把。”

楊素看向賀若誼的目光充滿了鄙夷,說道:“區區一把斷劍還不能定了在下的罪吧,更何況,如何不知這是不是老兄構陷於在下呢?”

“你……”

賀若誼想說什麼終究沒有說出來,楊素雖無武職,可是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卻是無人能及的,而且楊堅對於楊素雖有防備,不過還是頗為倚重。

有些細節仔細推敲之下確實站不住腳,因為楊素根本就沒必要有此一舉。

陛下看重,與各親王的關係也不錯,雖然不是太子黨,但也沒有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

與楊儼唯一的摩擦便是獨孤伽羅壽宴上的那一次賭約之談,再沒有什麼矛盾的地方。

再加上楊儼就算抱負遠大,不過是一隻還未成長起來的幼虎,與楊素這隻老猴子實在沒有什麼論生死的仇恨,所以楊素行刺的動機幾乎沒有。

唯一解釋通的地方,這本就是根據楊素設計的一場陷阱,楊素是那個早被盯上的獵物,至於誘餌則是以身犯險的楊儼。

任憑賀若誼如何想破腦袋,只覺得這是楊堅在借自己親孫子楊儼的手整治楊素,怕是除了忌憚其在軍中朝堂的影響外,還有上次冊封楊儼為皇太孫時,楊素的帶頭反對。

唉……君心難測啊,陛下已不再是當初的那個北周大丞相了,可是有些人直到如今依舊還沒有認清形勢啊。

正在這時,外面傳來了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

“越國公還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啊。”

話音還未落,一隻腳就已經邁了進來,同時手裡還提著一個包裹,看了楊素一眼,把手裡的包裹直接扔到了一旁的桌子上,發出“噹啷”一聲。

“宋國公有何指教?”

楊素看著一臉淡漠的賀若弼沒好氣的問道,雖然與賀若弼同屬國公,可楊素壓根就沒把賀若弼放在眼裡,在其眼中,賀若弼不過是個稍微有點實力的文將罷了,與出身頂級的關隴權貴還是差了一些。

賀若弼自然也聽出了楊素語氣中的不屑,不過並沒有在意,因為從宇文愷那裡得到了確切的答覆,如果坐實,楊素即便不死也得扒一層皮。

“指教談不上,聽說從越國公府上搜出了一半斷劍,這是從長寧王遇襲現場發現的斷劍,想必只要對比一下斷裂之處的痕跡,結果自可分曉。”

一名跑的呼哧帶喘的親兵突然跪在門外大聲道:“稟大將軍,越國公府下人舍後發現了四名溺死的黑衣人,經無極犬辨認,正是行刺長寧王的兇手。”

楊素心中一沉,眼神逐漸凌厲起來。

……

東宮後殿,黛月帶著一名太監打扮的人在悄悄走著。

路遇巡查的衛兵見是黛月都是點頭示意沒有過多盤問。

那名小太監緊緊跟在黛月身後,遇到和黛月打招呼的人時總是把頭顱垂的更低。

不多時行至楊儼門前,有韻律的叩了幾聲門後,得到可以進去的命令,黛月開啟門退至一旁。

“你進去吧,殿下在裡面等你。”

“多謝姑娘。”

只聽小太監的聲音並不似太監陰柔之聲,反而中氣十足、血氣方剛,依稀可見脖間的喉結。

黛月福了一禮沒有說話,而是示意小太監快點進去,現在雖然天還未亮,不過宮內人多眼雜,難免走漏了風聲。

小太監進去之後輕輕掩上了房門,楊儼已經斜靠著床榻坐了起來,看著小太監不由得笑出了聲。

“徐駙馬還真是生的一副好皮囊,這太監的衣服穿你身上還挺合適。”

小太監臉色窘迫,上前兩步跪在楊儼的身前。

“草民徐德言參見殿下,殿下千歲。”

(科普個小知識,中國是一個講風水的國度,在家裡建廁所,一般選在西方或南方,所以廁所的名字又叫“西間”、“西閣”。

又因為廁所常建在屋後,所以廁所又叫“舍後”。

至於為什麼叫“上廁所”而不叫“下廁所”,是因為古代的廁所都是連著豬圈的,而廁所是在豬圈裡搭個臺子,人要在臺子上解手的,所以叫“上廁所”。

據發掘出來的文物,是四級臺階。

古代也是有馬桶的,不過那時不叫馬桶,大便用的馬桶叫“行清”,小便用的馬桶叫“虎子”。

為什麼叫“虎子”呢,據說與漢將軍李廣有關。

漢將軍李廣曾經醉射一塊像猛虎的石頭,箭入堅石。回家後製造了一尊象臥虎一樣的便器,稱它為“虎子”,用來小便。

一來表示紀念,二來表示對猛虎的輕蔑。後來流傳開來,人們紛紛將用來便溺之器叫做“虎子”。

不過到了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名叫李虎,於是為了避諱,改“虎子”叫“獸子”或“馬子”,慢慢的“馬子”改稱“馬桶”了。其實就是老百姓說的“尿盆”。

至於上廁所用草紙,更是明清時期的事了。

在沒有發明紙以前,人們是用瓦片或木棍、竹片擦屁股的,漢末三國時期出現了“廁籌”一詞,其實就是“攪屎棍”的意思,用來便後“刮蹭肛門”之用。

東漢時期雖然發明了紙,但紙是昂貴的產品,人們捨不得用來擦腚。

再說,古人認為用印了字的紙拭穢要遭到報應。直到元朝統一中國,這一觀念才得到改變,出現了廁所草紙。

這裡下人舍後的設定上,類似於農村的旱廁,一個大的儲糞池,肯定可以盛下四個成年人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三國之開局娶了董卓女兒 快穿之被逼無奈當皇帝 三國:我經營煤鐵,竟成戰爭之王 紅樓幻夢:穿越者的人生逆襲 從封神穿越回來的小說作者 闖王:開局繫結傳國玉璽 北涼王